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试验样地林分情况,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利用2012—2015年的567组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构建了5∶q∶1的土壤水分变动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网络结构为5∶6∶1,均方误差mse=0.002 645,总体拟合精度为96.78%,模拟检验拟合精度为94.44%。  相似文献   

2.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在系统中起着电液转换和功率放大的作用,能精确控制阀门开度,实现汽轮机调节功能。通过对伺服阀工作原理、偏差模式、偏差影响的阐述,对阀位指令与反馈偏差、偏大进行分析,排除了阀门控制故障、调节阀轻微卡涩、AP值标定错误,最终得出伺服阀机械零位漂移导致偏差过大。同时针对AP值大小对调节阀快开功能进行分析,并给出了AP值范围评价标准。综合得出,偏差虽然偏大,但仍在监视标准范围内,对汽轮机调节功能和调节监视报警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变量对靶喷雾系统能够提高药液利用率,减少药液浪费。笔者确定了激光雷达探测的变量喷雾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研究了变量喷雾控制算法,通过采集信息计算靶标冠层体积,利用冠层体积计算对应喷嘴的PWM占空比,进而控制对应喷嘴的流速,其次分析了系统的延时,给出了系统5个部分响应时间的计算方法,实现系统延时补偿,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设计了激光雷达探测的变量喷雾控制系统:上位机采用MFC多线程编程,实现靶标采集、树冠体积计算、PWM生成以及延时补偿,其具有一定的人机交互功能;下位机采用C51编程,用于接收上位机PWM指令,控制电磁阀启闭。体积计算试验验证了不同的速度和检测距离下系统靶标体积计算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电磁阀控制参数与响应时间试验获取了系统PWM与喷嘴流速之间的关系参数以及电磁阀响应时间,结果表明PWM与流速之间呈线性关系,电磁阀的机构响应滞后于电信号响应约20 ms。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库布其沙漠沙柳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沙柳生物量模型,探究不同建模因子下的沙柳生物量估算模型变化,以期探究沙柳生物量估算模型的最优形式。[方法]选取6种沙柳生长因子,并根据与生物量相关性大小加入输入变量,从而组成6组不同输入变量,输入变量包含因子数量逐步增加(1~6种)。对比BP神经网络沙柳生物量模型不同输入变量所拟合模型的性能,确定最佳输入变量,并在最优输入变量的基础上,确定BP神经网络隐层数量,经过反复训练,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沙柳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沙柳生物量模型最优结构,即输入层节点数(Nin)∶隐层节点数(Nh)∶输出层节点数(Nout)为:4∶9∶1。其中训练数据R2=0.97,RMSE=0.67,MAE=0.50;测试数据R2=0.96,RMSE=1.10,MAE=0.77。[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沙柳生物量,随着输入变量中输入因子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现其R2、RMSE、MAE所表现出的模型性能逐渐...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热力管网出现水力失调的原因,分别介绍了静态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各自工作原理和特点,论述了在不同的热力管网中选用和设置不同调节阀门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用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估测森林蓄积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琚存勇  蔡体久 《林业科学》2006,42(12):59-62
介绍主成分变换和经规则化调整法进行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森林蓄积量建模估测中的应用,比较普通BP神经网络与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蓄积量预报的差异,分析直接用中心标准化的观测值建立仿真模型和进行主成分变换后再建立模型的效率问题.结果表明: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比普通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利用主成分得分作为仿真模型的变量比直接用观测值作变量具有更快的速度,并保证了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
王立海  赵正勇 《林业科学》2005,41(6):94-100,T0002
在对标准BP神经网络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输入矢量归一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增加验证集、改进训练学习算法、扩大隐层和输出层规模等措施,对BP神经网络自动分类系统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BP系统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典型针阔混交林TM遥感图像进行辩识、分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网络分类系统自动分类精度提高了19.14%,比传统无监督自动分类精度提高8.55%,达到了区分森林类型的分类要求。研究还显示了该改进系统应用于针阔混交林TM遥感图像自动分类识别的精度随网络规模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人造板专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对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色泽参数的特征信息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探讨利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进行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分类。以色泽参数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装饰纸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隐含层的最佳节点数为9。结果表明:通过对色泽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增加了光泽度参数后,各类装饰纸之间的独特性增强,更利于对装饰纸进行分类。利用色度学参数(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时,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0.9%,引入光泽度参数之后判别的总正确率提高至92.9%,说明利用色度学与光泽度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的量化分析以及快速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变量喷雾控制系统的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其软、硬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喷雾量。经仿真和田间实验表明其喷雾效果比常规喷雾更加均匀和可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样本训练、新样本模拟仿真,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预警预测。结果表明:1)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用于森林生态健康预警是可行的;2)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蓝色和黄色警戒内,健康状况中等,需采取必要的健康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解决超低容量喷雾装置两个技术关键问题的途径,即提高喷雾射程及利用离心作用和气流作用组合雾化的原理控制雾滴大小。  相似文献   

12.
<正> 寒冬季节利用电热温床培植花木的方法国外已推广应用,并有成套的电热元件商品供专业和业余的种植者选购。据了解,我国有些农林科研部门也进行过这方面的试验,但都采用电炉或红外线灯泡作为热源,因而不但效率低,而且被热土壤温度不均,也不能做到精确的控制。南京市苗圃管理处和上海电缆研究所于1979年冬到1980年初共同对电热温床育苗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作一扼要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温床结构如下图)。温床采用特制的电线以一定的间距敷设在土壤中,然后在电线中通以交流电,利用电线自身的发热量来加热土壤,并采用导电式温度表配合电子继电器控制电源的断、通。土壤温度可在35℃以内任意调节和自动控制,电线埋  相似文献   

