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汪飞  贺春雄  刘静 《花卉》2015,(12X):86-87
现阶段为了能够缓解环境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植被的种植与恢复工作的实施。尤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的植被恢复方面的关键技术的实施极为重要。本文根据某省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形地貌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以及所使用的关进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确保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舟山市定海岙山岛狗头颈南部的岙山油库人工坡面植被恢复为例,详细阐述了人工坡面植被恢复的区划、微地形划分及特征、植被恢复的依据、植被恢复使用的工艺方法,说明了人工坡面植被恢复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人工坡面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对开展生态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提高边坡防护与绿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延安市宝塔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高海拔、强光照、春季干旱、秋季多雨等特点.从2000年起我们连续3 a(年)实施富士苹果套袋栽培观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区位适宜性,合理配置红枣品种,是确保红枣丰产和稳产的关键.为了有效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红枣的区位适宜性,治理水土流失,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该区域红枣区位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了6种立地条件类型,即适宜生产的川水地,较适宜的沟底,一般的梁峁坡和沟坡,不适宜的梁峁顶.对各种立地条件进行了合理的栽培配置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雪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技术应用与实践分析,综合对比表土剥离与利用技术、植生毯植被恢复技术、土工格室植被恢复技术、客土喷播植被恢复技术、生态袋植被恢复技术,总结不同坡面的处理手法,为裸露受损坡面生态修复提供借鉴,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相似文献   

6.
杨海兵 《花卉》2019,(2):181-182
右玉县春季干燥多风,昼夜温差较大,冬季严寒少雪而漫长。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和丘陵缓坡风沙区。沙漠化土地治理,遏制当地风沙为此,在右玉实施造林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本文介绍了主要采取人工造林手段,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恢复右玉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当地环境,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地区。同时为山西省林业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晚熟杂交杏李良种——风味皇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品种风味皇后属杏和李的杂交种,2004年从山东引入甘肃省武山县渭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试验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观察,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果个大,整齐度好,色泽美观,品质优,丰  相似文献   

8.
正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土地较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生态条件符合苹果优生区指标要求。山地苹果很早就开始在陕北黄土高原适宜丘陵沟壑山区引进栽种,但因为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农民居住分散、生产管理粗放和果园面积小而分散,山地苹果只在有限区域进行发展,亩产量和销售价格长期在一定水平内徘徊。近几年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方式,山地苹果的发展受到各个适宜地区主管市、县领导的重视,把山地苹果当成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9.
陕北白于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长期以来,这里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非常恶劣。为解决当地贫困问题,改善生存环境以及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国家在白于山区启动实施了“陕北百万亩杏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冬春寒冷风多,往往是栽的多,死的多,形成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恶性循环。近年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几项仁用杏栽植中抗旱保苗的实用技术,现对这些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整地技术 整地技术是抗旱保水、改良土壤和提高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刘水东 《现代园艺》2014,(11):45-46
荒山坡面土壤稀少,砾石多,养分含量贫乏,加上年降雨不均匀,造成坡面植被稀少,荒山侵蚀严重,而种植草木樨不但减少荒山坡面的侵蚀,恢复植被,而且草木樨收割后还可作为优质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西梅属欧洲李种,1996年从美国引入甘肃天水进行繁殖和试栽,2001年开始连片建园。经过多年栽培观察,西梅在渭河两岸黄土丘陵沟壑区表现良好,较耐干旱,抗晚霜,适应范围广,果形独特,香味浓郁,鲜食、制干均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1引入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渭河两岸浅山易旱山地和黄土丘陵沟壑区,隶属甘肃武山县洛门镇、城关镇。栽植面积33.3hm2,海拔1600~1700m,年均温10.2℃,极端最高温35.6℃,极端最低温-17.5℃,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8.6m m,多集中在7~9月,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土壤为黄绵土,有机质含量0.96%,土壤pH值8.2~8.4,土壤…  相似文献   

12.
正大樱桃生产作为新兴高效农业生产项目,在大连等地区迅速发展。金石滩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的黄海沿岸,是国家旅游度假区。地域内主要为丘陵地貌,六坡三平一洼。土壤以山淤黄土、深淀黄土等潮棕壤为主,具有较强保水保肥能力。年平均气温10.3℃,近20年平均降雨量556mm。樱桃生产具有一定的生产规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 450~3 500 m,无霜期160~180 d(天);年均温5.9~11.2℃,有效积温1 700~3 300℃;年降雨量300 mm左右,蒸发量却在1 500 mm以上。由于干燥少雨,昼夜温差较大,蔬菜生产中病虫种类相对单一,且发生频率低,农药用量少,营养物质的  相似文献   

14.
华建龙  安宇 《现代园艺》2011,(21):95-96,98
靖边县属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造林成活率低,特别是荒山造林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浇水困难,造林成果不宜保存。为此,对靖边县丘陵沟壑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树种配置、地表水利用、抚育管护等都必须遵照半干旱地区造林规律,以便提高靖边县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有力地推进"生态名县"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路边坡立地条件,对承德市中东部山区公路进行边坡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植被配置研究,以提高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措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承德市机场连接线为研究对象,将承德中东部山区公路边坡按坡面组成、坡度和坡向3个因子划分为土石混合斜、陡阳边坡,岩质斜阳边坡,土石混合斜、陡阴边坡和岩质斜阴边坡4种类型。通过对乡土植物和同类型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调查,筛选出乡土植物和绿化经验植物共12种,用于研究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遵循适地适树基本原理,基于物种Pearson相关分析与关联性检验,对区域内不同类型公路边进行植被恢复植物种类搭配,提高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陆哲梅 《现代园艺》2014,(18):108-109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的植被绿化不但能够保护、美化环境,而且还具有比较好的护坡作用,坡面绿化已经成为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目前边坡的防护设计,主要是采用自然防护的方法,即采用植被防护,通过改善边坡的土壤状况,形成生态防护的形式。另外,在边坡绿化设计上,为了使绿化效果与高速公路的周围环境相搭配塑造成为和谐的环境,在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艺术性。本文针对高速公路坡面绿化与环境搭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苹果是该县现代特色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陕西省苹果产业布局战略"北扩"的推进,子洲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顺势而上,建成以山地苹果为主的现代苹果产业基地.现将近几年来在新建山地苹果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地形都有,比如,西北黄土高原、华南花岗岩丘陵、南方岩溶山地等,这些地区都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是造林困难地区。本文分析与探讨造林困难地区的植被恢复方法,旨在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是开发治理陡坡地的先锋树种之一,近年来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迅猛。由于陡坡地地形破碎复杂,土壤干燥贫瘠,加之春季风大,水分蒸发量大,仁用杏造林成活率低,一般仅为60%左右,且良莠不齐,生长缓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生态护坡的发展背景及存在问题,指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如何快速恢复开挖边坡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坡面的植被保护是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文章着重强调生态护坡的必要性,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全面阐述唐山市外环线生态护坡绿化技术应用,并对生态护坡绿化技术应用进行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