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互联网+"理念的兴起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勾勒了一幅新蓝图,促进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向智慧校园转型升级。阐述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现状,并对"互联网+"为智慧校园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提出高等教育智慧化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管理》2017,(2):74-77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农业"助推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文章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深刻内涵,剖析了"互联网+农业"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合格"新农人"、创新智慧农业生产方式和打造农业电商新模式等措施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高效物流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共享开放协同的智慧物流生态链.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逻辑实证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物流业市场发展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发展面临的优势和不足.依据现实逻辑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内生规律,构建了重庆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路径.从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引导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打造"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物流信息开放共享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网络一体化的时代,"互联网+"普及到各行各业,"互联网+教育"体系也随之产生。智慧课堂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与信息化结合的新时代产物。本文在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概念与特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对传统教学课堂与智慧教学课堂模式的比较分析,扬长避短,构建新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整体教学的现代化、智能化、和可视化[1]。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海洋渔业大国之一,海洋渔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海洋渔业遇上互联网,就形成了"互联网+海洋渔业"。"互联网+"的兴起和运用有利于解决当前海洋渔业发展中的困境。在研究互联网与海洋渔业在跨界融合过程中相关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链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嵌入海洋渔业产业链的基本方式与内在机理,提出智慧型"互联网+海洋渔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互联网+"的理念频频出现,大家都在寻求互联网在自己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和"互联网+农业"的含义,以及"互联网+农业"在国内外的现状分析了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对于指导互联网+农技推广平台展示试验、示范、推广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研发及建设气象为农服务系统,能优化农业生产,及时、准确提供灾情情报,指导农业种植,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互联网+"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智慧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及协调机制、引进农业气象服务行业互联网人才、开发农业气象科普库APP五条建议,为"互联网+农业气象"平台的建立和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对于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来说,应当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互联网+气象服务"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旨在为促进气象服务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1,(2)
正"互联网+"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农业"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良好信息传输渠道,助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互联网+"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互联网+"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互联网+"特点为开放、共享,农户们借助互联网渠道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及时进行产物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高校人事服务"有利于提高人事工作的效率、提高人事服务的质量和提升人事管理的水平,高校在当前人事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人事管理模式存在弊病、人事数据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困扰下,需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搭建基于"互联网+高校人事服务"的网上平台,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人事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红川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6):143-142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农业正在迈向现代化,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阐述"互联网+农业"内涵,分析"互联网+农业"现状,认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针对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的"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互联网+"是智慧林业的新机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慧化是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路径."互联网+"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在顺应时代新政的"互联网+"的背景下,林业信息化跨入了智慧林业的发展阶段."互联网+林业"开启了智慧林业的新生态模式,将"互联网+"与"大林业"结合形成去中心化的生态思维模式,将"大生态观"与"大数据观"结合形成智慧化的生态共治模式,将"众创"与"民生"结合形成政民融合的生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在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一座座村庄旧貌换新颜,为游客带来无数欢乐和美好记忆。随着时光的推移,景点不断与时俱进,推出各类新玩法,让游客保持新鲜感。在横溪街道的石塘人家,现在已打造成石塘互联网小镇,让前来游玩的人们感受到独特的体验。"互联网+"模式成为乡村旅游主流趋势"互联网小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突破口。石塘人家作为我区美丽乡村的"五朵金花"之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其他领域相融合运用的概念,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日渐广泛,各行各业都在运行"互联网+"模式,其中包括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于是"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从"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概念进行阐述,并针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农业"互联网+"模式进行了"互联网+"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分析,旨在为各位"互联网+"业界人士与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推动广东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这种产业模式正在蓄势待发。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及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却在农业上不能自给自足的主要途径之一。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互联网+"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借助于"互联网+"发展路径研究对我国"互联网+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推进"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加"出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农村业态、新的发展动能,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正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不断开创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物联网加持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让农民生产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发展工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其中,对推动"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1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何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推广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宁夏“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对"互联网+"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环节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力度等推动宁夏"互联网+"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两型社会"的构建,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相关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数学模型,最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