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鹰嘴豆褐斑病苗期喷药试验,预防重于防治,首先在苗期(5月初)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预防,发病初期每667m2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喷雾,间隔期8~10d,共喷两次可有效防控褐斑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棉铃虫防效好的生物制剂农药,我们选择了几种生物农药与生产上使用的常规杀虫剂功夫作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NPV 1:800倍;大英雄40克/667米~2;美除5%乳油60克/667米~2;虫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克/667米~2;功夫水乳剂40克/667米~2;CK(清水对照)。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4.8米~2。试验于6月26日(棉铃虫卵盛孵期),用卫士-16喷雾器进行全株喷雾,667米~2喷药液45升。3.试验地情况试验在莎车县恰热克镇11村4组棉田,播种时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既可以杀灭麦茎蜂成虫,又可杀灭麦秆内刚孵化的麦茎蜂幼虫的优良药剂,特选择5种不同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67米2用20%联苯·三唑磷乳油30毫升,或667米~2用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30毫升,或667米~2用28%呋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克,对水50千克,在麦茎蜂成虫出土高峰期喷施,间隔4天喷施1次,共喷施2次,对麦茎蜂的防治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麦茎蜂的蛀茎危害,对已孵化的幼虫也有一定防效,可在大田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兵团第2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667米2喷施1ower7 500毫升+乙烯利80克。处理2:667米2喷施佰脱隆(噻苯隆80%)25克+乙烯利80克。处理3:667米2喷施脱佳(50%噻苯隆)40克+乙烯利80克。处理4:667米2喷施逸采(50%噻苯隆)40克+乙烯利80克。处理5:当地常规药剂667米2喷施脱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白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在新疆各地均有发生,轻病田减产5%~10%,重病田减产20%以上。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400克/升福星乳油、250克/升敌力脱乳油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400克/升福星乳油;250克/升敌力脱乳油;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植宝素有机水溶肥在红枣上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在红枣树上叶面喷施3次植宝素有机水溶性肥料后,较常规施肥667米~2增产136千克,增幅26.6%,较清水对照667米~2增产124千克,增幅23.7%。  相似文献   

7.
经过大田示范,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棉田667米~2施有机修复剂30千克,棉花生育期间喷施3次1500倍液喷施宝有机水溶肥后,较常规施肥区平均每667米~2增产籽棉27.7千克,增产率为7.5%,667米~2增收207.75元。  相似文献   

8.
EDDHA螯合铁肥在葡萄上施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667米~2喷施EDDHA螯合铁肥300克,葡萄667米~2产量达到1865.65千克,比常规施肥,667米~2增产97.41千克,增产率达5.51%,每667米~2经济效益增加389.64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复播荞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探讨新疆麦茬复播荞麦合理施肥量及施肥方式。试验设4个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不施肥处理;底肥667米2施磷酸二铵10千克处理;苗期667米2施尿素10千克处理;667米2施底肥磷酸二铵5千克+苗期667米2追施尿素5千克处理。通过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荞麦出苗率、生育期无影响;但对荞麦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种子饱满率、种子杂粒率及干物质积累量有影响,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底肥667米2施磷酸二铵5千克+苗期追施尿素5千克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不施肥处理增产35.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速乐硼是美国硼砂集团生产的一种农业专用高效速溶硼肥,其溶解性高,易被植物吸收。硼肥是棉花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肥料,增施硼肥可降低蕾铃脱落率,促进早熟,改善品质,提高棉种成熟度,增强抗逆性及抗病性,提高棉花产量。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材料为速乐硼,试验地点设在45团,8连1#地种植陆地棉、17连5#地种植长绒棉。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米~2,试验处理分别为:A:每次20克/667米~2;B:每次30克/667米~2;C:每次40克/667米~~2;D:清水对照。各处理对水40千克在棉花现蕾期、花铃期各喷施1次。2.2004年通过速乐硼不同剂量对照试验,选出最佳喷量为每次20克/667米~2(棉花全生育期喷两次)。2005年在棉田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与未喷施  相似文献   

