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但品牌过少,景点太散太乱,严重制约了襄阳旅游业的发展。襄阳的旅游业要获得更好发展,必须走产品的升级转型道路——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更有发展空间的综合旅游产品。对襄阳而言,襄阳就要立足襄阳文化,整合汉水文化,打造襄阳旅游品牌,才能占领消费市场,引领襄阳旅游跨越式转型,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提升。首先对建设鱼梁洲汉水文化主题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分析确定襄阳建设汉水文化主题公园的定位,最后提出建设汉水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构想和策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空间理论基础上,研究了襄阳市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发展条件和现状,找出其在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一个中心,四大片区"的文化旅游空间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在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文化旅游产品较少且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在综合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每天都在提高。旅行已经成为人们适应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如今,宗教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旅游价值正在得到大力开发。宗教通过宗教雕塑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建筑以及一些仿古服饰,人为扮演等方式表达宗教的思想、感情等。宗教旅游地通过丰富的内涵来吸引游客,因此宗教文化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宗教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带动当地的经济,而且能够保护和传承宗教文化。以襄阳为例,襄阳现有关于佛教的文化传承地有广德寺、铁佛寺、承恩寺等,道教的文化传承有真武山,九天玄女风景区等。对襄阳的宗教文化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布于河南城乡的历史英雄文化景观,是发展河南现代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应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文化平台的展示与宣传,凝练河南的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实行跨区域的联合开发等途径,将空间分布广泛、知名度偏低的潜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成知名的景区景点,拓展其历史英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襄阳三国文化旅游符合特色旅游的要求,与特色旅游结合进行开发具有自身资源优势、符合旅游需求和政府业政策等条件。针对襄阳三国文化特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服务体系不全、产品形式单一、市场宣传不够、运作平台狭小等问题,提出了凸显内涵特色、健全服务体系、产品综合开发、打造市场品牌、开拓运作平台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宿一兵 《现代农业科技》2006,(23):154-155,157
从我省的"农家乐"旅游应挖掘其文化内涵,搞好"农家乐"旅游的形象建设工程、开发其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农家乐"在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之后,必将逐步走上旅游产业正轨,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商业资源转变,成为我省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湖北作为汉水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汉水文化旅游却被无形地弱化甚至忽视。在文化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汉水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阐述湖北汉水文化旅游区的文化空间内涵,提出优化策略,为湖北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富德  张义丰  李群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50-1753,1863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赋存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国家,被英国学者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家".在"中国10大竹乡"和主要竹产地,竹资源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努力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竹文化旅游,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竹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具有自然、历史人文、现代社会3大旅游资源属性,"复合性"为其主要特征,并以"复合型旅游资源"的形式成为竹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组件.竹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4大亚类,其中包括有形、无形资源形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竹文化旅游产品可极大地满足现实与潜在客源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视野对襄阳三国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作了基础性的探讨和研究,针对政府、旅游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协同合作办好区域性三国文化旅游项目,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策略和方法,尤其对于地方政府加强三国文化旅游立法,保障三国文化旅游在法治化轨道上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开发力度较浅,因而造成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力较弱。在目标群体上更多的针对张家口本地民众的旅游消费,其旅游带动力明显不足,造成旅游综合效益较低。显而易见,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模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适应市场竞争。所以张家口旅游文化和产品应及时创新。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来指导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升规划和设计水平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来保障乡村居民的社区参与权,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推动文化旅游扶贫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困境: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薄弱,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不完善,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利益联结不紧密,贫困人口旅游参与度低、旅游受益有限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文章提出文化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完善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机制,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链帮扶供给体系,创新贫困群体文化旅游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最高境界的旅游方式,是发展旅游业的新趋势和新热点。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高品位、高格调旅游方式人们的首要选择。该文对滁州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科学的分类和评价,并对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滁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多,类型全,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知名度高;文化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较好;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类型资源的组合较理想。因此,滁州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合发展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5.
为破解历史文化名村发展困境,激发名村活力,以福州市林浦村为例,基于耦合理论视角,实证研究历史文化名村乡土文化赓续与旅游发展的空间耦合模式。研究认为,林浦村可通过主动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大力引进外部资源保护古村风貌,营造优质的文化环境,由外向内引导文化空间开发;通过在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重现文化要素,加强乡土文化教育,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觉,让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内向外重聚文化空间内核,实现乡土文化赓续和旅游发展的有机耦合,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变异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旅游地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在文化与旅游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文化变异的属性却对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纳西文化为特色的丽江古城为案例,运用旅游地文化变异时序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融合,总结文化的变异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乡土文化资源的流失,乡土风貌日益消逝,乡土风味逐渐变味。但在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民艺体验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在湖北钟祥,以"觅乡愁,归本真"为目标建设的莫愁村向世人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莫愁村为例,探讨莫愁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问题,并针对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不彻底、不纯粹、缺少特色、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古为商鞅封邑,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秦岭最美是商洛”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商洛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还存旅游文化产品支撑不够、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旅游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狭窄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依托商洛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产品支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宣传渠道和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游览景观时能够感知该地的人文历史,满足游客在旅游中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探索求知需求。马家镇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是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定位模糊,营销策略单一等问题。作为"升庵故里"的马家镇有天然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对"升庵故里"进行深入的文化挖掘,丰富"升庵故里"文化产品,推进营销方式多元化,有助于完善"升庵故里"的文化旅游建设,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丹  潘春芳  王晓珍 《甘肃农业》2005,(12):123-124
本文对农耕文化与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区分,分析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