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针对巴山水电站溢洪道具有泄量大、水头高、下游消能区地质条件差等特点,通过1∶70整体模型试验对溢洪道的挑流消能防冲布置及消能形式进行了4个方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四的挑流鼻坎形式较合理地解决了下游消能困难的缺点,基本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磷营养及光温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蓝藻水华暴发后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透明度降低,某些藻类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水环境恶化的表征之一。探讨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的综合影响,可以为河湖蓝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物理模型,采用L9(34)正交试验,模拟研究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等因素复合作用下,单一铜绿微囊藻水华生消的过程。【结果】在正交试验中,当磷营养为0.8 mg/L、氮营养为3.6 mg/L、水温为29~30℃、光照强度为3300~3400 lx时,水华暴发强烈,此时藻类比增长率为1.129;营养盐含量随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逐渐降低;水体pH值随时间的变化与叶绿素a基本吻合,电导率与试验设置的初始营养盐浓度直接相关;对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强度与藻类比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藻类比增长率之间的关联系数最大。【结论】氮磷营养、水温及光照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暴发,但以光照对水华生消的影响最大,是蓝藻生长和水华暴发的主导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4.
从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河流大宁河139 m回水腹心区采集水样,在适宜藻类生长的温度(20℃)和光照(8 000 lx)环境条件下.按氮磷物质的量浓度比为30:1配置9组水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增加,藻类由清洁种类向耐污种类转化;随氮、磷营养盐浓度变化,细胞密度、Chla最大含量及比生长率有同向的增减趋势;藻类最大生长率‰=1.16 d~,氮、磷营养盐半饱和浓度KDIN=8.65 μmol·L-1、KPO4-P=0.29 μmol·L-1,说明藻类对磷的亲和性比氮好.根据大宁河139 m回水腹心区近年监测到的氮、磷营养盐浓度,计算出该水域氮、磷营养盐限制性作用系数ψDIN、ψPO4-P常见变化范围分别为0.78~0.96、0.26~0.77;氮、磷营养盐浓度取均值时,ψDIN=0.90、ψPO4-P=0.52.由此可知,磷为该水域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控制氮磷特别是磷浓度应作为大宁河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矮生杉木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杉木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型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8.44和500 μmol/(m2·s),正常型叶片相应值分别为7.32和1 500 μmol/(m2·s),表明矮生型的光能利用能力明显不如正常型;在光合参数方面,矮生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低于正常型,但两者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差异不大,表明矮生型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可能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矮生型经充分暗驯化后的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PSⅡ内禀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0)几乎均小于正常型。因此,矮生杉木光合能力上的缺陷可能是造成低生长势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淮河支流洪河为例,选取驻马店洪河西平五沟营—塔桥乡河段,开展河流污染物降解系数室内测定试验,并将室内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五沟营—塔桥乡河段降解系数kCOD平均为0.139 6 d-1、kNH3-N平均为0.086 9 d-1、kTP平均为0.123 5 d-1;与国内类似研究结果相比,淮河支流驻马店洪河河段水体的COD和氨氮降解系数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应严格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入河量;实验室模拟所得污染物降解系数均小于现场监测值,偏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7.
