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黔中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复杂,气候多变,水稻生长后期易受低温影响造成减产。为选育适合黔中地区特殊气候环境种植的杂交水稻,选用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耐冷性三系不育系与大面积推广的恢复系配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始平均温度与穗总粒、穗实粒呈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每穗总粒对单株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而每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负效应最高。该地区的育种栽培目标是严格控制生育期,选择大穗型.协调穗控与群体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基质栽培对西瓜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西、甜瓜分别比对照增产26%、13%,每hm2经济效益净增17242、6757元;基质栽培对西、甜瓜品质影响不大;基质栽培条件下氮素养分盈余量较低,平衡指数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糖分含量及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平衡施肥的甘蔗产量达119701.0kg/hm2,比常规施肥的增产11757.8 kg/hm2,增长10.9%;糖分含量提高0.28%,产糖量19271.9 kg/hm2,比常规施肥的增产2216.9 kg/hm2,增长13.0%,降低生产成本520.0元/hm2,净增效益47917.7元/hm2,比常规施肥的增收5811.1元/hm2,增长13.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春种胡萝卜不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春种胡萝卜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与地膜覆盖的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加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比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期早11d,增产32.1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肉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1hm2产值达30479元,收益增加60.8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5.
2011年在重庆市开县南门镇进行了夹沙田水稻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水稻有效穗影响较大,对其他性状影响不大,对水稻的产量影响非常大,各密度区间水稻增产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进行春种胡萝卜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与地膜覆盖的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加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比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期早11 d,增产32.1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内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1 hm2产值达30 479元,收益增加60.8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7.
桂林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龄果园行间空隙大,空闲时间长,用来种植马铃薯,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的同时,可多收一季马铃薯,还能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桂林市各县在稻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果园套种马铃薯0.3万 hm2,经测产验收,折合平均每1 hm2果园产马铃薯29.25 t,比常规栽培可增产15%。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肥用量、保护土壤环境和减少用工成本,作者开展了马拉松^■水稻专用缓释肥应用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拉松^■水稻专用缓释肥处理水稻的成穗数、单株有效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常规施肥(ck),每667 m^(2)产量和净收入分别为622.63 kg和1 638.08元,较常规施肥(ck)增产5.04%、增收6.4%,且可减少1次穗肥的施用,不仅节约了人工,每667 m^(2)纯氮用量还可减少1.98 kg,有利于保护土壤环境。建议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马拉松^■水稻专用缓释肥。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对减少毛葡萄落果和提高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西罗城,人工栽培野生毛葡萄,因生长中后期裂果而造成的落果现象较严重。试验表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合追施果实膨大肥进行地膜覆盖,可显著减少裂果和落果,落果率为28.5l%,较对照(不覆膜)的67.43%减少38.92个百分点,每穗20粒以上的果穗数增加124.39%,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在连栋大棚中立体套种苦瓜、大白菜、芹菜对土地利用率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可达175%;常规苦瓜栽培模式1hm2种植13500株,产量为46200kg;套种模式1hm2栽苦瓜6750株,产量达78450kg,比常规栽培增产69.81%,1hm2净收入132960.0元,比常规栽培增收346%,效益明显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1.
几种有机基质栽培番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菇渣、玉米秸秆、麦草秸秆3种类型的基质进行番茄有机生态栽培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有机基质所栽培的番茄在生长发育、产量分布和总产量上均有明显差别。以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的番茄前期产量达23328.75kg/hm2,总产量达132009.0kg/hm2,分别比对照土壤栽培增产43.21%,24.32%,番茄红素和VC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栽培,玉米秸秆是早春番茄有机生态栽培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12.
麦茬番茄W型地膜覆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扎根 《中国蔬菜》2007,1(10):51-52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多属半干旱气候区,耕地土壤主要是褐土,年降水量600mm左右,无霜期185d(天),属两年三熟地区。从2001年开始,晋城市农业局连续多年进行了麦茬番茄W型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该栽培方式比常规栽培平均每667m2增收480kg,增产13%,且上  相似文献   

13.
以菇渣、玉米秸秆、麦草秸秆3种类型的基质进行番茄有机生态栽培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有机基质所栽培的番茄在生长发育、产量分布和总产量上均有明显差别.以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的番茄前期产量达23 328.75 kg/hm2,总产量达132 009.0 kg/hm2,分别比对照土壤栽培增产43.21%,24.32%,番茄红素和VC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栽培,玉米秸秆是早春番茄有机生态栽培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14.
太平白沙枇杷采用大棚栽培,果实成熟期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8~22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0.5个百分点,产量下降9.8%;由于提早在五一黄金周上市,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与露地常规栽培相比,大棚栽培覆盖地膜年增收4.438万元/hm2,增加68.6%;不盖地膜年增收3.732万元/hm2,增加57.7%,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是全国
闻名的蔬菜种植大县。当地冬季紫长茄常年种植面
积约2 667 hm2,一般每667 m2 产量3 500~4 000
kg,产值4 000~7 000 元,是主要的冬季北调和出
口果类蔬菜。自2009 年开始,徐闻县应用水肥一体
化加地膜覆盖技术进行冬季紫长茄的引种和示范
推广,与常规栽培相比,具有节水30%~40%,节肥
20%~30%,节省劳动力30%~50%,增产20%~
35%,提高产品品质等特点,截至2010 年推广面积
达800 hm2。笔者根据徐闻县紫长茄高产成功经验,
总结出适合南方亚热带地区冬季紫长茄高产优化
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对水肥一体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河北永年县开展了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普通施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每667 m2用水250 m3、追肥40 kg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比常规栽培节水34.2%、节肥20%,番茄增产4.74%。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浙江省鲜食春大豆主导品种浙鲜1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保康灵1号对春大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植株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生产在常规防治用药量2/3的基础上喷施保康灵1号300倍液2次(大豆分枝期每667 m2用50 mL兑水15 kg,结荚鼓粒期每667 m2用100 mL兑水30 kg),可提高春大豆的百粒鲜质量、百荚鲜质量、每荚粒数,产量与阿泰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相当,较常规防治增产7.6%、增收119.52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桂中双季稻区的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氮水平对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桂中稻区晚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氮相比,2年晚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分别平均提高10.33%、37.18%,单穗总粒数与千粒重分别平均提高17.06%、7.17%,产量平均提高37.00%。但当氮肥施用量〉325.5kg/hm2时,随着氮肥的继续施用,晚稻氮肥农学效率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可见,在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3.5~325.5kg/hm2时,既能稳定水稻高产,确保当地粮食安全,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晚稻一个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余庆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农业生产多为水稻—油菜的1年2熟或1年1熟冬季休闲生产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西瓜生产以来,常年栽培面积450~500hm2,生产模式多为西瓜—水稻或西瓜—玉米模式,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2005-2008年经过多点西瓜生产栽培模式试验,总结出西瓜—水稻—莴笋、西瓜—番茄—白菜、西瓜—玉米—萝卜、番茄—小礼品西瓜—白菜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后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现栽培面积在5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京蜜葡萄穗形小、种子多等缺点进行少核大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前1月内连续喷施美果露1000倍液3次,盛花后4天和10~15天分别用夏黑无核膨大剂2号、3号剂进行处理,对拉长果穗、提高穗重、增大果粒、减少种子作用明显,能够实现京蜜葡萄少核大穗栽培,果实食用性和商品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