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辽西地区无霜期变化特征与粮食生产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候倾向率、标准偏差方法分析辽西地区无霜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初霜日倾向率为2.548 d/10 a(南部)、0.798 d/10 a(北部),存在后推趋势,早霜出现概率有所减少,但不明显.终霜日倾向率为0.536 d/10 a(南部)、0.746 d/10 a(北部),晚霜出现概率有微弱增加.无霜期倾向率为1.973 d/10 a(南部)、0.017 d/10 a(北部),存在延长趋势.辽西地区在气候变暖环境下无霜期延长趋势不稳定,延长作物生育期需谨慎.播种期提前10 d,作物受霜冻危害的概率提高34.0%;成熟期延后10 d,作物受霜冻危害概率提高42.0%. 相似文献
3.
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用距平、变率、气候均值等参数及t-α检验法,对朝阳地区主要气候要素降水、气温和日照的变化进行了稳定性诊断分析。并结合当地农业环境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临江市1961~201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江市初霜日明显延后,气候倾向率达2.43 d/10a;终霜日也有明显提前趋势,气候倾向率仅为-2.16 d/10a,主要受初霜日延后的影响,临江市无霜期明显增加,气候倾向率为4.4 d/10a;临江市初终霜、无霜期年代特征明显;经突变分析,临江市无霜期变化存在明显的转折年;临江市利用无霜期长短调整了作物品种布局,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掌握朝阳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拟合渐近线在Excel程序中解析出热量资源要素增加幅度。[结果]朝阳地区3个气候区变暖幅度存在差异,50年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1.9 ℃,≥10 ℃积温增加330 ℃ 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1.6 ℃,≥10 ℃积温增加210 ℃ 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0.8 ℃,≥10 ℃积温增加200 ℃。[结论]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对农业气象资源和灾害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7.
8.
9.
大荔县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局地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变异系数和变化倾向率等方法对陕西省大荔气象站1961-2016年的降水、雨日、雨强气候因子的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荔县56 a间的平均降水量为503. 5 mm,年降水量总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递减率为-9. 5 mm·10a~(-1);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 7%,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 5%;大荔县年降雨日数总体也出现减弱趋势,雨日递减率为-2d·10a~(-1),其中春季和秋季的降雨日数的减弱趋势明显;年降水量的降水日数都呈减少缺失但时间变化存在差异。故科学分析县域内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点,对合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选取1981—2010年30年的乌昌地区15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仅高山带在30年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1.1 h/10 a,中、低山带和平原区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9.3、-27.4、-74.1 h/10 a。四季中冬季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平均值达到-24.4 h/10 a,秋、夏、春3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依次减弱。突变检验分析得:仅低山带1987年日照时数发生了突变减少,其他区日照时数均未发生突变。冬、春季是是设施农业生产最需要光照的时间,也是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乌昌地区近3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朝阳地区热量及水资源变化趋势,为农业结构调整及趋利避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拟合渐近线在Escel程序中解析出热量资源要素增加幅度。[结果]朝阳地区3个气候区变暖幅度存在差异,1960~2008年的年平均气温升高0.8~1.9℃,以冬季升温最明显;年降水量减少50mm左右,减少时间主要在夏季。[结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对农业气象资源和灾害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9,(10)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 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 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 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业学报》2016,(5)
选用辽西地区朝阳站1953~2014年的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农业界限温度0℃、10℃的初日、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显著,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2.243 d/10 a,终日为1.091 d/10 a,持续日数为2.834 d/10 a,积温为55.99℃·d/10 a。1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1.036 d/10 a,终日为1.846 d/10 a,持续日数为2.856 d/10 a,积温为63.271℃·d/10 a。近20年(2005~2014年)与前20年(1953~1972年)相比,0℃、10℃初日分别提前11 d和6 d,终日分别后推4 d和8 d,持续日数分别延长13 d和11 d,积温分别增加246℃·d和251℃·d。界限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学报》2022,(5)
选用辽西地区朝阳站19532014年的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农业界限温度0℃、10℃的初日、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显著,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2.243 d/10 a,终日为1.091 d/10 a,持续日数为2.834 d/10 a,积温为55.99℃·d/10 a。1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1.036 d/10 a,终日为1.846 d/10 a,持续日数为2.856 d/10 a,积温为63.271℃·d/10 a。近20年(20052014年的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农业界限温度0℃、10℃的初日、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显著,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2.243 d/10 a,终日为1.091 d/10 a,持续日数为2.834 d/10 a,积温为55.99℃·d/10 a。10℃界限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初日为-1.036 d/10 a,终日为1.846 d/10 a,持续日数为2.856 d/10 a,积温为63.271℃·d/10 a。近20年(20052014年)与前20年(19532014年)与前20年(19531972年)相比,0℃、10℃初日分别提前11 d和6 d,终日分别后推4 d和8 d,持续日数分别延长13 d和11 d,积温分别增加246℃·d和251℃·d。界限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U形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 U形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