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析多规合一背景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得出优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内容,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利用的结论。然而目前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尚在探索层面,相比于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无法直接指导村庄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基于"多规合一"已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应按照"多规合一"的有关要求,与乡(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内涵和法理困境。从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审批主体和技术要点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多规合一编制的相关内容。多规合一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解决多项规划互相打架、节约国土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内涵和法理困境。从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审批主体和技术要点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多规合一编制的相关内容。多规合一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解决多项规划互相打架、节约国土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村庄规划向多规合一的方向转变,其定位转变为: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 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因此,在这新形势下,综合考虑各方面自然地理要素对村庄规划的影响以实现对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 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的"合理布局规划先行",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于是,"多规合一"分别在海南省、厦门市、贺州市等地开始试点。如今两年过去了,"多规合一"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城市空间优化效果,全国各省市开始陆续开展"多规合一"的城市转型改革建设,"多规合一"促进了城市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先行,我们看到了"多规合一"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推进多规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生态红线划定及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多规合一"的要求。以生态红线为载体,科学界定和划分城市生态空间,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管控城市空间意义重大。基于此,对鹰潭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进行分析,从"多规合一"角度,研究生态红线如何更加有效融入城市生态空间管控中来。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两部强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先从5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开始,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协同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工作相衔接。这意味着三条红线“三位一体”,城市“大饼”决不能再摊下去了。  相似文献   

8.
甘宁  沈彦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252-255
结合国家战略,从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探讨"多规合一"的城乡空间优化布局体系.以国家级湘江新区为例,分析其城乡空间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在剖析生态文明与"多规合一"关系基础上,以人文本,从发展与保护协调、布局与功能配套、集约与生态并重等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对"多规"空间布局的要求,从而提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重构的总体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分析空间发展条件,进而确定空间管控分区和要素布局体系,以及其他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探索城乡空间格局可持续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生态底线控制与城镇边界合一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计划指令性分配的政策背景下,基于对宿迁市沭阳县万匹乡三圩村村庄进行规划实践中发现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稀缺导致的村庄发展受限和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现象严重的问题,具体分析其造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宁化县为例,综合分析了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结果表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了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探讨了规划调整完善的相关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优先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宜业山区;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土地结构与布局;规范调整建设用地管制区;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夯实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基础,以供规划编制、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发展方式下的快速城镇化模式以占用大量耕地为代价,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耕地的有效保护,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等凸出问题。优质耕地空间分布与城市扩展区、工业园区存在空间"重叠",面临着坝区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占用的"两难困境"。基于此,从设置耕地保护"规模红线"与城镇用地"扩展红线"2个方面提出了贵州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耕地数量保护的策略与措施;从提升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管控农村宅基地规模2个方面明确了贵州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应强调城乡建设用地内涵式管控方向。同时,加强坝区耕地高标准整治,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促进坝区耕地高效利用;通过合理配置坡耕地种植模式,稳步提升坡耕地生态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9,(7)
<正>1.总体要求(1)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2)工作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重庆丘陵山区位于不同区位条件、具有不同功能定位和不同级别的10个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分析,解析现代农业园区选址布局、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土地经营方式转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临的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建设用地供需困境、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局部用地低效等土地利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园区土地政策法规、加强园区用地规划的审批和监督、加强园区用地集约化管理、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本报讯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有关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等"三线"划定,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要避让优质耕地。海南省政府明确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省级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年底前完成市县、农垦、乡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此次规划调整完善,重点是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增加耕  相似文献   

15.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81-7982,7985
从理论分析入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借用"熵"理论定性描述了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关系,指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对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积极影响。针对江宁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低及耕地质量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实施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展开,为了评价改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的环境影响,以忻州市为例,探讨了环境敏感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利用生态功能敏感地、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煤矿塌陷敏感地五类环境敏感分类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通过分析评价忻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重大工程用地空间布局与环境敏感区的协调性,提出规划可能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协调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和环境敏感地关系,为忻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规划环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基于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2025年湛江市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建立了群井村2025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建设用地增加了33.72%,达到3种方案中的最高值;在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群井村生态用地变化最明显,增加了108.59%;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发展较为均衡,趋于最优的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应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优化结果的各项约束性指标更有利于推动美丽生态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党中央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上街区把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尤其是违法占用耕地作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重点围绕重庆市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研究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梳理法、系统研究法等,基于土地发展权"控制与保护"的核心价值考量,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基于土地发展权实现思路的深化改革问题及方向。研究结论表明:重庆当前需重点关注"公平与效率"、"局部与整体"、"计划与市场"、"发展与保护"四大问题,在后期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注重改革制度协调、市地发展权实现、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和土地发展权收益的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20.
正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