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毒饵对红火蚁的室内诱杀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吡丙醚、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和氟磺酰胺等6种毒饵在室内对红火蚁进行诱杀实验结果表明:氟磺酰胺和吡丙醚的药效均属于慢性,较适于作为红火蚁防控根除的诱杀毒饵药剂;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的药效介于急、慢性之间;而氟虫腈、毒死蜱属于急性毒杀药剂,不适于作为红火蚁诱杀毒饵.其中0.5%氟磺酰胺饵剂作为广西红火蚁发生区的面上防治药剂已取得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0.5%硫氟磺酰胺、0.25%氟虫胺及1%乙酰甲胺磷饵剂在红火蚁高发区防治红火蚁。试验结果表明,0.25%氟虫胺和0.5%硫氟磺酰胺饵剂处理7d后,活动蚁巢数就开始减少,35d后3种饵剂都能达到防治蚁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阿维菌素、吡丙醚、氟虫睛、吡虫啉、毒死蜱和硫氟磺酰胺等6种毒饵在室外对红火蚁进行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起效,21d后防效达42.7%,35d后达100%。  相似文献   

4.
采用目测法与诱测法调查了南宁市城区道路绿地红火蚁发生情况,评价了4种药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南宁市有红火蚁为害的道路占14.49%,青秀区和新建的五象新区红火蚁发生明显重于兴宁区、西乡塘区和江南区等老城区。0.5%氟磺酰胺RG和0.5%氟虫胺RG对红火蚁控制效果明显,药后60 d工蚁减退率分别高达90.04%和88.65%,活蚁巢减退率分别为77.69%和75.57%。5.5%阿维·毒死蜱E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药液灌巢处理对红火蚁快速触杀效果明显,药后20 d活蚁巢减退率分别高达90.39%和95.83%,而随着时间推移,防效显著降低,药后60 d活蚁巢减退率分别下降至67.53%和58.87%,同时,药液灌巢处理区红火蚁出现蚁群转移现象,处理区域活蚁巢新增率分别为47.00%和104.80%。最后得出南宁市城区道路绿地均有不同程度红火蚁发生为害,且新建绿化区重于老绿化区。两种饵剂控制蚁巢种群效果明显,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提高,而两种化学药剂对红火蚁种群在短期内具有较强的触杀效果,但随着施药时间延长,药效下降,且出现红火蚁群体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红火蚁严重发生地区进行的药效试验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投放后15d药效开始发挥,25d后处理蚁巢全部死亡,药后70d调查结果显示,其对红火蚁的校正防治效果高达94.1%;0.001%氟虫腈饵剂撒施后15d开始发挥药效,30d后蚁巢中无工蚁活动,药后70d调查显示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90.9%;0.5%苯氧威饵剂撒施后40d,在蚁巢中仍能监测到工蚁的活动,70d后调查结果表明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84.9%。统计分析结果说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好于0.5%苯氧威饵剂。由于0.001%氟虫腈饵剂和0.5%苯氧威饵剂是实验室临时配制,虽然其对红火蚁的诱食性较差,但仍能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可以用于红火蚁的防治,0.5%苯氧威饵剂配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2.15%吡虫啉、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等4种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种饵剂处理两次施药后均可有效灭除红火蚁蚁巢及工蚁,第一次施药后7 d,以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2.06%,2.15%吡虫啉防治效果最低,为56.4%;第二次施药后28 d, 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均达92%以上。综上,0.05%茚虫威、0.3%氟虫腈、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可有效防治红火蚁,建议在生产中轮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草皮种植场防治红火蚁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比较了12种化学药剂对草皮种植场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类农药0.5%氟虫胺、0.015%多杀霉素、0.02%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长,药后90d工蚁校正减退率分别为95%、81%和61%,适用于草皮生长中、后期红火蚁的防治。而液剂类和颗粒剂类药剂防治作用迅速,但持效期较短,适用于草皮生长初期红火蚁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进行防治应用示范,结果表明,使用0.1%茚虫威饵剂0.30 kg/667m~2和1.0%氟蚁腙饵剂0.45 kg/667m~2防治红火蚁,药后67 d对蚁巢及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7%以上,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替代PFOS类药剂氟虫胺饵剂在生产上使用。建议生产使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防治红火蚁时,每个蚁丘投药饵20~30 g,要分别在第一次施药后的30 d和60 d针对残存的活动蚁巢再补施药1次,才能确保把活动的蚁巢全面杀灭。  相似文献   

