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稻田禾花鲤养殖中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养殖技术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也是实现科学化养殖的重要保证。本文对稻田标准化禾花鲤无公害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现象提供依据。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分别以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TH4,该菌株对禾花鲤的平均致死率为80.00%,是引起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API 20NE和16S rRNA鉴定结果,TH4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与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94(KM01381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相似度99.9%;病原菌TH4对菌必治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等7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稻田养殖条件下F_5代禾花鲤形态特征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测量稻田养殖的6月龄禾花鲤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头高(X_4)、头长(X_5)、尾柄高(X_6)、尾柄长(X_7)、体宽(X_8)和体质量(Y)9个生长性状,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F_5代禾花鲤在稻田养殖条件下体质量的变异系数为9.39%。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对体质量性状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结果表明体宽(X_8)和体长(X_2)对体质量起主要作用,其体宽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17,间接通径系数为0.264;体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03,间接通径系数为0.404;判别公式为Y=-231.615+71.416X_8+10.934X_2(R~2=0.868)。【结论】以生长速度和体型为选育指标对禾花鲤连续进行5代选育,其体质量变异系数比未选育时降低,选育后代体型更加一致,决定其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宽和体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选育适合稻田养殖的禾花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C(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玉米淀粉)、D(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木薯淀粉)4组,其中,A、B组为非生物絮团组,C、D组为生物絮团组。试验期间不换水,仅投喂花鳗鲡商品饲料,两种淀粉的添加量为花鳗鲡实际摄食量的75%,此时碳氮比为12,试验共进行78 d。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方面,到试验结束时,生物絮团组在总氮、总磷、三态氮方面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养殖期间,各组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剧烈,无明显规律,叶绿素a含量随养殖水温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D含量随生物絮团形成量起伏变化;絮体体积形成量与总悬浮颗粒(TSS)变化规律一致;试验结束时,D组絮团蛋白质含量最高(23.68%),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 (P0.05);絮团组C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31.43%、14.14%,D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28.04%、13.69%,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18.43%,9.23%)和B(19.91%,8.42%);生物絮团组(C、D)在花鳗鲡生物量、终末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显著低于花鳗鲡单养组(A)(P0.05),但絮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养殖组(B、C、D)在花鳗鲡生长性能方面均优于花鳗鲡单养组(A)。研究表明,在花鳗鲡综合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花鳗鲡生长性能及对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广西全州县患暴发性死亡征禾花鲤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TH5),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TH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与简达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49568 (NR 119040)和CDC0787-80(NR 037013)的相似度分别为99.9%和99.6%.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H5是导致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达欣、先锋霉素Ⅵ等8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是简达气单胞菌,生产中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水封闭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禾花鲤(Procypris merus)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花鲤的耗氧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其指数函数关系式为y=0.328 3e~(-0.316x)(R~2=0.992 4)。在一定温度(6~30℃)范围内,禾花鲤的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差异显著(P0.05),用方程式表示为y=-0.003 1x~2+0.059 4x+0.015 4(R~2=0.998 9);禾花鲤窒息点随体质量(1.83~36.51 g)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其关系式为y=0.485 6x~(-0.791)(R~2=0.979 5);禾花鲤的窒息点与水温(6~33℃)呈正相关,且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禾花鲤达到窒息点的时间逐渐缩短。水温与窒息点关系式为y=0.000 2x~2+0.029 7x+0.088 2(R~2=0.995 8)。这表明温度越高,体质量越小时禾花鲤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要求越高。  相似文献   

8.
