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园林拥有享誉海内外的独特名声和历史地位,在世界的园林发展史中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十笏园的出现则将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差异进行了融合,本文通过对十笏园历史来由的剖析和空间布局及造园特色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设计出符合现代理念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中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传统写意园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植物的文化性格融合在现代造园形式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意境,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是港澳花园小区的追求目标。文章以港澳花园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造园手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立园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具一格的岭南侨乡园林特色,是中国华侨园林的奇葩,它的园林环境修葺与设计紧紧围绕着立园中西合璧这一造园特点,再现了立园昔日的风采,使它的景观特色和造园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彭晓芳  吴琼 《现代园艺》2022,(15):119-121
18世纪“中国热”在欧洲迅速蔓延,其带来的造园思想与园林特色为英国园林从规则式到自然风景园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热”在欧洲兴起的原因和背景,以及“中国热”对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造园理念和造园要素的影响,进而探究英国自然风景园中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阐明“中国热”为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形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适园作为典型的江南文人园林,其精巧自然的布局,窥天地于园中,其空灵飘渺的意境引人遐想。本研究从空间布局、造园特色、意境营造3个层次浅析江阴适园。首先论述其灵动的空间布局,然后揭示其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曲折婉转等成熟的造园手法;最后从园景、寄情、整体意境3个层次探究适园的内在情思与超脱闲适,揭示造园者的超然物外与适园的淡雅灵动之境。  相似文献   

6.
公园的风景建设往往是以其历史文化发展线索为背景依据的.都江堰离堆公园将川西古园与现代园林合为一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以其特有的园林风格和其中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特色,而成为闻名中外的一个旅游名胜.整个公园的园林设计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华,运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时代特点和川西地方特色.现主要以离堆公园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对园林古迹开发的影响作用,希望对地方历史性园林的建设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畅 《现代园艺》2011,(13):66-67
文人园林是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一种特有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以唐宋文人园为重点,从文人园的起源与发展,文人园的精神实质与造园手法上解读文人园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8.
<正>羊城春日,繁花似锦。2023年3月24日,第三十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广州云台花园开幕,开启了一场相约春天的花事盛会。广州园林博览会创办于1994年,是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的园林绿化界高层次的盛会,也是广州传统的花事盛会。本届园林博览会运用“园林+”的形式,突破单一的园林概念,融合盆景、摄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一场文化博览盛宴。  相似文献   

9.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联系由来已久,存在许多相似的造园理念和造园手法。主要针对重庆市广岛园的造园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去探讨日式庭院的构成要素,同时总结对比中国庭院与之的异同,探讨当今日本园林在中国又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体现。  相似文献   

10.
寺观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3大类型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寺观园林同时兼具宗教功能和公共游览功能。本文从色彩、质感、构形、尺度和边界5方面,对寺观园林铺装的艺术表现要素进行了研究,系统论述了寺观园林铺装的特色及其与庭院、建筑、园路、假山和绿化几种造园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汉水京园云湖胜境北京园北京园占地面积4600m~2,园区以"汉水京园,云湖胜境"为主题,精心布局、巧妙构思,充分挖掘利用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与造园要素,通过建筑、植物和天光水色的倒影来表现皇家园林的建筑美、空间美,创新展示北京皇家园林。同时,"北京园"以"丹水进京与汉调入京"为设计线索,组织两条游览轴线,在营造优美园林景观的同时,更表达出了京城百姓对于湖北人民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2.
云台花园坐落在素有“广州市肺”之称的广州白云山下,背依苍翠的云台岭故名。1995年建成,于当年国庆节正式开放。它是著名的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美丽的景点,也是我国最大的园林式公园,被誉为“花城明珠”,引种国内外名贵花木300余种,因地域气候优势,四季百花争艳。园林设计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借鉴古今园林文化的内涵,精心构思、巧妙布局,展现出焕然一新的园林风格。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之成为广州市面对全国和世界的窗口,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游人,受到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曹杨 《中国食用菌》2020,(3):I0025-I0025
园林艺术是当今时代的一项主流艺术,从古至今,我国建筑历史中园林艺术的沉淀可谓极其深厚。从苏州园林、杭州园林、扬州园林再到皇家园林,都是极具特色且工艺精湛的园林。这些园林,不仅有着令人愉悦的景色,还散发着自己独有的艺术内涵。因此,这些园林的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的。当然,许多国外园林,其文化和工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像波斯伊斯兰园林、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布朗特伊城堡、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以及凡尔赛宫花园等极具文化特色的园林,都是极具本土文化风貌的园林,值得我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林庆芬 《中国园艺文摘》2010,(7):90-92,F0003
介绍济南园博园太原园建设期间的布局理念、设计思路和施工过程,通过挖掘当地地方民族文化,展现出具有独特浓郁的山西文化特色,并通过传统的造园手法,达到以构建绿色生态园林,创建自然环境的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雪塞 《现代园艺》2014,(9):79-80,122
在园林设计中,不考虑本地实际,盲目效仿、照搬西方园林,有失中华园林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分析,探讨他们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种种启示进行分析并举例进行阐述;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园精髓,并和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为建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可游、可观、可居、可赏的中国优秀园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殷乐  古新仁 《现代园艺》2022,(23):132-134+137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的造园艺术富有众多精彩评论,但是在其造园要素细节上仍具有许多精妙的造园艺术手法值得鉴赏。从沧浪亭营造“沧浪”的主题切入,从独特的角度剖析沧浪亭的山水艺术,再结合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的综合分析,总结出沧浪亭匠心独运的造园艺术。即该园运用了旱溪与水潭、铺地与竹丛等各种园林造园要素形态巧妙结合的手法,打造出高山流水的园林意境,再加上山水、建筑、植物的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精妙布局,丰富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值得业界学习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人诗画与中国文人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其创造都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文人园林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诗画的理论,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借景抒情,抒发文人情怀。文章通过对宋代文人诗画与造园艺术融合的初探,对文人园林中产生的"诗画意境"剖析,从而产生对当今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考,即如何将古典园林中诗画的情趣与意境的营造融入现代造园中,继而产生对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继承与发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周小强 《花卉》2017,(20):70-71
中国诗词早在西周初期便以初具雏形,随着历史文明进程,到汉朝初期已成型诞生《诗经》,中国园林形成相比较晚,在秦汉才形成,中国园林与诗文之间存在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谈到中国园林,总免不了要谈中国诗词。二者相互促进。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负有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园林艺术。文人骚客,寄情山水,其所造园充满文化气息及特色。以诗词意境为主题发挥想象,进行造园,园中有诗词,诗词中有景,达到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写实的艺术升华。园与诗文合二为一。诗词意境之美,美轮美奂;运用诗词意境为主题造园,达到景中有诗,诗中有景。妙不可言,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无需赘言,中国园林与中国诗词,相互交织,水乳交融。探究中国园林,中国诗文是引子,从中国诗词入手,独辟蹊径先究其源,再求本体。许多疑问便水到渠成。余之浅析,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园林既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的本土特征,又要借鉴世界各国园林文化的艺术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意义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园林理念。这就需要站在中国园林的"意境"高度,对世界各国园林的创新特色进行认真梳理,既要进行东西亚的线性比较,又要进行中西方的面体比照,还不能忽视非洲和美洲的零星点缀。在灿烂辉煌的世界造园艺术成就对比分析中,探索每个时代造园特色。寄希望于创新《中外园林史》的教学改革,使中国园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呈现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