13.
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常采用皮卡搭载喷雾系统进行移动喷雾,以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为了研究移动喷施农药过程中喷雾技术参数对雾滴穿透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由供液模块、喷雾压力调控和速度实时显示模块、喷头高度和角度调节模块、速度控制调节模块和防冲撞限位模块5大部分组成的移动喷雾测试系统。通过研制的移动喷雾测试开展试验分析,分别设置了3种喷施压力、4种搭载平台行驶速度、国产和进口不同的多个喷头,对仿真树靶标进行了喷雾试验,在仿真树冠层内设置8个采样点铺放卡纸来测定雾滴沉积覆盖率,采用iDASPRO雾滴沉积分析数据,以此来测试喷雾技术参数对雾滴穿透规律的影响。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喷头穿透效果大小的因素次序:喷雾压力>搭载平台移动速度>喷头孔径,采用Design Expert试验分析软件,建立以喷头孔径、搭载平台移动速度和喷雾压力为自变量、以雾滴覆盖率为应变量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雾滴沉积量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当移动速度为最小的0.25m/s时,雾滴沉积量明显高于移动速度为0.50m/s和0.75m/s时的值,研究结果对于植保作业中移动喷雾参数确定和器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设计开发针对生物农药的专用雾化喷头和喷施技术,为确定专门喷施生物农药的风送转盘式离心雾化机构提供理论支持,为预测不同测试范围、操作技术参数和转盘喷头结构下的雾滴粒径尺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制造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喷头,构建雾滴粒径性能测试系统,雾滴在植物中的穿透性测试系统以及生物农药活性测试系统,通过改变离心雾化转盘喷头的结构参数(转盘外径、斜角、齿数)以及操作技术参数(流量、转速、风送机构风速)进行雾滴粒径、生物农药活性试验。【结果】1)转盘齿数和转盘斜角对雾滴粒径的影响不显著,而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与雾滴粒径相关,雾滴粒径随着输药流量增大、转盘外径减小、转速降低和喷雾距离增加而变大。2)构建以输药流量、转盘外径、转速、喷雾距离等参数为自变量,以转盘喷头雾化后的雾滴体积中径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模型调整R~2为0.917,具有显著统计意义。3)通过放置在目标树木不同冠层的水敏纸分析雾滴覆盖率,转盘喷头与风送机构结合,使雾化后的雾滴借助风力的吹送作用,能够更好地穿过树木冠层,迎着喷施方向前层植物上的雾滴覆盖率明显高于中层和后层,且随着风速升高,各层的雾滴覆盖率显著增大。4)以白僵菌作为喷雾介质,测试孢子萌发率来衡量生物农药喷施后的活性损伤情况。转盘喷头的雾滴粒径与转盘齿数和斜角的相关性极弱,而与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密切相关,影响生物农药活性的转盘喷头结构参数和操作技术参数因素次序为:风速转盘外径转速输药流量转盘斜角转盘齿数。【结论】转盘喷头在风送机构的吹送作用下,可提高喷雾覆盖率,增强防治效果。综合雾化性能和防治性能数据,转盘外径0.1 m、输药流量20 L·h~(-1)、转速314 rad·s~(-1)、风送机构风速5 m·s~(-1)为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喷施系统的最佳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索了一种能多变量综合优化的方法,即对喷管进行参数化设计后,用均匀试验设计(UED)将试验样本均匀散布在设计区间内,求出各性能参数后,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试验样本进行拟合,再用粒子群算法(PSO)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寻优,找出了更好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设计参数组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的矢量角有了明显提高。试验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具有很好的优化能力,可以用来对喷管几何外形进行参数优化。 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控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智能控制方法,是解决非线性系统预测和控制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研究前向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简单探讨了BP算法在逼近非线性系统中各个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林仿形对靶喷雾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形对靶喷雾是实现农林精确施药的一种重要技术方式,近年来在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文中从仿形喷雾目标探测技术、常用仿形机构、仿形对靶控制及算法、仿形变量喷雾测试技术和典型农林仿形喷雾机方面评述现有仿形对靶喷雾技术,归纳包括红外线、超声波、图像和LIDAR等仿形喷雾目标探测方法与技术;分析常用仿形机构的仿形原理和各自设计的优缺点,强调轻量化是仿形机构设计的趋势;综述仿形对靶喷雾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发展,强调智能算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仿形喷雾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评述仿形变量喷雾测试装置、喷雾系统数学模型和PWM变量喷雾技术的进展;介绍几种典型的农林仿形喷雾机,并提出农林仿形对靶喷雾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GPS参数自动计算功能,在药乡林场进行了GPS采集林业资源数据与地形图拟合专项试验,探索林业资源数据准确落到地形图上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以供林业调查工作中使用GPS采集的资源数据能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准确拟合。改变林业资源调查图纸制作的传统模式,提高林业资源调查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刨花施胶是否均匀是提高刨花板质量、减少施胶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正确实施调供胶控制技术,可以合理控制刨花及胶液的流量和施胶比。本研究采用了精确的刨花、胶液流量计量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0.
白河林业局单木枯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河林业局1990年、2000年10年间二类调查数据,整理出复位样地7个主要树种(组)的单木枯损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变量筛选的方法,用Logistic模型形式拟合7个树种(组)的单木枯损模型,结果表明,林木的直径大小是影响枯损概率的最重要因子,它们之间呈递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