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辐射与花药培养上结合筛选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小孢子和于平单核靠边期的烟草K326,NC89,8611花蕾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移栽成活后接种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汁液,结果表明,NC89,8611单倍体植株的抗病性变异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之间存在的一定范围的定向性,剂量≥4krad时,植株叶片变异与CMV症状相似,不利于选择;剂量〈2krad时,植株的抗病性与对照之间没有差异,剂量=2krad时,  相似文献   

2.
小麦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0、20、30、40krad的137Cs和60Coγ射线辐照,探讨其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比较两种辐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137Cs和60Coγ射线均能诱发早熟和矮秆突变,辐射遗传效应显著并相似。说明两种辐射源均可采用,但性状的平均表现与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值随品种、辐照剂量和辐射世代的不同而异。诱变效果较好的品种是77中-2882,剂量为30krad;在M2、M3代的辐射遗传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菊花花色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采用60Coγ辐射与组培相结合,研究菊花的诱变育种,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辐照材料的诱变效果:愈伤组织〉植株〉根芽〉枝条。辐照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0.8 ̄1.6krad辐照植株、根芽和枝条为2 ̄3krad。绿花、白花、黄花品种诱发花色变异的频率极低,粉紫色品种较易诱发花色变异,且变异谱宽。对于突变嵌合体的分离,组培优于扦插。VM0、VM1、VM2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花变异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4.
苯甲酰胺对大豆辐射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60Coγ射线辐照晋谷2号等8个品种谷子的干种子,研究其染色体畸变和辐射后代的变异。结果表明,谷子出苗率与剂量呈负相关,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呈正相关。新育成的杂交种晋谷2号的性状突变与剂量呈正相关,突变体稳定快。农家品种红谷的性状突变与剂量相关性不显著,突变体的性状不易稳定。从突变体中选育出的4个谷子新品种,比对照增产10%~65.5%,并在黄土高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露白花生种子经He-Ne,N2,YAG,Co24种激光和^60Coγ射线辐照,其当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均能产生畸变,畸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上升,但激光诱发的畸变类型与^60Coγ射线处理有差异;不同辐照处理对当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亦有差异,只有C恨植株矮化以及总果数和饱果数增加等有益的农艺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7.
氮离子注入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射。氮离子注入还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离子束诱发幼苗叶绿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而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与γ射线相似。  相似文献   

8.
以偏籼材料Iri371的幼穗为外植体,经10Gy^60Co-γ射线照射处理后,进行碎段离体培养,获102株M1R1再生株。M1R1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性损伤,M2R2代有27.5%株系出现8种可见性状的稳定变异与分离变异。  相似文献   

9.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_1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86Gy^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E28天然杂种株上自由授粉的多穗行果穗种子,M1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尤其是M3呈出很高的性状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用^60Co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研究其效果,结果表明,慢照射对M1代(当代)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以及同一剂量的不同剂量率间,对株高,每株荚数,叶片的长宽比等性状的影响不同,而且出现种子急性照射从未有过的变化,如出现1、2、4小叶的复叶,2个以上的多生长点,M2代幼苗出现1片3片真叶或子叶,且子叶连体或皱折,小剂量率的辐射效果大于大剂量率。苗期慢照射可以  相似文献   

11.
太空诱变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郭光荣  程乐根  郭峰  郑森 《核农学报》2004,18(4):269-271
本项研究利用卫星搭载水稻核不育系培矮 64S进行太空诱变 ,并将此与60 Coγ辐射处理进行初步比较。研究中发现 ,在M2 代太空处理的白化苗率远远高于60 Coγ处理的 ;而花粉不育率两种处理的结果比较相近 ;株高和生育期方面的变异频率大致相当。从选育新型的核不育系的目标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异交率提高的幅度及异交率提高的遗传原因 ,并对高异交率核不育系生产应用中承担自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肯定了太空诱变的有效性和在育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莱芜姜根茎为材料,用60Coγ射线进行了02、0、40和60Gy 4个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辐照使莱芜姜当代(VM1)成苗率降低,出苗、展叶时间延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随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对辐照当代植株进行POD、EST同工酶和RAPD检测分析,均得到了与对照不同的差异性谱带,说明辐照生姜根状茎可以使植株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变异;莱芜姜根茎使用LD30~40的中等剂量比较合适,适宜辐照剂量为20~30 Gy。  相似文献   

13.
采用~(32)P内照射川育5号,选育出了川辐1号。采用~(60)Co丁射线辐照杂种F_2种子,选育出了川辐2号、川辐3号和川辐4号,以及多抗新材料4037和2270。川辐1号与常规品种绵阳19的染色体结构间差异较小,川辐2号与川辐1号之间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川辐2号与绵阳19号也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4037与绵阳19的杂种F_1,大量形成1个四价体,4037与川辐2号的杂种F_2,形成四价体、三价体、2个单价体、4个单价体的细胞都有,4037是一个典型的易位系,其基因组成与绵阳19更接近。2882的染色体结构与几个品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其染色体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4037的抗白粉病基因由主基因控制,表现为加性效应,为单基因遗传,是由~(60)Co丁射线诱变产生。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Cor线照的常状体群体,率是300krud,是示了100krad以下量可以的生长,用超声波把螺单位死剂量是100krad,致,单隹死剂量是100krad,致死剂量是2krad,在100krad对的细总代中,大细长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辐照蚕豆成熟花粉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辐射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0 Coγ射线辐射水稻恢复系获得 4个隐性单基因不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用雄性不育突变株 可育株杂合体植株作父本 ,与 1 5个种质的同核异质代换系 (作母本 ) ,杂交配组成 60个组合。结果F1代小穗正常可育 ,F2 代分离出数量不等的雄性不育株。未发现雄性不育基因与异源胞质互作表现完全可育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离子注入水稻的细胞学效应和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江枝和  翁伯琦  肖淑霞  林勇  黄挺俊 《核农学报》2004,18(3):228-229,211
研究了用60 Coγ射线辐照姬松茸孢子对其产生子实体脂肪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剂量 0 2~ 0 5kGy辐照能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随着剂量的增大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60)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报道了用60 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 ,低剂量 (0 2、0 5、8Gy)辐照能促进根状茎旺盛生长 ,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 ,根状茎的生长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 ;低剂量辐照根状茎 ,其绿芽分化能力未受影响。对辐照根状茎生化指标的分析表明 ,低剂量 (2、5、8Gy)辐照使根状茎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明显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 ,2和 5Gy的低剂量辐照使根状茎POD活性稍有降低 ,8Gy的辐照使POD活性显著升高 ,说明一定水平的低剂量可诱导根状茎POD活性增强 ,从而增强抗辐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