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棕榈硬脂与豆油酯-酯交换制备起酥油的工艺条件。实验选择催化活性较高的氢氧化钾/甘油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棕榈硬脂与豆油棕榈硬脂与豆油酯交换程度的影响,这些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配比及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氢氧化钾/甘油催化棕榈硬脂与豆油酯-酯交换制备起酥油的最适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50min,反应温度140℃,氢氧化钾∶甘油(质量比)1∶1,催化剂用量1.50%(以油重计)。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交换程度可达95%,甘三酯含量为81%,反应产物中的脂肪酸能够达到随机化分布。实验表明由于甘油的引入带来了甘油解副反应,导致部分甘油酯组分含量的增加。在保证酯交换达到完全随机化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催化剂配比,减少催化剂用量,缩短反应时间和降低反应温度可有效地控制甘油解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新型油脂抗氧化剂阿魏酸双油酸甘油酯进行了研究。以Novozym 435脂肪酶为催化剂,以阿魏酸乙酯和三油酸甘油酯为底物,合成阿魏酸双油酸甘油酯。探讨了减压旋转蒸发、底物比、温度、反应时间、酶的稳定性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溶剂体系中,在110mg Novozym 435催化下,水活度小于0.01,转速为180r/min,底物比(阿魏酸乙酯∶三油酸甘油酯)为1∶2,温度为50℃,真空度为0.001MPa,旋转蒸发反应120h时的产率最高。固定化酶可反复使用多次,活性没有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制备高DE值麦芽糊精的工艺,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及淀粉乳浓度对DE值的影响,得出制备高DE值麦芽糊精的最优条件为:时间25 min,加酶量48 U/g,温度95℃,底物质量分数为20%,DE值为19%~20%。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酸和酸性蛋白酶脱除虾头虾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研究提取甲壳素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发现SUKA酸性蛋白酶脱除蛋白质的效果最好,并且发现脱除蛋白质有利于脱除矿物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温度、SUKA酶的添加量、pH值、料液比、反应时间对提取甲壳素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UKA酶的添加量0.2%,温度46℃,反应pH值4.0,料液比1∶20,反应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甲壳素中蛋白质含量6.52%,灰分含量1.91%。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棕榈油基鲜花饼,分别使用熔点52℃棕榈硬脂、24℃棕榈液油、5℃超级棕榈液油进行调和,制备出与猪油固体脂肪含量(SFC)相近的5种配方的棕榈调和油,并制作鲜花饼,在感官评价和氧化稳定性(OSI)2个方面与猪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配方1(T1)在操作上稍硬外,其他配方与猪油无明显差别,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猪油在口感与层次感方面略高于棕榈调和油,但香味上有少许油腻味,根据感官评价结果优选配方4(T4)为最佳配方,氧化稳定测试显示棕榈调和油T4的氧化稳定性是猪油的4倍以上。因此,T4配方(52℃棕榈硬脂∶24℃棕榈液油∶5℃超级棕榈液油=35∶60∶5)可以替代猪油生产鲜花饼,并且具有更优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植物油和预处理玉米淀粉为反应底物,利用脂肪酶分别在微波辅助和传统加热的方式下催化合成植物油淀粉酯。通过筛选不同反应底物,探究影响合成植物油淀粉酯反应的因素,并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植物油添加量、反应转速及微波功率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传统加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20 h,植物油添加量20 g,反应转速200 r/min,取代度可达0.033 4;微波辅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植物油添加量20 g,微波功率240 W,取代度可达0.036 2。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淀粉制备脂肪模拟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制备低DE值麦芽糊精脂肪模拟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对产品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02g,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0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5%,水解产物的DE值为2.96。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加蛋制品的新品种、提高鸡蛋的附加值,利用鸡蛋液通过流平加热的方式研发了一种油蛋皮。以酶种类、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磷酸盐添加量为因素,以蛋皮的拉伸强度作为油蛋皮品质指标,确定制作油蛋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TG-N添加量0.25%,磷酸钠添加量0.3%,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47℃时,油蛋皮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1.67 MPa,所得到的蛋皮色泽金黄、晶莹剔透,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较好的韧性。该技术通过进一步完善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临潼净皮甜石榴品种为试材,研究果皮中的过氧化物酶(POD)相关特性,确定其催化愈创木酚氧化后产物的最高吸光度值,并分别研究反应后放置时间、pH值、温度、反应时间、酶浓度以及底物浓度等条件对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其最适波长为370nm、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不宜超过15min、底物浓度宜大于0.03mol/L,反应完成后在40min后测定POD的活性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酶法提取五常原产地稻花香大米淀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淀粉的酶法提取条件,采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3因素对大米淀粉中蛋白质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4.38 mg/g,酶解时间4.14 h,酶解温度50.96℃,料液比1∶6,蛋白质残留量为0.423%,为稻花香2号大米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竹笋作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淀粉葡萄糖酶提取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料液比这4个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73℃,酶添加量0.64%,酶解时间67 min,料液比1∶14,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3.34%。