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侵染是造成当前甘薯(红薯、地瓜)种性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恢复原品种优良性状。脱毒后的甘薯具有栽后缓苗快、长势旺盛、容易徒长等特点和优质高产的潜力。采用下列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能发挥脱毒甘薯最大生产潜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在大田种植易受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经过几代的积累可使品种的种性发生退化,影响马铃薯的品质、产量等性状。经研究发现,病毒在茎尖靠细胞间连丝传播,其速度慢于茎尖生长,因此茎尖生长点一般不带病毒。马铃薯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取无病毒试管苗。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马铃薯生产中的病毒性退化问题。马铃薯新品种蓉紫芋5号富含花青素和硒元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  相似文献   

3.
由于马铃薯传统种植方法可引起病毒积累,因而造成品种严重退化。为明确恢复马铃薯种性的方法,本文对马铃薯秦芋32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培养基配方MS+0.5 mg/L 6-BA+0.5 mg/L NAA最适宜秦芋32的茎尖组织培养。因此,可用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获取无病毒种薯,恢复种性,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甘薯、马铃薯在我市栽培面积都比较大,但由于连年无性繁殖,病毒积累、危害日趋严重,导致种性退化。我们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对两薯进行了脱毒处理。脱毒处理方法是,利用我市栽培面积大的品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株的分支或块根、根茎上经热处理的芽的顶部生长点切下,进行组织培养,所获得的茎尖苗即为脱毒苗。茎尖培养之所以能根除病毒,主要是利用了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病毒受一定环境条件制约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点附近病毒浓度低或不含病毒。高温处理的原理是病毒在35℃左右的高温下活性受抑制,而茎尖分生组织可继续生长,再切取高温处理的植物茎尖后容易获得脱毒苗。经检测,利用脱毒繁育出的种薯,能恢复种性,产量和品质能大幅度提高。通过合理的栽培模式,把良种良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提高甘薯、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能改善品质,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分蘖洋葱是洋葱的一个变种,主要以小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但是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种球感染病毒、种性退化十分严重。为明确组培脱毒和有性繁殖2种方式获得的分蘖洋葱种苗种性提升情况,本试验以茎尖脱毒组培苗和有性繁殖实生苗为试材,对田间表现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苗与实生苗相比,生长期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发病率及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脱毒苗的表现略好于实生苗;但是实生苗的分蘖数及单株重高于脱毒苗,每667m2实生苗产量比脱毒苗高24.9%。综上所述,脱毒苗与实生苗田间表现差异不大,实生苗的产量高于脱毒苗,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分蘖洋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榆林是我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病毒可直接导致其种性退化、产量和质量大幅度降低。.马铃薯脱毒主要是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马铃薯PVS、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的技术要点有培养基的配置、块茎的选择、钝化和催芽处理、.茎尖剥离、接种,培育出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假植到网室,缓苗后进行移栽用于大田生产。通过科学化管理,可生产出脱毒种署用于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特性,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有效延长马铃薯品种服务生产的年限。  相似文献   

7.
<正>1什么是脱毒大蒜?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使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大蒜病毒病是为害大蒜生产的主要病害,导致减产30%-50%,己成为影响大蒜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利用大蒜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对大蒜种进行脱毒,既保证了原大蒜品种的优良特性,又使大蒜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8.
病毒侵染是造成当前甘薯种性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恢复原品种优良性状。脱毒后的甘薯具有栽后缓苗快、长势旺盛、容易徒长等特点和优质高产的能力。只有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发挥脱毒薯最大生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研究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病毒侵染,由于病毒在马铃薯体内不断积累,造成产量递减。采用植物组培脱毒技术,能够通过采取茎尖组织脱毒培养,从而获得无毒苗,并快繁生产出脱毒种薯。脱毒马铃薯播种后出苗快,整齐度高,生长健壮,分枝较多且节位低,地下部结薯集中,大中薯率高,薯  相似文献   

10.
<正> 马铃薯主要是靠块茎繁殖的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马铃薯容易受病毒侵染,且病毒通过块茎代代相传不断积累,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脱毒马铃薯,就是利用热处理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脱除马铃薯种薯所含有的病毒,恢复马铃薯品种原有的种性,达到增产的目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大田中易受病毒侵染,病毒在体内经过几代的积累可使品种品质下降、种性退化。目前,马铃薯脱毒薯繁育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茎尖脱毒培育出的试管苗生产脱毒种薯。此项技术在解决种薯退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此,我们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苗及微型种薯诱导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建立马铃薯繁育体系及转化抗病、品质改良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是当今当高科技农业生物新技术,国外研究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病毒侵染,由于病毒在马铃薯体内不断积累,造成产量递减。解决马铃薯体内病毒的关键是根据病毒在体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采取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经严格病毒鉴定获得无毒苗,尔后切段繁殖,生产出推广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3.
茎尖培养及热处理技术在百合脱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百合花卉栽培存在病毒侵害、品种退化严重的状况,以东方百合"Tiber"品种经过初代培养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的脱毒方法进行脱毒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法对百合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百合潜隐病毒(Lilysymptomless virus,LSV)进行检测。证明了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的脱毒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MV的脱毒,仅用茎尖培养即可达到很好的脱毒效果。对于LSV的脱毒,茎尖培养结合30 min热处理的脱毒效果优于普通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 马铃薯种性迅速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障碍,而病毒感染又是促成种薯退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地区积极生产并推广的脱毒种薯,在防止马铃薯退化和大幅度提高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主要是采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来生产脱毒种薯。该法是依据植  相似文献   

15.
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使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大蒜病毒病是危害大蒜生产的主要病害,可导致减产30%~50%,已成为影响大蒜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利用大蒜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对大蒜种进行脱毒,既能保证原大蒜品种优良  相似文献   

16.
正吉木萨尔县是新疆大蒜种植大县,但由于近年来种植户自留种、换种情况较多,导致大蒜病毒病发生蔓延,造成品种退化严重,大田产量下降。对大蒜进行脱毒处理,能有效控制及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激素水平对大蒜脱毒茎尖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的大蒜鳞茎茎尖生长激素水平用量。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脱毒夏甘薯高产低耗栽培技术周文富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夏甘薯品种,普遍发生病毒病,造成品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低,而采取茎尖分生组织试管培养出来的脱毒薯,是当今世界防治甘薯病毒病、脱除病毒、恢复品种优良种性唯一有效的方法。据江苏省甘薯脱毒技术协作组199...  相似文献   

18.
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退化是由于无性繁殖导致病毒连年积累而形成,而马铃薯幼苗的生长点的生长速度大于病毒繁殖速度,利用这个生长时间差切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由脱毒苗快速繁殖可获得脱毒种薯。制取马铃薯脱毒苗的关键技术是茎尖培养、病毒检测、脱毒苗快繁。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的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的危害,是目前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从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影响病毒去除的因素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蒜茎尖组培苗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市售阿城紫皮蒜生长的叶片经PEC沉淀差速离心提纯,获得复合病毒制剂,得率为4.90mm(100g)-1叶。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长度550~800nm的线状物,经抗血清测定主要为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大蒜潜隐病毒(GLV)。用复合病毒制剂免疫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024~2048。OYDV抗血清检测茎尖脱毒组培苗,脱毒率为50%左右,用GLV抗血清检测,脱毒率为95%~97%,复合病毒抗血清检测结果与OYDV相同。证明复合病毒抗血清可用于组培苗的检测。组培脱毒大蒜在田间种植1年后发病率为50%,3年后达80%。茎尖组培脱毒率不高。需用抗血清逐株检测挑选,淘汰病苗,才能获得健康无毒的大蒜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