禾花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体型粗壮,全身略带紫色或乌褐色,背部黑色,色彩亮丽,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禾花鲤采用池塘养殖周期短,池塘利用率高,鱼种投资少,养殖效益较好.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0.33~ 0.66公顷为宜,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进水口设有拦野杂鱼设施,池底平坦,备有增氧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禾花鲤肌肉营养成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禾花鲤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检测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养殖禾花鲤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部分矿物质及部分重金属含量,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肌肉氨基酸进行评价,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I)、综合污染指数(P)和目标危险系数(THQ)对其肌肉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禾花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89%、80.18%、1.03%和1.18%;肌肉中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15.91%,其中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6.59%),4种鲜味氨基酸(5.93%),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比为41.42%,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为70.7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55.肌肉(鲜样)中含磷2182.11 mg/kg、铜1.00 mg/kg、锌11.47 mg/kg、钙314.75 mg/kg、铁6.87 mg/kg,未检出锰,磷、锌、铜含量较高;含重金属铅0.140 mg/kg、镉0.008 mg/kg、总砷0.018 mg/kg,未检出锡,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 2762—2017).THQ评价结果表明,镉产生的风险最低,砷产生的风险最高,单一重金属THQ与复合重金属的总危险系数(TTHQ)均小于1.0.[结论]禾花鲤味道鲜美,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均较高,且目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养殖的禾花鲤肌肉中重金属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8年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中单养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果,单养模式的单位面积成本高于混养模式,混养模式成本利润率高于单养模式,单养模式的固定成本高于混养模式。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的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宜渔水面。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成为解决电站库区移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滇南众多水电站库区地处低海拔温热河谷,水体交换量大,水温较高,适合罗非鱼全年生长,是省内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2013年云南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产量已经超过池塘养殖罗非鱼的产量。但随着库区网箱养殖面积越来越大,未食饲料和鱼类排泄物等有机质及渔药残留大量进入水体,污染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渔业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近年来基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曾经在各电站库区蓬勃发展的网箱养殖大幅缩减,云南省罗非鱼产业又回到了主要依赖池塘进行生产的轨道上。目前,主要采用池塘单养、混养两种生产模式。本文对2018年普洱、西双版纳地区的池塘单养和混养的养殖实例跟踪调查,对两种不同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西禾花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广西禾花鲤(Rice flower carp)形态形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择全州禾花鲤(QZ)和融水金边禾花鲤(RS)各133尾,分别测定体质量、体长、全长、体宽、体高、头长、吻长、眼间距、尾柄高、尾柄长共10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以体质量为依变量,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相关系数、相关指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全州禾花鲤的全长、体宽和体高3个形态性状和融水金边禾花鲤4个形态性状(体长、全长、体高和头长)与体质量的通径系数、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2个群体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R均大于0.85,说明所选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主要性状。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以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和头长(X_6)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QZ与RS的回归方程:lgY=-0.990+1.735lgX_1+0.432lgX_4+0.790lgX_3和lgY=-0.774+1.022lgX_1+0.438lgX_3+0.574lgX_2+0.689lgX_6。综上,在全州禾花鲤的选育过程中,全长、体高、体宽可作为重要的测量指标,而在融水金边禾花鲤的选育过程中,则以全长、体长、体高和头长为重要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1.易捕鲤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选育,亲本来源于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龄鱼两网起捕率为93.4%,比黑龙江鲤和松浦镜鲤分别提高113.4%和38.7%;2龄鱼两网起捕率为96.5%,比黑龙江鲤、松浦镜鲤和松荷鲤分别提高96.7%、56.1%和71.3%;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松荷鲤相近。2.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禾花鲤成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6尾20月龄禾花鲤,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躯干长(X3)、体高(X4)、体宽(X5)、头长(X6)、头高(X7)、眼间距(X8)、眼径(X9)、尾柄高(X10)、尾柄长(X11)、吻长(X12)以及性别,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在雌性(132尾)和雄性(74尾)禾花鲤中,所测量的12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雌性禾花鲤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躯干长、眼间距、体宽、尾柄高和体高,且这5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为0.952;影响雄性禾花鲤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是体高、全长和尾柄高,且这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为0.959.表明这些形态性状是...  相似文献   

17.
以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为对象,比较了吉富罗非鱼单养、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混养2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单养4个组中,投放密度为27 000尾/hm2的利润最高,达到了106 192.5元/hm2;在与斑点叉尾混养的4个组中,吉富罗非鱼22 500尾/hm2+斑点叉尾4 500尾/hm2的组合利润最高,达到了126 885元/hm2。将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鱼混养组与吉富罗非鱼单养组对比发现,混养4个组的经济利润明显高于单养组。以上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混养的经济效益高于单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4年主产区罗非鱼单养、混养、综合经营3种池塘养殖模式的生产成本构成进行分析,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3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池塘养殖模式中饲料费、人工费和水面费是最主要的生产支出项目,生产成本最高的是单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的是综合经营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要理性引导罗非鱼养殖发展,走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养殖道路、提高饲料利用率,满足罗非鱼生产对功能性饲料的需求、建立罗非鱼渔业互助保险,提高罗非鱼养殖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饲养条件基本相同的环境中饲养丰鲤、土鲤,经33d的饲养,混养时丰鲤比土鲤体重净生长17.11%,体长增长18.59%,单养时丰鲤比土鲤体重净生长22.54%,体长增长25.34%,丰鲤生长优于土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为渔 业节能减排与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零换水条件下添加复合益生菌(试 验处理)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以正常换水的养殖模式作为对照,进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主要水质指 标、细菌群落结构的对比。【结果】在零换水条件下,试验处理罗非鱼成活率为 83.3%,显著高于对照;饵料系 数 2.3,显著低于对照;肌肉品质方面,试验处理粗蛋白含 22.17%,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养殖周期,试验处理 的主要水质指标维持相对稳定,水温为 26.5~30.5℃,pH 为 7.0~8.0,而亚硝酸盐为 0.039 mg/L,显著低于对照; 两组优势菌群相似,但试验处理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中添加复合益生 菌提高了罗非鱼的成活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肌肉品质,并对养殖水环境具有改善作用, 菌群多样性指数提高,在整个养殖生产周期内对常规养殖模式依靠频繁换水释放环境压力的替代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