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枣树苗圃地掘苗后残留的根萌蘖育苗,可沿掘苗沟开沟,在根端覆土3—6cm厚,出苗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省时省工,成本和技术要求低,苗木生长期可比常规育苗延长10—15天,苗木生长快,加强田间管理,70%以上的苗可当年出圃。  相似文献   

2.
通过南酸枣育苗使用稀土叶面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对南酸枣苗木生长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增益作用,不宜的浓度却抑制苗木生长。对南酸枣而言,1000-25000mg/L浓度范围内的稀土溶液,高生长可提高5-20%;粗生长可提高14-20%,3000mg/L浓度使高生长减少4%,粗生长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7种针叶树种补光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光对不同针叶树种的出苗率、保存率、苗木生长均有影响.试验为针叶树种苗木的科学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邓集杰 《湖南林业》2006,(11):19-19
近几年来,洞口县营造马尾松7000公顷,广泛采用切根育苗的苗木,造林成活率95%以上,保存率85%以上,比常规马尾松育苗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喀斯特山区香花槐埋根育苗试验,根径1.0cm的根条出苗率最高,达87%,高生长也最好,达150cm,苗木主根明显,侧根发达。  相似文献   

6.
吴奇坤 《浙江林业科技》1999,19(5):20-22,30
为探讨银杏壮苗培育技术,于1996年进行了银杏有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有胚率高的大粒种子进行播种,易发芽出苗,且苗木粗壮,育苗对宜选择排水好的圃地进行育苗,苗床宜高,沟深应在25cm以上,播种后即用地膜覆盖,能提高出苗率,提早出苗,提高生长量,夏季高温时,用塑料遮阳纱遮阳,可防止苗木曝晒,提高苗木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ABT生根粉用于马尾松容器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ABT生根粉6号、7号、8号分别配成20ppm、30ppm、40ppm、60ppm的浓度对马尾松进行浸种24h后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出苗率可以提高12.5%~20.8%;苗木侧根数可以提高89%~279%;苗木地径提高50%~125%;苗木干重提高50%~100%;但苗木高一般没有什么差异;并且从外观上看,出苗整齐,生长旺盛,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9.
川滇桤木育苗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川滇桤木进行了切根和喷云大- 120 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经切根和喷洒云大-120 能够促进川滇桤木苗木的生长和根瘤的生成, 缩小苗木个体间生长的差异, 提高苗木的整齐度, 从而提高出苗率;切根和喷云大- 120 处理对川滇桤木苗期生长的效应, 更多地表现在交互作用上; 在参试的几种技术措施中, 以切根不喷云大-120 和不切根喷云大-120 效果较好, 切根喷云大- 120 次之, 经不同处理后各性状分别比对照提高6-58% ~366-67% 。  相似文献   

10.
低海拔落叶松育苗,在苗木生长前期进行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保存率,6月、7月分别提高保存率61.1%和61.6%。雨的喷水可提高苗木产量,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不喷水的可提高苗木产量4.1倍;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隔一日喷水将要了,可提高苗木产量1.3倍,雨后喷水,合格苗木产苗量10年平均每平方米为391株,雨后不喷水的苗木无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11.
低海拔落叶松育苗,在苗木生长前期进行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保存率,6月、7月分别提高保存率611%和616%。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产量,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不喷水的可提高苗木产量41倍;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隔一日喷水效果好,可提高苗木产量13倍。雨后喷水,合格苗木产苗量10年平均每平方米为391株,雨后不喷水对照的苗木无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芽苗移栽根菌根化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松林砍伐迹地上或贫瘠的地区应用芽苗移栽截根接种Pt菌剂能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苗高提高了6.25%-21.2%,地径提高了6.67%-20%、侧根总数提高了100%-110%、菌根感染率提高了18.8%-110%。在松林砍伐迹地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Pt菌剂与乡土菌根菌对Pt菌有一定的换制作用,接种苗木的菌根感染率有所下降,对苗木的生长作用不明显。截根接种Pt菌剂及截根未接种的苗木冬季的苗高生长情况可以看出,该技术能有效促进苗木的木质化。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通过芽苗截根接菌,可大幅度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速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在湿地松育苗中应用稀土试验表明,采用300mg/L稀土溶液浸种20h,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1月芽苗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7.7%、32.7%和15.4%;在苗木生长期内,两次叶面喷施300mg/L稀土溶液,能够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8.9%和38.1%,且苗木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5.3 催芽埋根覆膜育苗就是先催芽埋根入圃(方法同前)然后覆盖地膜(也可先覆膜,后埋根)。覆盖地膜可以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抑制杂草的滋生蔓延,促使苗木根系生长,增加光照效应,有效地改变了由于春季低温、干旱造成的出苗率低、前期生长缓慢的状况;尤其在生长期短、春旱低温的旱原地区效率更为明显。试验表明,覆盖地膜后,4月上旬到6月中旬,可以提高耕作层地温3~5℃,促进种根提早10~12d 左右出土,提前10d 进入速生期,土壤含水量可以提高1%~3%,土壤孔隙度提高3%~4%。  相似文献   

16.
松树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苗木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特点,提出了松树幼苗截根与人工接种菌根真菌结合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在促进根系发育和菌根形成,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和产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苗木的侧根数、侧根总长、苗木菌根化率、吸收根菌根化率、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0.0%~960.0%、56.2%~389.5%、0.0%~400.0%、56.2%~1792.0%、22.3%~179.3%、31.2%~253.8%、33.3%~918.2%和21.8%~740.0%,苗木成活率和Ⅰ级苗分别提高9.0%~22.1%和49.3%~150.0%,Ⅱ、Ⅲ级苗和等外苗分别降低40.6%~77.3%、61.6%~88.5%和82.5%~100.0%。利用截根菌根化苗木造林,提高成活保存率5.5%~46.0%,并促进幼树生长,树高、地径和材积指数分别增加13.0%~56.4%、25.5%~61.7%和87.8%~450.0%。效益分析证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苗期可定量计算的增收(节支)总额可达44662元/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是影响刺槐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苗体内保持较高的氮、磷含量和较低的氮磷比值(N/P),能使刺槐苗木良好生长。比较合理、经济的施肥组合是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kg,稀土复合肥50g。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楚雄地区较大面积地进行了油茶的引种发展。油茶直播造林由于冬春干旱严重,出苗率一般只达20—30%,故大多采用育苗造林,即头年冬季种子调入后育苗,翌年雨季在造林地移栽定植,育苗造朴成活率一般都在80%以上。但造林时间对苗木的生长和保存率有很大关系;在雨季七月以前定植的,一般当年就能有所生长,扎根较深,容易抵御翌年春旱,保存率可在90%以上;八月以后定植  相似文献   

20.
红锥容器育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开展以不同育苗基质与移苗阶段作组合和以不同断根方式与根部处理作组合的红锥容器苗育苗试验,对影响红锥容器育苗效果的因素组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红锥容器苗的成活及生长指标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断根方式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红泥营养杯下垫火烧土的处理对红锥容器育苗的苗木保存率和苗木高生长的影响效果最好,而以单纯红泥作为育苗基质的处理对其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最大.以在芽苗出土前进行切根处理对于红锥容器苗的苗木保存率、苗高及地径生长影响的效果最佳.但在芽苗出土前进行切根处理则对于其苗木根系的生长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