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上升,流动儿童的人数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业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规模与趋势以及流动儿童受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并试图为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许多多的农村人口带着孩子进城打工,流动儿童成为我国社会上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群体,与此同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适应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流动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运用自身资源以突破传统的问题视角,从流动儿童群体的"优势"去解决他们的学校适应问题,提高他们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88-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方式也由单身外出打工向家庭式迁移转变,流动儿童的问题与需求逐渐得到社会关注,通过对山西省部分地区流动儿童进行实践调研及社会工作专业示范项目的实施,探究提升流动儿童学习能力的途径与专业方法,旨在为健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做努力。  相似文献   

4.
百事灵通     
中组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帮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解困解难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七部门前不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及群团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0,(9):11-11
当下正处于一个长长的暑假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问题也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前不久,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农民工子弟教育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刘霞博士介绍了她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与处境正常的儿童相比,流动和留守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感、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群体歧视知觉、消极情绪和外部问题行为则高于对照组儿童。  相似文献   

6.
比较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普通农村儿童的身体形态发育和身体素质状况,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优于农村普通儿童,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指标最差;农村普通儿童在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优于留守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爆发力优于留守儿童,但速度、耐力等方面比留守儿童差。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的地区后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这些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不能忽视。部分学前流动儿童面临着情感缺失,自信心相对不足,交往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拟从开设家长学校,更新家庭观念,提高儿童自信等方面解决问题,帮助儿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类,这两类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凸显出了各种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尤其突出。为保障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其心理健康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应该从整体、全局的高度来解决流动子女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关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对江苏四市的问卷及实地调查,在总结四市成功经验的同时,了解到目前流动儿童医疗保障存在医保参与率较低、医疗救助政策缺失以及医疗保障认知度与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政策宣传、制度完善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流动人口.而流动人口子女随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即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在受教育方面,流动儿童只有缴纳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才能进入当地公立学校,而流动人口一般收入微薄,没有能力负担这些费用,于是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民工潮”现象,传统农村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乡土性、双系抚育主导性受到了冲击,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一冲击势必会影响到这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如流动儿童的乡土认同减弱、自我概念偏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等。政府和社会要化解城市社会中对流动儿童的排斥性和边缘化的环境氛围,并为留守儿童家庭“团聚”创造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01-203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外出流动,使其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功能失调,由此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着手,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在情感支持、教育、保护等功能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多重路径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以期使留守儿童重享家庭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很多随同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当地户籍的同龄儿童的学习机会,影响了劳动力素质提高、社会稳定、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公平。在政府提供公平的政策和平台的同时,民间也可以致力改善流动儿童的小环境。我们提出了由志愿者组建流动儿童图书馆的设想,希望免费为他们提供贴近身边、贴近需要的文化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规模高达6000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尝试建设以政府、家庭、学校为支撑的多维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从2004年的约2000万增加到目前的6100多万。亲情关怀缺失、教育缺位等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悲剧事件频发,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已经不仅是某个家庭、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孩子有诉不尽的思念,父母也有说不完的无奈。留守  相似文献   

16.
庄秀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74-6076
揭示了流动儿童在入学、学习、升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具可操作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苓辑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应从政府工作、学校工作、家庭工作、社区教育等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10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造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的存在,并由此引发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这就导致了单独留在农村的儿童缺乏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引发一系列留守儿童问题,亟需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以浙江省东阳市黄泥坎村为例,浙江省东阳市黄泥坎村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庄,留守儿童众多。结合此次对黄泥坎村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生活无助、学习失控、道德失范的问题,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大力改变当前现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的政策和数据为例,对已有的解决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进行分析,试图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1)政府牵头设立相关权威机构,促使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2)制定相关的暂行法规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教育权利提供法律支持和机制保证;(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4)完善城乡社区环境和教育政策体系以优化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环境;(5)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