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共和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也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地位重要,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共和县县城所在地恰卜恰镇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平均海拔3200m。近年来全县加快畜种改良和结构优化、发展饲草产业,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使牧业经济出现新的亮点。1农牧业基本情况(1)全县辖4镇7乡1村347个农牧生产合作社,  相似文献   

2.
青海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变的过渡期。伴随着畜牧业快速转型,生产水平提升相对缓慢、生产结构不尽合理、草畜矛盾日益加剧、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绿色生产技术支撑不足等一些潜在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分析近十年来青海畜牧业的发展轨迹,对标全域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研判畜牧业转型升级关键短板,提出不断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强化科技兴牧,优化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力促保障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坚持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型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16,(6):39-39
正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从2016年起,青海将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畜牧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多年以来,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经济发展等政策的出台,给黄南州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根据黄南州畜牧业发展实际,可以从有机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观光旅游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4个方面进行发展规划。本文重点介绍州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分析了同仁县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式下,加强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近年来,同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和加快发展藏区农牧业发展政策,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努力探  相似文献   

6.
共和县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县,并且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地位重要,战略位置突出,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该县草场面积120.9hm2(1814亩),各类畜禽存栏185万头(只)。近年来,青海省共和县大力转变草食畜牧业运行机制,从计划转向宏观调控市场的配置资源。在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生产经营责任制基础上,全面推行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使该县草食畜牧业的生产资料得到合理配置。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暖棚养畜等措施,推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等科技进行兴草兴牧生产,引导牧民从放牧为主转向放牧与舍饲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这有效改变了过去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和粗放的畜牧业发展方式。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模式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而牛羊等动物疫病防治也越来越重要,其中多发性肝片吸虫病对反刍动物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牛羊肝片吸虫病,阐述了临床症状,并就肝蛭灵在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应用效果上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藏香猪养殖是近年来青海藏区逐渐兴起的农牧民增收项目,对提高藏区农牧民养殖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建设高原藏区现代有机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藏香猪是中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又名"人参猪",主要生活在西藏、青海等海拔在3000~4000m的高原地带,主要以天然野生牧草、植物的茎叶、果实为主。藏香猪肉质鲜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称之为"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但由于缺乏经验,本地区猪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路子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治本之策,并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在牧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和示范推广,积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实施退牧还草、良种工程等项目,开展核减超载牲畜、草原保护工作,促进了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2四川藏区畜牧业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2.1藏区畜牧业发展机遇四川藏区畜牧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五”期间继续在甘孜、阿坝州完善“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和开展家庭牧场建设,为藏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把治理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四川省藏区地处长江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治理重点区域,通过草地建设,改良天然草场,种植优质牧草,既维护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草地产草量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路子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治本之策,并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建设情况、取得成效,研究分析了青海牧民生态生产生活现状,并针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推动牧区"三生"共赢。  相似文献   

13.
由于青海牧民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青海草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很多青海牧民一直沿袭着传统落后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秉承着"春死"、"夏长"、"冬瘦"、"秋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其次,深入探讨了传统游牧生活对牲畜和畜产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作为海北州生态畜牧业试点,既带来压力也带来机遇。本文从青海门源县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3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饲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高原藏区由于自然灾害和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退化,草场沙化日渐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急需保护和恢复。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属于高原藏区,本文以炉霍县畜牧业发展现况为例,浅析发展种草养畜、建立青贮产业化基地对于炉霍等高原藏区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四川省高原藏区畜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种畜禽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进种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迪庆州作为云南省唯一的藏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战略,结合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9):26-26
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青海省农牧厅承办的全国牧区畜牧业转型现场会在西宁召开,草原补奖政策涉及的全国13省区的农牧口相关负责人汇集一堂,共话牧区畜牧业转型发展大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专家座谈交流的形式总结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会上,青海省农牧厅有关负责人分别以《稳步推进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题,全面介绍了青海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相关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等4家单位也做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8.
<正>二一四年七月十八日2014年家畜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17-18日青海西宁召开,会议期间就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代表经充分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一、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又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96%的区域是牧区。青海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特色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果洛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的优势,针对性的提出了果洛州生态畜牧业的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青海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畜牧业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依循生态规律,并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无害化生产处理,同时对于废弃物进行有效性、循环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荷兰的生态畜牧业呈现出生产绿色畜产品、重视应用科学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特点,对应的法律制度中包含可追溯系统、"从农田到餐桌"原则、认证体系及政府政策等内容。该法律制度以其法律法规健全、重视风险监测评估、管理机构协调性强等优点,为我国畜牧业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