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猪胎衣不下是养猪生产环节较为危险的一种情况,容易引发母猪生育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导致母猪死亡。因此,如何防治母猪出现胎衣不下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各个养殖场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引发母猪胎衣不下的原因和临床症状,积极拟定了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1病因分析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有生产环境问题以及饲养方法的问题,需要养殖场积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1.1生产环境问题结合肉猪饲养工作的经验可以发现,母猪出现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嵩县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不少养殖户不断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进行自繁自养。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常有母猪在生产后胎衣不下的情况发生。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胎衣不下数十例,效果很好。笔者针对母猪胎衣不下发生病因及其对应防控措施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猪胎衣不下是母猪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发病后会造成母猪泌乳量减少、屡配不孕、复发性流产、子宫炎等继发症,严重的个体会出现败血症而致死。该文将针对猪胎衣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腾 《养猪》2023,(5):94-96
胎衣不下是母猪较高发的一种产科疾病,也被称为胎衣迟滞,具体是指母猪产后3小时胎衣依旧未能完全排出。母猪一旦出现胎衣不下,不仅会对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极易引发子宫脱出、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基于此,本文对母猪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母猪胎衣不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母猪胎衣不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糜烂、败血症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危害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通过剖析母猪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认为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母猪日常饲养管理,并从中西医两方面提出了母猪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为母猪胎衣不下的防治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藏区,牛的养殖是当地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在牛的繁殖的过程中,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但是严重的问题。牛胎衣不下临床表现为母牛进行分娩之后,胎衣滞留在体内,难以排出。由于胎衣长时间滞留在阴门处,一段时间后腐烂,导致母牛出现炎症,影响母牛的健康,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牛胎衣不下会导致母牛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母牛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养殖户特别重视牛胎衣不下的情况。本文针对牛胎衣不下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猪胎衣滞留。所谓的猪胎衣就是指母猪在分娩之后,再经过10~12 h之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体外,即称之为猪胎衣不下。而猪胎衣不下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这个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猪死亡,但是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如果母猪的子宫被感染就很可能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最终畜体死亡,除此之外也会引起母猪提前被淘汰。1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可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的产奶,甚至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9.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甚至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产奶,甚至引起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众所周知,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猪胎衣滞留。所谓的猪胎衣就是指母猪在分娩之后,再经过10~12 h之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体外,即称之为猪胎衣不下。而猪胎衣不下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这个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猪死亡,但是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如果母猪的子宫被感染就很可能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最终畜体死亡,除此之外也会引起母猪提前被淘汰[1]。2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2.1母猪在产后,其子宫肌的收缩功能会极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11.
正猪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主要是指母猪在分娩后,胎膜在3 h内无法排出体内。胎衣不下主要由于母猪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炎症等引起。日常喂养的饲料单一,母猪体质瘦弱,产后子宫弛缓,收缩无力也会导致胎衣不下。妊娠期间,母猪体质过肥缺乏运动,加上胎儿体形过大,胎数过多,难产,子宫过度扩张,产后阵缩微弱,都会引起猪胎衣不下。1猪胎衣不下临床症状猪胎衣不下分为:部分不下和全部不下两种,  相似文献   

12.
正猪的胎衣在生产完全部仔猪后将会排出,如果3 h后胎衣还未全部排出或只排出一部分则称之为猪胎衣不下,猪胎衣不下也被称为胎盘滞留,产后母猪常见和容易发生,特别是母猪更容易发生,发生率为15%~30%,夏季和秋季甚至超过50%。继发性炎症可继发于子宫,母猪发病,导致乳汁产量降低,甚至可导致习惯性流产、不孕,严重脓毒血症最终可能导致死亡。1猪胎衣不下的原因分析1.1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正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指母猪分娩后在正常时限(3h)内未见胎衣排出;产后败血症又称为产褥热,是指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胎衣不下可导致严重的产后败血症。1胎衣不下1.1病因母猪怀孕期间,饲料单纯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及怀孕母猪消瘦、过肥和运动不足等,可导致子宫弛缓,收缩无力,进而引发胎衣不下。胎儿过多、过大,或怀孕期间,子宫和胎盘受到感染,也易引起胎衣不下。此外,分  相似文献   

14.
古拥军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4):23-23,25
指母猪正常分娩后,经3 h胎衣还没有正常排出的情况,称为胎衣不下。一般通过临床检查,便可以在阴门外发现有胎衣部分残留,产道检查时可摸到部分胎衣滞留在母猪阴道内。猪的胎盘属于弥散型胎盘,其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关系非常大,时常发生母猪胎衣不下的情况。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母猪胎衣不下对生猪生产繁殖影响较大,严重危及猪的生命,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采取补充营养、增加运动等治疗管理措施,旨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奶牛胎衣不下病因方面的文献报道及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综合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猪的胎衣在生产完全部仔猪后将会排出,但是如果3 h后胎衣还未全部排出或只排出一部分则称之为猪胎衣不下,猪胎衣不下是当前一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又称为猪胎衣滞留。它的致死率不高,但是患病后会导致猪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滞留的胎衣会引发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而且胎衣的长时间滞留会使子宫感染而让猪患上败血症从而导致母猪提前被淘汰甚至死亡。1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1.1母猪生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相似文献   

17.
牦牛重症胎衣不下指的是母牦牛在产后的8h~12h仍然未排出胎衣,所以也被称为胎衣滞留。牦牛正常情况下应当在产后12h内排出胎衣,但是由于受到其体质等因素的影响,牦牛在产后极易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针对青海省达日县某一牦牛养殖场中患病母牛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牦牛重症胎衣不下的有效诊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母猪胎衣不下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笔者在工作中用中兽医治疗取得了良效。现将一例母猪胎衣不下的病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奶牛出现这种疾病,就会对其再孕以及产奶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奶牛胎衣不下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养殖户必须了解并掌握胎衣不下的病因及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明确的诊断,并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本文将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奶牛胎衣不下对奶牛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养殖领域有不少牛因为长时间胎衣不下滞留在子宫中造成终身不孕,使奶牛利用年限极大缩短,养殖场淘汰率显著升高。为进一步探明青海省门源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于2020年对门源县养殖的奶牛胎衣不下进行深入调查,并明确了造成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