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农村上网、网购变得越来越简单。年轻一族的农民对网购已经并不陌生,低价、支付简单、收货方便等因素使农民开始热衷使用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顺应时机进入到农村市场后,可谓是各显神通:有以低价吸引用户的、有以扩大品牌、宣传电商平台为主的、有的只是将传统的线下销售转为线上、也有的企业只是先"占坑"……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目的出现,农资电商确实冲击着传统销售渠道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的工作。这次会议上还研究部署了下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六项措施。其中第四点提出,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第六点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电商创业的农民和青年授信贷款的支持,对于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以及贴息。农村电商的"看得见"与"看不见"在农村电商与农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除农民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熟悉程度不高,对品牌、商业模式的接受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农村"逐渐成为新常态下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今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了农村就业者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互联网资源。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村人力资本构成的根本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使农村互联网与人力资源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互联网+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泰州市采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农牧旺"等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多渠道培养"互联网+"人才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泰州市"互联网+农业"仍存在着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够深入、新业态新模式不够成熟、技术应用不接地气、特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针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不足,省内外各地在"互联网+农业"路径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泰州市农业发展的特色,采取完善"互联网+农业"科技支撑、创新监管调控手段、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户"互联网+"应用能力技术培训等举措,对深化泰州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泰州市农业提档升级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泰州市的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民的就业、脱贫致富等都有促进意义。基于越来越普及的网络技术,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现实。然而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互联网+"在农村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综合性应用人才,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从"互联网+"应用的背景出发,探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建设中大学生就业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愈演愈烈的企业"不务正业"之风刮进了农资行业,农资企业有的开始卖水,有的开始卖酒,有的开始卖苹果,有的顺道经营酒店,甚至还有的还卖起了车。品牌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令企业规避单一化经营的风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是,如果不做充分的准备,贸然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或者盲目扩张,也可能会令企业深陷泥沼,成为主业的拖累。品牌多元化,究竟是盈利的"良方"还是"陷阱"?下面几周,本版将讨论品牌多元化对企业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新机遇,应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区域地标品牌和"互联网+"领域厚植农业信息化发展优势。同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发展路径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强化农村"互联网+"的人力资本支撑,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不断完善导致企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企业不得不改变固有的生产经营模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互联网产业不断兴起,并已融入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2015年李克强总理表明将"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局面。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同时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与重构等无一不表明中国已处于"互联网+"时代。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互联网+"行动意见,利用网络化的生产营销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脐橙产业在赣南经济发展当中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将种植业、加工业、服务行业协同起来,促进共同发展。建设赣南脐橙品牌,将全面带动赣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与农村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互联网+农村"的阶段性成果、隐忧和未来发展空间,提出了审视评价"互联网+农村"发展的标尺和未来推进"互联网+农村"工作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十二五"以来的工作情况(一)重大政策措施:1、2015年9月9日,出台《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黑政办发[2015]51号),指导全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2、2016年4月28日,印发《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试行]》(黑政办发[2016]40号),鼓励和引导我省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产权股权重组、合约使用、特许经营使用等方式形成品牌,提升、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名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可以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互联网+"给名优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带来诸多利好。在"互联网+"背景下,名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从发挥政府的作用、培育人才和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充分应用科技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扶贫作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推动连片特困地区治贫、减贫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西和县贫困户自我脱贫有重要意义。通过剖析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模式的探索及面临现实困境的分析,认为推动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需要强化扶贫宣传,统筹规划,建立品牌,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进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力度,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发展特点、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亟需农村电商人才、亟待健全物流配送体系、亟需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亟待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发挥"互联网+"的引领驱动作用,提出了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河南省农村医疗健康转型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矛盾也日益凸显。文章归纳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医疗健康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构建"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普及"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两大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在互联网快速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中,催生了过去许多不曾有的新业态,农村电商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看各地农村电商发展的案例,从简单的农特产品上行到最后形成农村互联网新经济,电商从多个方面推动着农村的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既有产业上网,是农村电商带来的首要作用互联网是一个大市场,突破了原来农特产品的销售半径,实现了小村庄与大市场的对接,原来一些在本地卖不上价钱的土货,在网上成了抢手货。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企业在传统营销向互联网营销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着农产品品牌营销方向不清晰,平台建设具有盲目性等问题。文章结合农产品特有属性,系统阐述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农产品品牌营销方法,使农产品企业在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支撑下,进一步做好现代化的品牌营销,突显产品竞争力,扩大品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营销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营销方式,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对于农业发展来说,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完善交易信息和拓宽市场范围,还能间接性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利用网络营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村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也不健全,农村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可广泛使用的抵押品,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不能用发展城市金融的办法来发展农村金融。要建立一个符合农业特点、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破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日前表示,推动发展互联网+微型金融,使其成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的调研,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等进行了梳理与辨析。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五种模式,即:"区域协同融合模式"、"品牌(产品)核心融合模式"、"技术渗透融合模式"、"三资活化融合模式"、"主体协作融合模式"。分析区域协同模式下,要建设区域生活文化化、区域环境生态化、区域信息网络化、区域管理网格化的"四化基础"。通过对品牌核心模式的解析,提出品牌凝聚了三次产业的共同利益;品牌在文化理念传播前提下,不但是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出来的,也是农产品标准化加工做出来的;要在区域层面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对技术渗透模式的分析,得出:生态化和信息化是第三次农业革命的创新动力,将促进高效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变革。"三资"活化模式解析了"互联网+"的众筹整合服务方式。主体协作模式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培育方向是:政府(产业协会)+集团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  相似文献   

20.
在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的研究背景下,定义了"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内涵,指出在新疆农村地区推行"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对新疆农村地区老年人"互联网+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对健康医疗类和紧急救助类服务项目的需求度最高;年龄、子女数量、居住方式和是否患慢性病是农村老年人"互联网+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最后对新疆农村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