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短期发情方法对崂山奶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结果]PG+CIDR+FSH+PG处理组48~96 h崂山奶山羊发情15头,同期发情率为75%,受胎率为80%,均高于CIDR+PMSG+PG处理组。[结论]PG+CIDR+FSH+PG方法可以诱导处于非繁殖季节崂山奶山羊同期发情并产羔,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情期受胎率和产羔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广西努比亚黑羊山繁殖力,研究不同同期发情组合的处理效果。试验分别采用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2mg)、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PRID(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CIDR(埋栓15d)+PMSG(第15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5种同期发情组合对努比亚黑羊山进行处理。结果显示: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2mg)组发情最快,撤栓后24h内全部发情,其次为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PRID(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CIDR(埋栓15d)+PMSG(第15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3组的同期发情情况一致,全部在撤栓后25~32h发情,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组的发情最慢,在撤栓后25~32h和33~48h两个时间段发情,两时段的发情率均为50%,同期性和整齐度不如其余4组,5组羊0~48h的发情率均达100%;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2mg)组的成本最高,PRID(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的成本最低,仅为CIDR(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的43.34%;阴道炎发病情况,PRID(埋栓15d)+PMSG(第14天肌注)+PG(第15天肌注0.1mg)组的发病率为25%,其余4组均未发生阴道炎;5组羊均未发生掉栓。结论采取CIDR(PRID)+PMSG+PG法处理同期发情,效果更好;实际生产中,受成本限制,可首选海绵栓进行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3.
为新疆褐牛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选择高效的同期发情方法。经直肠检查,具有功能性黄体的新疆褐牛母牛149头,采用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1次肌肉注射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1次肌肉注射PG与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48.28%与80.65%、75.00%、75.00%、72.41%,差异显著(p0.01)。可见处理方法以2次肌肉注射PG法为好,同期发情率高,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塔什库尔干羊的繁殖效果,并探索塔什库尔干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研究了PG+PG、CIDR+PMSG等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塔什库尔干羊初产母羊发情效果及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的同期发情期时间均集中在处理后25~48 h;3个处理组间同期发情率差异极显著(P<0.01),2个试验组同期处理发情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IDR+PMSG处理组发情效果最好.CI-DR+PMSG处理组发情母羊的受胎率为80%,略高于PG+PG处理组的受胎率(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CIDR+PMSG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塔什库尔干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82头黄牛,随机分为2组,作为胚胎移植受体。分别采用CIDR PG法(方法Ⅰ)、CIDR PG 雌二醇法(方法Ⅱ)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方法Ⅰ的同期发情率为76.7%,黄体合格率为76.1%,受移植妊娠率为45.7%;方法Ⅱ的同期发情率为81.8%,黄体合格率为38.9%%,受移植妊娠率为42.9%。方法Ⅱ的同期发情率高于方法Ⅰ,移植妊娠率低于方法Ⅰ,但两者差异均不显著;方法Ⅱ的黄体合格率显著低于方法Ⅰ。因此方法Ⅰ是更为适宜的同期发情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徐淮白山羊为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观察及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5%,82%,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处理后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其他2组;而且组1的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综上可见,CIDR + PG + PMSG是徐淮白山羊最有效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期发情处理是奶牛人工授精的一项重要技术,不同的方法因不同环境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笔者将63头奶牛(产后30~120天健康但未孕)分为两组进行试验。试验I组27头,注射前列腺素;试验II组36头,注射促排3号—前列腺素—促排3号。结果表明: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奶牛的发情率分别为56%和67%,发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和6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验II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发情期受胎率均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即对未孕奶牛同期化处理时,使用促排3号—前列腺素—促排3号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前列腺素,前者明显提高了奶牛发情期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花卫华  徐志伟  刘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51-10453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波杂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方法]以波杂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下波尔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以情期受胎率。[结果]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组2和组3,而且其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CIDR+PG+PMSG是波杂山羊最有效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外源激素对奶牛产后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晓波  封元  马甫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3-3063,3071
选择1~5胎次、健康、正常分娩的荷斯坦奶牛60头,通过分别使用HCG、LH-RH A3、PGF2α外源性激素诱导奶牛产后早期发情。结果显示,第Ⅲ组的首次配种天数为64.4 d,与对照组79.8 d差异显著,说明产后4 d子宫注入10%NaCl 500 ml+金霉素51g,发情配种时肌注HCG 500单位可明显缩短奶牛产后首次配种天数;Ⅰ组的第1情期受胎率为66.67%、空怀天数为79.6 d,与对照组的54%和99 d差异显著,说明产后3~5 d肌注PGF20.2 mg可显著提高第1情期受胎率和降低奶牛产后的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11.