9.
黄俊  陆永跃  许益镌  曾玲 《植物保护》2009,35(3):145-148
试验研究了0.045%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5 d后0.045%茚虫威饵剂3、4、5 g/巢和0.015%多杀菌素饵剂15 g/巢处理的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90.2%、95.0%、97.5%、82.1%,工蚁减退率分别为84.4%、84.2%、90.2%、80.6%,蚁群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7.7%、99.3%、100%、96.7%。提出了包括活动蚁巢数量、工蚁数量和蚁巢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评价药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红火蚁化学防控提供新药剂,本文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红火蚁中、小型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能力的影响作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分别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以及对抓附能力、攀爬能力和行走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02%、0.03%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处理5 d后,小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18%、66.6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5.00%、31.67%、0.00%,攀爬率分别为55.00%、31.67%、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中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47%、55.0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8.33%、33.33%、1.67%,攀爬率分别为63.33%、33.33%、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在设计剂量下,氟啶虫胺腈饵剂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且对其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西昌市试验了4种登记用于红火蚁防控的杀虫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茚虫威饵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1.5%和96.5%,在另一时间段氟蚁腙饵剂施用23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为62.3%和77.0%,以上两种杀虫剂分别施用5次后对蚁巢和工蚁的防效都超过97%,适合在西昌市推广应用。高效氯氰菊酯粉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7.5%和76.0%,其杀灭速度较快,适用于应急防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滇中温带高海拔地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最佳防治方法,本研究选用不同剂型的3种药剂,分别使用“惊扰撒施”法、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进行比较,探索不同方法对红火蚁工蚁减退率的影响和对蚁巢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饵剂、粉剂使用“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对工蚁减退率和蚁巢的灭除效果均高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药后3 d、10 d,饵剂“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灭除效果最好,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均为100%;粉剂普通撒施法灭除效果最差,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分别为65.67%、59.62%和25.00%、25.00%。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和饵剂“惊扰撒施”法对红火蚁的灭除效果较为彻底,值得推广应用,粉剂普通撒施法效果较差,不建议使用,其他方法可作备选方法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类型单一、药剂敏感性下降等问题,采用浸叶法开展几种药剂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并用共毒系数法进行联合毒力评价。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和阿维菌素在8∶1~1∶8、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1∶1、氟啶虫胺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4∶1~1∶4配比范围对苹果黄蚜有增效作用,3种组合最佳增效比均为1∶1。田间应用结果显示,药后3~21 d,22%氟啶虫胺腈SC单剂对苹果黄蚜防效达94.77%~99.40%;22%氟啶虫胺腈SC分别与5%阿维菌素EC、70%吡虫啉WG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按有效成分1∶1混配后对苹果黄蚜防效达86.43%~97.00%,均显著高于相应单剂对照,持效期可达21 d。推荐采用氟啶虫胺腈单剂及氟啶虫胺腈与阿维菌素、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混配剂作为替代药剂防治苹果黄蚜。  相似文献   

14.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 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 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 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 施药后5~10 d, 新蚁巢大量出现, 随后蚁群趋向稳定, 新增蚁巢减少, 至处理后25~30 d, 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 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 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 药后30 d, 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 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 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 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 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 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 至14 d, 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 至药后10 d, 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 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 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安全有效的药剂和剂型,通过田间试验及对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和品质检测,对参试药剂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达到全生长季控制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防虫、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98.53%、97.30%和33.33%,显著高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虫、保果效果分别为72.18%、79.96%,优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吡虫啉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保果防虫效果优于10%微囊悬浮剂;复配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和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虫、保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与氟虫腈和毒死蜱相当,无显著差异。所有参试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花生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产量增加明显,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低于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因此,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是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理想药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也可作为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联杯法等室内测定了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毒杀速度及其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毒杀速度显著优于正舒(对照药剂).红火蚁觅食到供试饵剂的初始时间为2.00 min,与正舒的2.33 min达显著差异;供试饵剂处理后24 h的工蚁死亡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饵剂的50.15%;72 h的工蚁死亡率即达到100%.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蚁饵剂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供试饵剂受药杯中工蚁、幼蚁和蚁后3 d后死亡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饵剂.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引诱性强、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高传导毒杀活性,可适用于防控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17.
盆栽花卉红火蚁药剂处理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效氯氰菊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氟虫腈和毒死蜱等8种杀虫剂浇灌处理盆栽花卉的红火蚁蚁巢试验证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800倍稀释液、20%氰戊菊酯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均能在3天内完全杀灭蚁巢内的工蚁、兵蚁、有翅繁殖蚁和蚁后;对花卉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可用于携带红火蚁盆花的应急检疫除害处理;其余4种农药不能达到快速杀灭红火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红火蚁发生区大面积防控实践中采用的3种防治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毒死蜱及毒死蜱与高效氯氰菊酯混用的药液挖巢浇灌法在持续防效、工效和环保方面均为效果差,方法落后.而0.5%杀虫饵粒EB诱杀法持续防效好、工效高、环境友好,是防治红火蚁的首选方法;且不必在施药7~10 d后立即对老活动蚁巢和分离出的新蚁巢进行第2阶段药剂处理,可待全巢药剂接触交哺,约两个月药效全部发挥出来后,再进行蚁巢普查确认,部署第2阶段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室内采用棉球饲喂法,测定4种登记药剂、6种果园常用药剂和1种新型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以评价其防治效果。室内筛选结果表明,4种登记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和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的效果,推荐最高浓度剂量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可达到100.00%。果园常用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藜芦碱对桔小实蝇效果较好,推荐最高浓度剂量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0%;高效氯氰菊酯对桔小实蝇的效果较差,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仅为75.00%;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药后72 h对桔小实蝇基本无效。新药氟吡呋喃酮药后72 h对桔小实蝇的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达到92.86%。7种高效药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4 h、48 h和72 h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藜芦碱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毒力一直大于其他药剂,噻虫嗪、吡虫啉、氟吡呋喃酮和阿维菌素的毒力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和氟吡呋喃酮均对桔小实蝇表现出理想防治效果,建议合理选用防治药剂,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延缓桔小实蝇田间抗药性发生,提高防治效...  相似文献   

20.
红火蚁诱杀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维菌素、吡虫啉、锐劲特3种药剂与饼干粉、玉米粉、鱼粉、小颗粒乳猪饲料配制的7种诱杀剂和红火蚁克星Ⅳ型、地安灭蚁净处理红火蚁蚁巢试验证明:9种诱杀剂均能在4~7天内基本杀灭蚁巢内的工蚁、兵蚁、有翅繁殖蚁和蚁后,可应用到红火蚁诱杀处理中,尤其是地安灭蚁净对红火蚁引诱力强,适合红火蚁搬运,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诱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