11.
一、肥水管理 1.施叶面肥要在标准施肥基础上,适当增施叶面肥。结合化调、化控措施,叶面肥补施5-6次,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天达生物调节剂为主,苗期667米。喷施天达生物壮苗剂15克,促进植株早生根形成壮苗。蕾、铃期可根据苗情各喷施天达生物生长剂1—2次,667米^2用量15~20克,等量使用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使棉花整个生长期的根系微生态环境和肥水条件得到改善,现蕾及开花期提前了1~2天。  相似文献   

12.
冯德祖 《农村科技》2006,(11):34-34
一、早熟豆角的种植1.种子处理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生产条件、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种子播前晾晒2~3天,以杀灭种子表皮病菌。2.土壤选择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底肥以有机肥和多元复合肥为主。3.土壤处理667米~2用氟乐灵80~100克混土处理,或整地后667米~2喷施96%金都尔50克,地表均匀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45天,667米~2用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60毫升、667米~2用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80毫升和667米~2用5%唑啉草酯乳油70毫升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均在94%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该试验为科学、安全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科技》2006,(6):38-38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72%2,4-D 丁酯乳油,75%巨干悬浮剂,6.25%使阔得水分散粒剂。小麦品种为伊农18号。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小麦田,于杂草2~3叶期茎叶喷雾,667米~2对水40升,试验设9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米~2,随机排列。①72%2,4-D 丁酯乳油50毫升/667米~2。②75%巨星干悬浮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主要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量700~750千克。收获穗数40万~50万穗/667米~2,每穗70~80粒,千粒重24~26克。2.化肥施用指标化肥使用总量为50~60千克/667米~2,其中三料磷或磷酸一铵、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35~4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6.
一、合理施肥灌水 1.施肥 石榴采收后至土壤结冻前667米。施农家肥2~4米s、氮肥40千克、过磷酸钙45千克。花前667米。追施氮肥10。20千克.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追施磷肥和钾肥,667米2各施10千克,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667米。喷施40克,叶面喷施l~2次。  相似文献   

17.
新玉87号是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012~2013年参加自治区南疆复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667米~2平均产量467.01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67%,9个点次试验全部增产。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667米~2平均产量547.02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1.31%。抗病性好,籽粒容重高达790克/升。  相似文献   

18.
蚕豆戴韦品种为小粒型蚕豆,具有抗旱,中抗褐斑病、轮纹病、赤斑病,蛋白质含量高,籽粒粗蛋白含量28.85%,脂肪1.23%,粗纤维7.10%,淀粉46.24%。在一般肥力条件下667m2产量达250~350千克,高肥力条件下667m2产量400~450千克。适宜在海拔2800米以下的中、高位山旱地进行种植。该品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市场潜力较大,生产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鹰嘴豆是木垒县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县农技站开展了鹰嘴豆覆膜栽培试验示范,2009年推广面积达1400公顷,覆膜栽培比不覆膜667米~2增产34.2千克,增产率为32.9%。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01-104
2015—2016年应用抗病毒剂及杀虫剂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拌种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玉米种子用70%噻虫嗪WS 300 g+10%溴氰虫酰胺SC 900 mL拌种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7.4%~80.5%),明显优于用70%吡虫啉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2.7%~65.2%)和用70%噻虫嗪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3.9%~66.3%),且无药害反应。喷雾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施50%吡蚜酮WG 150 g/hm~2、再在拔节期喷施30%毒氟磷WP 800 g/hm~2+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 150 g/hm~2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防治效果(75.8%~79.2%)明显优于苗期2次喷施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WP 750 g/hm~2的防治效果(52.3%~55.6%)、2次喷施30%毒氟磷WP 900 g/hm~2的防治效果(64.6%~65.5%)及2次喷施10%宁南霉素SP 50 g/hm~2的防治效果(68.2%~71.8%),且无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