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肠杆菌肽体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基础上,探讨无抗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对哺乳和保育仔猪生长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体外试验利用牛津杯法测定肠杆菌肽对4株大肠杆菌和2株沙门氏菌的MIC;体内试验选择4窝体重相近的哺乳仔猪,每组2窝,每窝10只仔猪,利用猪生长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分别在哺乳以及保育阶段对每只仔猪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肠杆菌肽(300 mg/kg)。结果表明:肠杆菌肽对大肠杆菌ATCC25922、AZ1、W1、W2及沙门氏菌sk226、1791的MIC在100~300μg/mL;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可以显著提高哺乳和保育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哺乳和保育阶段仔猪的腹泻率(P<0.05),显著降低保育仔猪的耗料增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粪便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5)。无抗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9,(2):26-30
试验旨在通过在教槽料和保育料中添加血红素蛋白和水解珠蛋白,研究其在断奶仔猪上的补血效果和对仔猪生长的影响,评价其应用前景。选用(2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432头,随机分为四个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C、D为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A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5 g/kg血红素蛋白、1.0 g/kg血红素蛋白、1.0 g/kg血红素蛋白+10.0 g/kg水解珠蛋白。试验分教槽期(10 d)和保育期(28 d)、过渡期(5 d),共43 d。结果表明,在教槽阶段,不同处理组对仔猪的生长状况和补血无明显影响。在保育阶段,1.0 g/kg血红素蛋白+10.0 g/kg水解珠蛋白组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血红素蛋白可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与对照组76.28 g/l相比,B组和D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上升至86.39 g/l和90.14 g/l(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血红素蛋白可有效预防保育猪贫血,其和水解珠蛋白的组合使用还可以显著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从神曲(MMF)和酸面团中分离到的酿酒酵母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新型的复合酵母培养物(YC)、枯草芽孢杆菌(BSK)、木瓜蛋白酶(PE)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5.70±0.26)kg的断奶仔猪22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CT)组饲喂基础饲粮,YC组饲喂基础饲粮+5 g/kg YC,BSK组饲喂基础饲粮+2×1011CFU/kg BSK,PE组饲喂基础饲粮+0.3 g/kg PE,复合(YP)组饲喂基础饲粮+5 g/kg YC+0.3 g/kg PE。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YP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T组(P0.05),料重显著低于CT组(P0.05);YC组末重高于CT、BSK、PE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YC、PE和YP组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CT和BSK组(P0.05)。2)YC、BSK、PE、YP组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T组(P0.05),YC组粗蛋白质、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YP组(P0.05),YC组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有机物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YC、YP组粪便乳酸菌数量和乳酸菌/大肠杆菌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可知,新型YC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生态环境,YC和PE的联用对仔猪生长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断奶仔猪日粮中一般鱼粉和豆粕含量较高。鱼粉添加比例较大,使得断奶仔猪日粮的消化能偏低,而添加一般脂肪的效果却不肯定(NRC,1998);豆粕用量偏高导致仔猪断奶后过敏性腹泻率提高,从而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由于血浆蛋白粉(AP950)与血球蛋白粉(AP301)的消化能、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鱼粉高,为此我们分别以AP950和AP301等量替代鱼粉,以期解决鱼粉含量高带来的问题。AP950在国外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比例较高(大于5%),并且极为普遍,因其价格昂贵,且国内一般实行的是35日龄断奶,故此次试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比例定为2.5%;AP301因消化性尚有争议,且含铁量较多,从而添加比例也相应受到限制。为此本试验分别以2.5%的AP950和AP301替代断奶仔猪日粮中等量的鱼粉,研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大豆源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选取(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50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两种大豆浓缩蛋白和三种豆粕源日粮;试验2选择(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30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三种豆粕源日粮,试验时间为21~57 d。结果显示:仔猪饲喂大豆浓缩蛋白日粮与豆粕型日粮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大豆浓缩蛋白日粮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5)。美国源豆粕较巴西和阿根廷源豆粕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大豆浓缩蛋白日粮较豆粕型日粮显著提高了仔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美国和巴西源豆粕较阿根廷源豆粕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率(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用等量的大豆浓缩蛋白替代豆粕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降低仔猪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美国豆粕较巴西和阿根廷豆粕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了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微量元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相同批次体重6 kg左右健康的保育仔猪360头,随机分为有机微量元素组(A组)、无机微量元素组(B组)、50%有机+50%无机微量元素组(C组)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30头试验猪;3个组的保育猪分别喂给添加了有机微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和有机微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两者各50%)的基础日粮,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微量元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2)A组与B组和C组相比,保育仔猪粪便中铁元素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铜(Cu)、锰(Mn)和锌(Zn)元素的含量有所减少,但未受显著的影响(P0.05)。(3)在血清抗氧化能力上,A组保育仔猪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血清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P0.05)和显著少于(P0.05)B组和C组保育猪的;在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在不影响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猪粪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蔗糖与甜味剂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仔猪300头,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试验期23天。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蔗糖组、100 g/t甜味剂1、400 g/t甜味剂2以及2%蔗糖+100g/t甜味剂1。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蔗糖明显提高保育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肉比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②与对照日粮相比,饲粮添加甜味剂1和2对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其中甜味剂1有降低仔猪生产性能的趋势(P>0.05)。③与蔗糖组(P<0.05)或甜味剂1组(P>0.05)相比,饲粮中同时添加蔗糖+甜味剂1降低了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综上所述,在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蔗糖的效果优于甜味剂1和2;蔗糖与甜味剂复配无协同作用,或有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腐植酸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选择2批保育仔猪,分为2组进行试验,每批仔猪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腐植酸0.06 m L/kg,测定保育仔猪的日增重等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第1批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食量增加;第2批试验组仔猪的末重和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腐植酸对维持仔猪的健康有一定的效果。说明腐植酸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替基础饲粮中的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分为教槽阶段和保育阶段。教槽阶段(21~33日龄):对照组饲喂含4%血浆蛋白粉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3%小麦水解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Ⅰ组)、5%酪蛋白(Ⅱ组)、3%大豆分离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Ⅲ组)和3%大豆分离蛋白+2%国产酵母提取物(Ⅳ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 d。保育阶段(34~55日龄):教槽阶段试验结束后,5组均饲喂同一种保育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教槽和保育阶段,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除教槽阶段试验Ⅰ组外)、料重比和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教槽阶段,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保育阶段,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仔猪33日龄时,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白蛋白/球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3%小麦水解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5%酪蛋白、3%大豆分离蛋白+2%进口酵母提取物、3%大豆分离蛋白+2%国产酵母提取物可以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血浆蛋白粉,并且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24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保育仔猪10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9头保育仔猪。观察乳化剂对仔猪提高饲料消化率的作用,继而分析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对照组日粮为本场自制仔猪料,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脂肪乳化剂50g/t。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为412.16±80.47,对照组的日增重为353.37±85.61g,经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料重比为1.48:1,对照组的料重比为1.65:1,料重比下降10.3%。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乳化剂能显著提高保育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