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颖 《农家科技》2009,(7):36-36
<正>1.苗种培育。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以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注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  相似文献   

2.
王强 《湖南农业》2003,(5):18-18
1.壮苗下塘 下塘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齐全、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2.安全下塘 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彻底失效。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人塘内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是否正常。如出现焦躁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等现象,说明清塘药物还没完全失效,应待药效完全失效后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3.
入秋后将鱼苗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鱼池进行强化培育,有利于鱼苗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和鱼苗规格.其投放与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鳞副鳅的水花培育成活率一直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水质不稳定以及发生气泡病等引起,为提高台湾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分享五点大鳞副鳅水花培育技术成功的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泥鳅具有高营养价值和高经济价值,但水花至夏花培育难点多,成活率低。通过试验研究了鳅苗水花下塘至大夏花(5 cm)培育技术,选择泥鳅水花600万尾,收获3 cm鳅苗460万尾,成活率为76.7%;收获5 cm鳅苗385万尾,成活率为83.7%。水花至夏花总成活率为64.17%。归纳了培育技术关键点,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武威鱼种供应问题,我们在该市四坝乡进行家鱼水花的培育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抓住清塘灭害、运输保活、合理饲养几个环节,成活率可在60%以上,四十天内在每平方米的水体中,可育出4.2cm 规格的鱼苗100尾。甘肃武威渔业生产一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养鱼技术,鱼苗、鱼种供应困难。武威无家鱼繁殖场,苗种靠外地调运,全长6cm 以上的鱼种,每公斤售价在20元以上,每尾售价0.13元。且品种单调,数量不足,质量差。鉴于目前苗种需求量不大,家鱼自繁难以实行的情况下,从外地引进水花培育,能否育成大规格鱼种?效益如何?是本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蟹养殖中,如何提高河蟹放苗成活率一直是养殖户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养殖者在苗种选择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好的苗种固然是养殖成功的基础,然而,科学放苗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早栽草早栽草(主要是伊乐草)意味着清塘时间要早。一般建议在每年11~12月清塘,栽草至少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苗池的选择1、鱼苗池应选择向阳的长方形池塘,进排水方便、面积为1~3亩,培育前期水深为0.5米~0.7米,后期为1米~1.2米,池底平坦。2、严格鱼种池消毒。由于苗种培育阶段水温较低,芙蓉鲫鱼苗种生长相对较慢,如果不彻底清塘会给病害生物及野杂鱼可乘之机,直接影响芙蓉鲫的成活率,所以放苗前7~10天必须用生石灰或  相似文献   

9.
抚“水花”,即幼小鱼苗的培育,是最让渔民头痛的事,因为鱼苗小,摄食能力差,抵抗能力弱,稍有不慎,就会“早年夭折”。而抚“水花”,又是发展水产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养鱼面积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依仗于鱼种的多少,而“水花”又是鱼种的重要基础。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快,成活比例大;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慢,且参差不齐,成活率低。这里面的差别究竟在那里?笔者从几户抚“水花”成效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山区开展池塘培育锦鲤苗种生产实践,介绍了锦鲤夏花培育技术,包括池塘条件、清塘育水、苗种投放、饲料投喂、鱼苗筛选、日常管理、拉网锻炼、适时出池等内容,以期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田鲤鱼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田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且有孵化繁殖田鲤鱼苗的传统。从田鲤鱼苗孵化、鱼苗(水花、夏花)培育两个方面介绍了该县田鲤鱼苗繁育技术,以供田鲤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渔业科技示范户梅书俊多年来一直采用豆浆和粪肥混合培育鱼苗,所培育的鱼苗体质强壮、成活率高,而且育肥速度快。现将其培育技术总结如下:1.施足基肥。清塘消毒后,鱼苗下塘前5~8天施足基肥,以培育池塘中的轮虫,使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饲料,一般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50~350千克。  相似文献   

13.
1鱼苗培育夏花 要求培育池塘面积2~5亩,池深1~1.50米,池底平坦,利于生产,除新池塘外,一般不需要施基肥.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15万尾左右.培育鱼苗的池塘,需经严格的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4.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16.
正刚孵出的鱼苗通称为鱼花、水花或夏花,个体较小,抗病力较弱,如果管理不善,饲喂不当极易引起死亡。因此,必须加强培育管理,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养鱼经济效益。1.鱼池整修鱼苗培育池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无污染的池塘,面积以1~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东西向,长方  相似文献   

17.
湘云鲫、湘云鲤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撮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8.
洞庭大口鲶鱼苗、鱼种培育,指的是从水花鱼苗开始,经30天~50天的饲养使其体长达到8厘米~10厘米规格的饲养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养殖者参考。一、检查清塘技术不可少。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时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温公水库网箱培育匙吻鲟鱼苗,从刚孵出的水花开始,经过41天的培育,育成平均全长约为110mm,95%的个体全长超过100mm,最长个体全长超过150mm,成活率超过70%,鱼苗体色黑乌发亮,体质健壮,取得较理想的育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