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基本特性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因此研究再生骨料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着重比较了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在粒形、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坚固性、压碎指标等方面的差别,分析了其产生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飞速发展,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变废弃混凝土为再生骨料混凝土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探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和抗冻性能.研究表明,在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当再生骨料取代率升高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减弱;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增强.另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3.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集中二者优点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运而生,其在公园道路、绿化工程及护坡护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水灰比和粒径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结果表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随着粒径的增大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增加,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水灰比则要与骨料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薄厚均匀的砂浆层,这样才可以同时满足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通过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透水混凝土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粒径下的性能指标变化情况,得出了透水系数和28d抗压强度较好时所对应的粒径和水灰比。。  相似文献   

4.
由于再生骨料相对天然骨料内部结构复杂、总体质量较差,再生混凝土无法大范围实际应用。为了提高骨料自身质量,将2种不同的再生骨料浸泡10%PVA(聚乙烯醇)溶液进行改性,研究了PVA改性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10%PVA溶液可以有效改善再生骨料的自身缺陷,大幅度降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提高再生骨料自身强度;PVA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速率减慢,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比未改性的再生混凝土低;PVA改性对再生混凝土中后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劈裂抗拉强度提高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测试了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处理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基本抗冻性能指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掺量和骨料处理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和弹性模量损失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大而增大;2)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基本呈现出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降低的现象;3)包浆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整形处理次之,饱水处理再次之。  相似文献   

7.
简单破碎筛分制备的再生粗骨料外表包裹一层旧砂浆,其是导致再生粗骨料吸水率高、压碎指标高,限制推广应用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指标,针对再生粗骨料不利因素,试验配制质量分数为1%、2%、3%的纳米SiO2强化剂、质量分数为1%、3%、5%、7%的Na2SiO3强化剂、质量分数为1%、2%、3%、4%的HC...  相似文献   

8.
建筑废物未能有效处理给环境带来极坏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设计了2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4种粉煤灰掺入量共计8种变量因子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其强度等级为C30。对每一个试块都进行了超声声速值、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测定的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的掺加量愈大时,其强度就愈来愈低。适当的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的掺入量为10%时,其强度较没有掺入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4.08%。故在实际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可适量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省安康市建筑垃圾进行取样、分拣、破碎以及筛分,然后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压碎值以及抗压强度等一系列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用于制作小型混凝土砌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是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代替混凝土中的部分或全部骨料的普通沥青混凝土。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水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C-16和AC-20浸水稳定度最高分别达到19.60、19.38 MPa,冻融劈裂强度比最高达到0.87,两者都能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并且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找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代替原生骨料的对沥青混凝土水稳性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碎石、硅酸盐水泥、水等普通原材料,掺入了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制备了具有良好抗压强度的透水混凝土,并研究了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成型方式为静压成型时既能满足道路用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其透水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设计孔隙率及骨料级配对透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的影响,并通过冻融试验,研究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表明:设计孔隙率的变化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有效孔隙率的影响最大;骨料级配的变化对透水系数的影响最大。透水再生混凝土的较优配合比为A2B3C1。试验结果表明: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普遍较小,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良好,能够达到F150的防冻等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日益深入,纤维再生混凝土能提高其力学性能已经成为了土木工程应用的重要依据。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绿色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延性及经济性,是改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新选择。针对强度为C35的混凝土,研究了长度6mm、12mm及20mm的玄武岩纤维在0.15%及0.3%的体积掺量下对粗骨料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和劈裂抗拉性能。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对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有一定的增强和增韧效果,长度为12mm,纤维体积掺量为0.3%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玄武岩纤维对提高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效果明显,长度为12mm,体积掺量为0.15%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自密实再生大骨料混凝土的配制试验,研究了水胶比、高效减水剂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W/B=0.55,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6%时,混凝土拌合物整体和易性良好,且无泌水现象发生,其抗压强度为18.1~20.5 Mpa。对于低强度混凝土建筑物,其承载力方面可以满足要求,具有一定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方钢管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方钢管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以再生骨料取代率、含钢率和不同再生骨料种类为参数,通过试验观测试件的破坏形态,记录荷载—位移、荷载—应变、极限荷载等数据,分析了3种影响因素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的最终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钢管再生骨料混凝土刚度增大,承载力逐渐降低,在实际工程中建议再生砖骨料取代率控制在30%以内;随着含钢率的增大,试件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承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制备了纳米再生混凝土样品并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样品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弹性模量等基本抗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质量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降低质量损失率,最佳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4%。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低成本处理技术入手,选用了三种化学溶液分别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强化处理,分析了影响处理后强化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溶液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其物理性能有一定改善,且改善效果与化学溶液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圆钢管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圆钢管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在竖向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试验参数为含钢率和轴压比。通过各试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分析了含钢率和轴压比对滞回曲线、刚度退化、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普通圆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含钢率越大,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延性越好;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水平承载力、耗能性能有增大的趋势,但试件的延性逐渐降低,可知圆钢管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快速碳化试验,探讨轴向应力水平及再生粗骨料质量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再生混凝土在轴向应力-碳化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会加剧混凝土的碳化损伤,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再生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而降低;轴压应力抑制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轴拉应力加剧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观察扫描电镜图像发现,相比于单一碳化作用,在轴压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结构较为致密,在轴拉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形成贯通裂缝。为了量化轴向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定义了轴向应力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