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河南省辖区内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扶贫成效显著,也涌现了一些成效显著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但从整体看,金融机构在参与金融精准扶贫中还存在贫困地区网点布局不够、金融机构之间协作不够、扶贫资金风险管控压力大等问题。为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需要金融机构整合金融扶贫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风险防控等。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在降低贷款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由于贫困人口属于弱势群体,在采用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过程中,运用金融资源进行扶贫,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且其回报率也很低,最终导致很多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缺乏,对于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逐利性和动机性太强,因此,为解决这一现状和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先对"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内涵进行概述,最后提出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化对策,使该模式更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的实现,以期促进河北省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打赢延边州扶贫攻坚之金融扶贫战,延边州金融机构认真学习上级行金融扶贫要求,结合辖内扶贫工作实际,在机制上创新,在行动上抢先,围绕精准主题,紧抓扶贫落实,通过推广精准扶贫信息系统,调查精准扶贫融资需求,开展精准扶贫宣传,实施精准扶贫对接等多项措施,发挥重点、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实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概述了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实践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机构主体少,普惠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农民金融知识欠缺,生产性需求不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人才培育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普惠金融助力进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24-126
精准扶贫是对以往大水漫灌式扶贫工作的反思,以安徽省石台县丁香镇为例,对脱贫攻坚创新模式进行了探析。精准识别、因地制宜产业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脱贫环境、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逐步开展金融扶贫、强调社会扶贫落实结对帮扶,是新时期下丁香镇扶贫工作的重要机制,但是从该机制的地方实践来看,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金融扶贫机制不灵活,财政扶持压力大,产业帮扶实际效果有限,自身弱势制约脱贫。基于此,通过对以往实践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探析,将互联网+集体经济+企业+贫困户、智力团队、家庭医生签约+医疗联合体、金融创新+农业保险同时推动才能真正打好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对国家尤为重要的精准扶贫工作也得到较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数字化,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它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使得扶贫工作更为精准化,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融资发展模式,使得扶贫方法创新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战任务的完成造成了一定影响。而金融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重要经验,必须在关键时期继续发挥作用。金融扶贫是在政府推动下开展的,地方政府能否做好服务和支持,决定了金融扶贫的效果。总结我国金融扶贫实践,地方政府主要在组织规划、培育扶贫产业、协调金融机构和贫困户、考核金融扶贫效果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但通过调研也发现在金融扶贫中政府仍存在组织落实不力、增信能力不够、金融扶贫抓手不精准等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改进政府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妇女是金融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金融精准扶贫对于农村妇女减贫脱贫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PEST模型,分别从政策法律、资金市场供求、社会信用和金融创新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妇女的金融扶贫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情况以及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障碍,针对性地给出创新金融精准扶贫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进小额信贷是助力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新田县龙泉镇潮水铺村推进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基础上,对推进小额信贷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作出总体评价。研究发现,扶贫小额信贷主要存在金融机构覆盖率和新增贷款投放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承贷主体和资金使用主体不一致、贫困农户"不敢贷款"或"贷款难"或"还贷压力大"以及宣传不够到位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建立多种渠道降低金融扶贫成本和风险、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加大金融扶贫基础工作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合作性金融政策发展、尽快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将金融扶贫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等角度入手进一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安徽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独特的区域性贫困特征,具有边缘锁定效应、贫困陷阱效应,极易形成PPE怪圈,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模式效果不佳.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以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和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为代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在处理精准扶贫具体政策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时作用显著,是贫困地区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推进我国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进程,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我国近年来布置了一系列的金融扶贫工作。金融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扶贫工作中提出总要求的重要节点,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反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点实施阵地,一直都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金融机构、经营策略、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现阶段的体制以及政策的制约,使商业银行金融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理想效果差别较大,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需要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一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贫困户状况对其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有效治贫方式。在研究分析徐州市铜山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其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认为切实提升扶贫成效需要优化扶贫工作机制,制定合理脱贫标准,提升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需要开展特色产业帮扶,形成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联动开发模式;需要推进科教扶贫与社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的思想,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金融协同精准扶贫,缩小河北省与京津两市的差距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在河北省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道路上的阻碍。金融精准扶贫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金融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志在必达的奋斗目标。总结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的经验教训,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对河北省广大贫困地区加速摆脱贫困,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21,(6)
普惠金融的提出,对于中国实现精准扶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传统金融模式经营成本较高、服务不均衡且效率低等问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无法满足要求。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使得普惠金融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行科学的金融匹配,是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助力。本文结合传统金融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此探索普惠金融在我国精准扶贫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我国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工作开展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呈现,要结合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现状,以金融扶贫难点为导向,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在优化创新"金融+"的基础上高效实施精准扶贫,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的同时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业全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扶贫成为决胜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要达到精准扶贫,令扶贫精细化,准确化,如此才会使扶贫工作的成效更加显著。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金融扶贫的模式需要得到深入的剖析,详细地了解金融扶贫模式的具体情形,并且找出其中存在的风险,如此才可以令金融扶贫得到稳定顺利的开展,最大化地缩小存在的风险,使之真正为扶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无为县的"无为银行"为例,探讨其扶贫的创新实践逻辑及其变化机制。采用案例研究表明,"无为银行"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灵感来源于布尔迪厄实践理论中的资本和习性之间的纠缠实践,通过混合金融形象、创新金融产品、融入社会关系、提升文化生活等创新实践,积累自身的符号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并逐渐转化形成新的习性,使得银行服务与村民生活构成了银镇混合体架构下的社会化金融体系,有效实现了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关键节口,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形成符合当地具体扶贫工作内容的精准扶贫机制,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近年来广西北流市(县级)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基层精准扶贫工作实践,寻找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作出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围绕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丰硕。精准扶贫理论来源和其形成背景,构成了精准扶贫的逻辑形成基础。梳理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特征、实践模式和路径、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研究维度。考察学术界现有研究发现,研究中缺乏互动式辩论,实证性研究较少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化研究有助于在我国扶贫工作的冲刺期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白山市属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总量和贷款规模均居全省末位。辖内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各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4014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白山市坚持"小而有为",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寻找金融扶贫突破口。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九种成效明显且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精准扶贫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