张建各 《河南农业》2016,(21):46-47
奶牛乏情是造成奶牛不孕、繁殖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乏情一般分为初情期、产后和配种后乏情。其中以产后乏情最多见,约占繁殖奶牛的30%~50%。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产奶量过高或挤奶过度、其他继发疾病以及持久黄体等。对直肠检查发现的发情而卵巢上无卵泡发育或长期不发情的母牛,采用口服催情散与肌注前列腺素f2a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口服催情散120~240 h后,有96.3%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92.3%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9.6%;肌注前列腺素f2a后60~100 h有80%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81.3%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8%。两种药物作用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杂交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山羊的繁殖力,研究了3种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杂交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PG法与CIDR+FSH+PG法,母羊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采用2次PG法的(P<0.05),而采用CIDR+PMSG+PG法的又略高于CIDR+FSH+PG法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CIDR+PMSG+PG法的母羊受胎率与产羔率略高于采用CIDR+FSH+PG法与2次PG法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CIDR+PMSG+PG法处理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且操作简便,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将处于繁殖季节的18只贵州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采用3种方法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结果表明,CIDR栓法处理羊只的同期发情率可达100%,发情时间集中在撤除CIDR栓后48 h内。3个试验组获黄体数分别为7.8、13.8、10.0,获可用胚数分别为6.2、12.3、7.7,可用胚回收率分别为78.7%、89.2%、76.7%。经检验证明,第2组可用胚数、胚胎回收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第2组获得的黄体数和第1组有显著性差异。综合经济因素和超排效果,3种方法中以PG+CIDR+FSH+LHRH-A3激素组合法最好,可作为贵州黑山羊超数排卵技术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的最佳方案。[方法]应用诱导促排卵(Ovsynch)技术GnRH+PG、GnRH+CIDR+PG及2次PG方法对产后20·d体况评分为2.75~3.50、子宫复1日较好、卵巢无明显卵泡和黄体活动的奶牛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空胎天数等。[结果]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可显著缩短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和空胎天数;3个处理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对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麝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30头林麝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4个试验群中,根据处理药物不同又分为孕酮片(MAP)处理和氯前列烯醇(PG)处理组。MAP处理组采用MAP高(20mg/头)和低(10mg/头)2个剂量处理;连续用MAP8d后,一次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IU/头。PG处理组采用PG高(0.2mg/头)和低(0.1mg/头)2个剂量处理;首先一次肌肉注射PMSG600IU/头,48h后,肌注PG0.1mg/头(或0.2mg/头),6d后,再次肌注PG0.1mg/头(或0.2mg/头)。结果表明,MAP高(20mg/头)与低(10mg/头)2个剂量处理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62.5%(5/8)和75%(6/8),差异不显著(P>0.05);而PG组高(0.2mg/头)和低(0.1mg/头)2个剂量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28.5%(2/7)和71.4%(5/7),差异显著(P<0.05);MAP组与PG组间同期发情率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MAP处理组同期发情率(68.7%,11/16)明显高于PG组(50%,7/14)。  相似文献   

16.
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PGF2α和GnRH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结果表明: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0.55分(P 0.05)和0.45分(P 0.05),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分(P0.05)和0.45分(P0.05)。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和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的奶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90%,第1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70%,比对照自然发情牛分别高25、30百分点。说明利用外源激素PGF2α和GnRH处理能促进奶牛卵巢和子宫复旧,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提高奶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正>预防奶牛不孕症,及时治疗不孕牛,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86年起应用氦氖激光治疗西德黑白花不孕牛8头、本地黑白花不孕牛10头,均取得良好效果.所治的18头不孕牛均为一胎,产后3个月不发情或虽发情但配种3次以上不受孕.其中经多次直肠检查确诊为卵巢持久黄体的4头,不发情持续时间平均为153天(109—189天),空怀时间平均为346天(199—432天);确诊为黄体性囊肿的7头,不发情时间平均为281天(90~412天),空怀时间  相似文献   

18.
李洪华  余秀军 《农技服务》2009,26(11):76-76
对镇远县江古乡由农户饲养的经产母水牛共480头进行分组(A组:268头,B组:212头),A组用孕激素阴道栓同期发情处理9d,撤栓后清宫(生理盐水和青霉素G钾160万IU),再给每头母牛注射前列氯烯醇1支(0.2 ml/支);B组未用孕激素阴道栓,直接通过直肠检查(选健康、未受孕、中等膘情、体况良好的水牛)后清宫注射前列氯烯醇。结果表明:A组3~5 d内同期发情效果明显,同期发情率85.8%,4 d为发情高峰期,通过人工授精,受胎率为40%;B组同期发情效果不明显,同期发情率为42.4%,没有发情高峰期,通过人工授精,受胎率为36%。A、B组间发情率差异显著,发情高峰期差异显著,但受胎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30头东北梅花鹿群分两试验群采用不同的试验药物进行处理:第一试验群(共14头)采用了18甲基炔诺酮埋植并配合PMSG、HCG和雌二醇的处理方法,其中18甲基炔诺酮采用了高(80mg/头)和低(60mg/头)两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第二试验群(共16头)采用了PG两次处理同时配合PMSG和HCG的处理方法,其中PG也采用高(600ug/头)、低(500ug/头)两剂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第一试验群中:18甲基炔诺酮高、低两剂量组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7.14%和0,其中18甲基炔诺酮高剂量组的双仔率为42.86%,产仔时间也较上一年有明显的缩短,平均缩短天数为23d。第二试验群中:PG高、低两剂量组的第一情期同期发情率分别为25%和14.2%,PG低剂量组产仔时间也比上一年缩短了21d。本次试验的两试验群的受胎率均为100%,表明同期发情试验所用药物对受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同期发情及早期妊娠诊断提高牦牛的生产效益和生产性能。[方法]在发情季节母牦牛开始出现发情前,使用PG和FSH进行同期发情,对出现发情母牦牛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2个月使用B-超方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并于4个月后的直肠检查结果进行妊娠诊断复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采用PG和FSH 2种药物处理后牦牛的同期发情率分别达82.00%和86.66%;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达48.78%和50.00%;B-超诊断与直肠检查的符合率达90.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