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第二,要有不法侵害发生.第三,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对尚未开始实施的侵害和已经结束的侵害进行防卫的,不是正当防卫.第四,防卫的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现代各国刑法几乎都建立了正当防卫制度。认为公民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有权以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某种伤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鼓励和保护公民同不法侵害者作积极的斗争,有利于制止和预防犯罪,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因此,我国借鉴各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建立了正当防卫制度。但在近几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其成立条件及特殊防卫等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为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笔者对正当防卫的几点不同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是权利救济方法中次要的一种,在权利救济中发挥着有限的作用。正当防卫的紧迫性特征要求对它的适用条件加以严格的限制,其中最本质的要求是不法侵害的紧迫性。正当防卫的必要发度特征也决定了应以排除不法侵害的紧迫性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的一天,王某与李某因过路互不相让而发生争执。王某说自己肩上挑了重物,叫李某让路,李某不但不让,反而抓住王进行殴打。王挣脱后跑回家中,李紧追其后,并闯进家中再次抓住王进行殴打。王在躲闪的同时随手持起菜刀朝李砍去,将李脸部砍成重伤。案发后,公安机关审查认为,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王某用菜刀将李某脸部砍伤,为什么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不负刑事责任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  相似文献   

6.
对于能否针对纯粹的侵害公共法益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世界各国在立法上和理论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国家依其性质应承担防卫社会的主要职责,所以当纯粹的公共法益遭受不法侵害时,原则上首先应由国家给予保护,个人不得行使防卫权利。只有当不法行为同时侵害了公共法益和个人法益时,或者公共法益面临紧迫的危险,来不及寻求国家救济时,才限制性地允许个人实施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7.
【案例】谢某夜间见陌生人史某在邻居门口张望,认为其形迹可疑,在盘问未果情况下,见史某正欲离开,遂用铁棒击打史某致其受伤。随后赶至的邻居认出史某系送奶员,谢某辩称其行为属见义勇为。【评析】本案谢某行为构成假想防卫。所谓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并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人主观上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想象的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意义重大。但在现实中,人们对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权,其中"当"与"不当"的界限如何把握,却有一些误解和困惑。本文通过3个案例以案说法,聊聊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9.
郎全发 《甘肃农业》2004,(11):95-95
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在依法保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稳定社会秩序 ,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鼓励公民见义勇为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致使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 ,严重影响了这项法律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本文对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一项公民权利。因其行使方式的特殊性,很有必要对其合法性要件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就以刑法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件要件为基础。对正当防卫的条件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2016年12月某日,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的郭某,家中正在安装地板。楼下居民王某找上门来,以噪音太大为由要求郭某停止装修,并与安装地板的工人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郭某在劝架时被王某击中鼻梁骨,顿时血流不止。冲突双方见此情形同时住手,安装人员称自己属"正当防卫",因为是王某先动的手;而王某则说自己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刚才因气愤处于发病状态。在这起事件中,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重要的违法阻却事由,本意是为了使得公权力难以救济的情况下,使得公民可以自救,进而保护法益,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防卫意识的难以辨认,必要限度的难以确认,常常使得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段睿 《甘肃农业》2004,(4):51-52
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诉权也即“起诉权”。为了保护国家或个人的合法利益,法律规定了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特定的国家机关提出追究不法侵害人责任的请求权。我认为,从广义上来讲,诉权应当包括刑事的诉权、民事的诉权和行政的诉权。在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后备数量增长潜力有限,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其经济价值的提升将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其民主与权利意识正在兴起,农民工逆来顺受的时代亦将结束。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群体特质正在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但新生代农民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心理素质、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等方面的特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增长模式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进行观念和行为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财富新流向     
樟法 《百姓》2006,(6):51-53
以追逐有着"贵妇人"之称的伦敦交易所为主线,由欧洲和美洲等多家国际证券交易大佬共同执导的并购大戏正在欧洲市场缤纷上演.随着这场资本跨国游戏的结束,世界财富的流动路线可能被改写,全球证券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将因此而洗牌.  相似文献   

16.
从2016 年“聊城于欢案”到2018 年“昆山砍杀案”、“福建赵宇案”以及“涞源反杀案”等 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案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我国现有的制度与当下的案件形态存在着不适应。今年我国两会,正当防卫问题也作为了最高 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要报告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餐饮业"情景剧"未来,吃饭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餐桌和包厢,而是像走进了各具特色的电影"片场"。顾客既是观众,也是主角,在觥筹交错之间,简单的一顿饭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情致。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时下,餐饮行业无疑正在进行一场深度转型。  相似文献   

18.
罗宗 《农家顾问》2009,(10):19-19
2009年各地新一轮的大学生村官选聘活动已经结束或正在进行中.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进入了村官队伍.奔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他们必将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9.
<正>秋收工作刚刚结束,在双辽市柳条乡柳条村邹文财家的田地里,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眼看着天色渐黑,采集工作也顺利完成,邹文财收拾好农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多年的耕种,土地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的营养过剩,有的元素缺乏,需要按需供给,才能实现营养均衡。"说起为什么要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邹文财这样解释这次市里农业技术人员不仅详细了解了以往  相似文献   

20.
庄奎太 《农家致富》2004,(15):49-49
生活中,当你遭受到不法侵害,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该怎样尽快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