同时还研究了提取出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黏性,得出了对应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黏性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以蓝莓为原料,考察了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配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蓝莓出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复合酶酶解蓝莓汁的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制取蓝莓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20%,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配比3∶1(m∶m),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84 min,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达78.38%,与模型预测值78.54%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20%,表明在蓝莓汁复合酶法制取过程中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柿子酶法提取多糖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分别考查最佳酶品种、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对提取柿子多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脱色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木瓜蛋白酶提取多糖效率最高,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25%,料液比1∶2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5 h,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多糖提取率为81.29%。确定酶法提取柿子多糖高效可行,可为柿子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鱼排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生香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对罗非鱼鱼排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生香工艺进行研究,以风味总体接受性为指标,对反应温度、时间、pH值、还原糖添加量4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多元回归拟合,优化美拉德反应条件,并用HPLC、GC-MS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7 min,反应温度111℃,pH 6.0,还原糖(葡萄糖:木糖=2:1)添加量2.0%;反应产物中有机酸含量较反应前酶解液中有机酸含量丰富,核酸关联物较反应前多了呈味的鸟苷酸;反应产物中挥发性成分包括68种风味化合物,分别是醇类6种、醛类7种、酮类5种、芳香族7种、酯类11种、呋喃8种、吡嗪9种、吡咯1种、烃类7种、酸类5种和含硫化合物2种。罗非鱼鱼排蛋白酶解液经美拉德反应,产物呈透明红褐色,具有独特的鱼香味(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研究液料比、微波处理功率、微波处理时间、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黑芝麻油脂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1(mL/g),微波处理功率400 W,处理时间4 min,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0.10%(以黑芝麻粉计),pH 8.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黑芝麻油脂得率可达207.43 g/kg,所提取出来的黑芝麻油呈淡黄色,液体气味清香,质地柔滑而不黏手,呈稳定均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石榴籽油是唯一植物源的多不饱和共轭脂肪酸,其主要成分为石榴酸,利用酶法水解石榴籽细胞中的脂蛋白,使油脂从细胞中解离出来,再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石榴籽油。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 h,加酶量0.09 g,料液比1∶7时,石榴籽油的提取量最大,为1.51 g/10 g。所得油脂气味芳香,呈琥珀色,品质优于有机溶剂法所提油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大豆油在碱催化剂(KOH)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转脂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探讨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添加量为1.3%,反应时间为4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小球藻多肽-钙螯合物的较佳制备工艺,以小球藻干粉作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获得小球藻多肽,以螯合率为指标,对小球藻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考查了螯合时间、螯合温度、肽钙质量比、底物质量分数和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同时建立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优化后确定为螯合温度50℃,pH值9,肽钙质量比3∶1,底物质量分数5%,螯合时间60 min,最终螯合率可达96.14%。研究为合成新型补钙制剂(多肽-钙螯合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小球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复合酶澄清桂花酒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反应时间4h,酶处理温度40℃,pH值3.0,酶添加量(E/S)0.5%;使用果胶酶澄清桂花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反应时间4h,酶添加量(E/S)0.5%,pH值4.5,酶处理温度40℃。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OD值为指标,对复合酶澄清桂花酒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酶处理温度50℃,pH值4.5,酶添加量(E/S)0.1%,酶反应时间1h。桂花酒的澄清率为28.6%,且制得的溶液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异味。  相似文献   

20.
以酶解后米糠中的残留淀粉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酶解反应过程中酶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淀粉酶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实验结果表明,利用α-淀粉酶酶解米糠中的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2.00%、酶解反应pH值为6、酶解反应温度60℃、酶解反应时间1h,酶解后米糠中的淀粉含量由22.65%降至0.43%。在60℃、pH值为6时测定α-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的动力学常数Km=8.649g/L、Vm=1.249g/L·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