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文章从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带来的危害、目前石漠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石漠化治理措施、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建议六个方面,进行石漠化治理的综合概述,旨在为石漠化治理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晓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88-10290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省份之一,文山州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州。通过对石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文山州及云南地区石漠化预防和治理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毕节市七星关区是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概述了七星关区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治理工作的历史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七星关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气候因子对我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饱受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围绕石漠化问题开展了许多治理工作。笔者在简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气候与治理特点的基础上,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政策制度4个主要治理方向着眼,总结了各种治理措施与气候因子影响作用研究进展,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提出了今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的课题:加强极端气候对石漠化治理的影响和预防;喀斯特石漠化演变与气候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石漠化治理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模型构建;加强学科交叉,将石漠化治理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朱贵红 《乡村科技》2020,(4):109-110
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本文针对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石漠化形成原因、治理措施、治理成效进行简要分析,为其他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黔西南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州石漠化总体上呈现类型多样、面积大、范围广、程度重、治理难和石漠化仍在扩大等特点,是贵州省石漠化等级程度最严重、代表性最强、综合治理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本文位首先分析了黔西南州石漠化现状,其次指出了石漠化治理采用的主要措施,最后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的促进黔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国家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主体生态功能的定位,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特色植物物种选育研究;治理植物物种生境适应性研究;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模式的适用性与治理综合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选择关岭花江和清镇红枫湖典型石漠化工程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流域治理不同时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实地样方监测手段,分析工程实施前后工程治理不同阶段治理区石漠化变化特征及年变化率差异.结果表明,经过工程治理后,两个治理区石漠化面积均减少,石漠化年变化率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一般在工程实施后第5年石漠化变化最明显.石漠化强度不同,治理成效也有一定差异,石漠化较弱的清镇治理区石漠化年变化率明显高于石漠化较强的花江治理区,说明石漠化越严重,治理成效越小,难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德保县石山面积占的比例很大,石面土层很薄,如果不及时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石漠化趋向会更严重。本文简述了德保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分析了德保土地石漠化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几项德保土地石漠化治理策略,对德保县的石漠化治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石漠化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丧失,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威远县是四川省石漠化危害严重县,近年来就石漠化治理开展了探索。对威远县石漠化概况、成因、危害及治理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贵州严重石漠化地区的分布及石漠化现状,重点提出治理措施,如加大水利设施投入,因地制宜栽植植物,促进恶化的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石漠化治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中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开展对石漠化的治理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试验以重庆市岩溶石漠化山地为研究对象,依据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结合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环境造林的原则与要求,选择生物学特性表现为适应性强、阳性速生、耐旱、耐贫瘠、适合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治理中种植的先锋植物山桐子为造林树种,具体介绍了山桐子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从而为岩溶石漠化山地的植被恢复及生态重建提供造林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因开垦耕地出现的问题越发严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制约。在石漠化的治理中,人工造林是最基本的政治手段。文章中从现今环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林业的效用对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石漠化现象对地区的生态建设、居民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石漠化的改善治理工作一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平乐县石漠化现状和特点、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尤其是贵州地区。近年来,贵州土地开发不科学,土地利用率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基岩裸露面积增大,这些问题直接加速石漠化的形成,严重威胁到了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寻求贵州土地石漠化治理对策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的现状及危害,然后提出了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最后研究其治理对策,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难以改善,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行之有效的石漠化治理之路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本文以相关调研为依据,从安顺石漠化的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安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石漠化治理的难点以及对石漠化治理引领扶贫开发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鉴于当地石漠化严重、经济发展落后,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与技术集成仍然是摆在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研究人员面前的难题。笔者通过相关研究,对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不同模式与技术集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希望能为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的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2):17-18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特殊,熔岩地形导致石漠化问题严重。本文在分析岩溶区石漠化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石漠化恶化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生态国内优先原则,对其中的核心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尤其以生态功能的补偿和优化为先导,通过生态补偿、石漠化区域人口转移降低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深化生态治理理论,加大政府支持独立,以维护岩溶区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石漠化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根据2005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统计资料,云南省石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88.20万hm2,占云南省总土地面积的7.31%.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亟待恢复和重建.根据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区、市)对石漠化治理的经验,在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既可治理石漠化,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恢复与重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减轻石漠化危害的重要举措。因此,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工作思路,研究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在概述石漠化的定义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旨在说明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