2株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株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NH512、Y512)菌株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温度、光照及紫外线诱导对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H512菌株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 ℃,在此温度下培养15 d时的平均菌落直径为48.15 mm;Y512菌株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0 ℃,在此温度下培养15 d时的平均菌落直径为64.20 mm;25 ℃条件下培养15 d,NH512菌株和Y512菌株累计产孢量均最大,分别为9.184 × 107个/cm2和3.091 × 107个/cm2。黑暗-光照12 h交替条件可以促进NH512菌株和Y512菌株菌丝生长,培养15 d时平均菌落直径均最大,分别为40.10、44.40 mm;无光照条件有利于NH512菌株产孢,而黑暗-光照12 h交替条件能促进Y512菌株产孢,培养15 d时NH512菌株、Y512菌株平均产孢量分别为9.184 × 107、9.038 × 107个/cm2。紫外线诱导能促进NH512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Y512菌株的菌丝生长;紫外线诱导能抑制NH512菌株产孢,而紫外线诱导能大大促进Y512菌株产孢,平均累计产孢量增加到15.69 × 107个/c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魔芋生防菌开展生产试验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魔芋生防菌较CK病株率降低52.94%,增产16.72%;将生防菌与有机专用肥配合使用,软腐病始发期较CK推迟37 d,最终病株率降低58.82%,鲜芋产量提高76.85%,膨大系数增加了1.60,纯收入增加了113.52%,投入产出比提高51.15%。生产示范与试验结果相同,魔芋生防菌可在生产上扩大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棉花秸秆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研制回收率高,一次作业就可以完成棉秸秆收获及打捆机具.[方法]研究借鉴目前所采用的牧草打捆机理,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计算,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牵引式棉秸秆收获打捆机的结构及其关键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参数.[结果]机具工作速度≥2 km/h,秸秆回收率≥95;,工作幅宽1400~1 800 mm;生产率8~10捆/h;作业可靠性≥90;.[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有效解决了棉秆收获打捆的技术难题,直接提升棉秆资源利用水平,降低棉秸秆的回收成本,减少农田作业次数,能合理有效地将棉花秸秆开发利用成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棉秸秆打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猪场厌氧发酵沼液复合菌群的筛选及静态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场沼液排放的河流及沿岸收集污染的水样进行定向分离、富集培养,获得能有效分解沼液有害物质、悬浮物,但又不会过多利用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复合菌群。处理沼液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添加0.5%复合菌群,其处理沼液CODcr效果最好,不会大量降解氨氮和磷,且能有效降低沼液中的蛔虫卵、粪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还能去除沼液中的悬浮物,降低沼液浊度,达到农田灌溉标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菌群处理后的沼液,其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显著提高,明显降低始沼液毒性。结果表明,猪场沼液经复合菌群处理后,营养、无害、悬浮物少,作为水肥可加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样品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多年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提高农残检测实验室样品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研究鱼饲料的离散元仿真物性参数,以渔用硬颗粒3.0中号饲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测量试验与单轴平板压缩试验测得硬颗粒饲料的密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数值分别为1 096 kg/m3、336.32 MPa、126.65 MPa、0.33。同时在EDEM仿真软件中建立硬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对硬颗粒饲料-钢以及硬颗粒饲料-尼龙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进行标定,其值分别为0.380、0.538、0.028,0.405、0.356、0.033。结合堆积角试验,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标定硬颗粒饲料间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364、静摩擦因数为0.236、滚动摩擦因数为0.13。运用自主研发的投饵机进行参数验证试验,以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CV为评价指标,得出实际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与仿真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的相对误差为1.709%,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渔用硬颗粒饲料的离散元模型以及标定的硬颗粒饲料物性参数可用于EDEM离散元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13.
10×10^4m^3浮顶油罐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型储油设施,为获得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对其进行现场充水应力测试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采用电测法,将振弦式应变计与电阻应变片结合使用。测试结果表明:罐体在水深为20.2m工况下达到最大工作应力,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罐壁3^#板上部和4^#板下部,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基本一致。按分析设计标准对油罐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油罐设计合理,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应力水平完全满足强度要求。测试方法及结果可为今后10×10^4m^3及更大体积油罐的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表3,图6,参13)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丘陵山地现有果园割草机行走性能差及人员操作便捷性低等问题,设计一种铰接转向果园割草机。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铰接转向果园割草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铰接转向果园割草机最大行驶速度5.9km/h,割刀转速1 450~3 850rad/min,最小转弯半径466.4mm,爬坡与下坡纵向极限倾覆角度分别为37.47°和60.99°,横向极限倾覆角为48.76°;2)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得到割草机车架在平地直行、平地最大角度转向、直行爬坡与直行下坡四种工况下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0.034 4mm和20.06MP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铰接转向果园割草机的割幅利用率为98.9%,平均碎草率85.9%,割茬高度基本符合设定高度,满足丘陵山地小地块果园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我国油茶果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摘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油茶果采摘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建立油茶果采摘力学模型和求解,得到影响油茶果的采摘因素.运用ADAMS仿真分析得到激振器最大输出加速度为124.7 m·s-2,激振器产生的最大惯性力为10.03 kN;结合油荼果采柄分离力试验结果,确定了采摘装置参数设计的合理性.正交试验表明:影响油荼果采摘率主次因素依次为激振频率、激振时间和激振幅值;影响花苞损伤率主次因素依次为激振频率、激振幅值和激振时间.采用综合评分法得到了油茶果采摘最佳参数组合,即激振时间为10s、激振频率为15 Hz、激振幅值为150 mm时,此时油茶果的采摘率为85.36%,花苞损伤率为1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