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云南分布较为广泛的7份野生画眉草属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弯叶画眉草为对照,对种子产量及萌发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确定云南野生画眉草属植物的结实性能和发芽规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好的开花结实性能,种子产量以弯叶画眉草最高,达525.4 kg/hm2,黑穗画眉草次之,知风草最低;种子千粒重为弯叶画眉草>知风草>黑穗画眉草;种间相比较,弯叶画眉草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分别为91.7%和93.0%,显著高于黑穗画眉草和知风草(p<0.01);种内相比较,5份黑稳画眉草间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较大(p<0.01或p<0.05),2份知风草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析玉兰亚属(Subgenus Yulania)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掌握玉兰亚属更多分子身份信息,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14种玉兰亚属及其9个近缘种植物为材料,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对23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18对引物共检测到251个多态位点,多态性比率达100%。PIC含量变化范围为0.750 8~0.948 2,平均0.879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499 8,最小为0.043 0,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105 7~0.692 9,平均值0.213 5。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玉兰亚属、木兰亚属(Subgenus Magnolia)及含笑属(Michelia) 3个类群明显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76处供试玉兰亚属材料可分为4个组:紫玉兰组(section Tulipastrum)、玉兰组(sect.Yulania)、望春玉兰组(sect. Buergeria)、朱砂玉兰组(sect. Soulangeana)。建议将新种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归并到玉兰组,不建议将含笑属与玉兰亚属合并。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与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亲缘关系较近,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与望春玉兰组亲缘关系较近,源自美洲的渐叶木兰品种‘黄鸟’玉兰(Magnolia acuminata'Yellow Bird')与中国的各种玉兰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分析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获得了指纹图谱,可为玉兰亚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野生报春花属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大量查阅文献对贵州省报春花属植物资源、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布总体上较分散,没有集中分布的地区;(2)据统计,贵州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共29种,其中贵州特有种3种,新分布种6种。并根据各种报春花属植物的观赏特征分析了其观赏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4.
钱秀珍  徐珍秀 《作物学报》1998,24(3):340-342
由于种子表面具蜡质和脂肪,采用常规制样方法往往不能获得种皮纹饰的清晰图像,经二甲苯、石油醚严格脱蜡,脱酯后油菜种皮纹饰在扫描电镜睛清晰可见。本文比较分析了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AA),黑芥(B.nigra,BB),甘蓝(B.oleracea,CC),甘蓝型油菜(B.napus,AACC)、芥菜型油菜(B.juncea,AABB)、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BBCC)、油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山胡椒果实生长特性及油脂变化规律,对山胡椒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数量性状、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坐果初期至6月中旬是较为集中的果实膨大期,山胡椒果实纵横径、百果鲜重和体积在此期间增长迅速;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与“S”模型高度吻合,决定系数R2在0.95以上,回归方程统计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油脂积累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鲜果含油率在该阶段的增幅达到鲜果总含油率的73.23%;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但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始终高于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整体呈上升趋势,油酸的动态变化与亚油酸和硬脂酸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1、 -0.843。此外,在山胡椒果实油脂中检测出一定量的具有广泛工业用途的羊蜡酸、月桂酸。  相似文献   

6.
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是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的近缘物种。大刍草由于分蘖性、再生性强,适口性好,抗病虫害,生物学产量高,是草食畜、禽、鱼极佳的青饲料或青贮饲料。大刍草也是抗病、抗逆基因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可通过远缘杂交等方式将其导入栽培玉米中,利用此法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自交系和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刘明久  许桂芳  王鸿升 《种子》2007,26(12):47-49
酢酱草、地黄、秃疮花、紫花地丁是有开发价值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光照有利于地黄、秃疮花、紫花地丁种子的萌发;酢酱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5℃和20℃恒温及变温;地黄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25℃、30℃恒温及变温;秃疮花、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25℃恒温及变温。  相似文献   

8.
利用AFLP技术研究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大刍草、摩擦禾、薏苡材料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利用21个PstⅠ/MseⅠ引物组合检出可辨认带共641条,其中多态性带586条,平均每对引物得到30.52条多态性带,多态性9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50个材料分为3大类,与已有的玉米族分类一致,但与玉蜀黍属内的种间和种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的13个种共43个个体和1个橡草(Pennisetum schumach)外群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 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ITS区(含ITS1,5.8S rDNA和ITS2)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89~591bp,变异位点为140个,信息位点为60个;其中,ITS1和ITS2的长度范围分别为205~208bp和216~220bp,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栽培花生鲁花14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B1和accB2 cDNA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克隆了花生野生近缘种Arachis duranensis、A.rigonii、A.batizocoi和A.hoehnei的accB1和accB2 cDNA 序列.序列分析表明,accB1和accB2在栽培花生和野生近缘种中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高于98.6%和97.5%. A基因组A.duranensis、A.rigonii和B 基因组A.batizocoi、A.hoehnei 的accB1和accB2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但与基因组来源无关.花生野生近缘种A.duranensis、A.rigonii、A.batizocoi和A.hoehnei accB2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栽培花生和野生近缘种的accB2的基因结构相同. A基因组的A.duranensis与B 基因组的A.batizocoi和A.hoehnei的accB2 基因组DNA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8.9%,98.8%,而A 基因组的A.rigonii与A.duranensis、A.batizocoi和A.hoehnei 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3.5%,93.6%,93.4%.研究表明,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在栽培花生及野生近缘种中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11.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2012,31(1):34-37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相似文献   

12.
山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是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海南胡椒属野生植物。利用不同浓度(100、400和800 mg/L)的根旺、IAA、IBA和NAA 4种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在对山蒌插条基部浸泡处理不同时间(0.5 h、2 h和4 h),以研究其扦插生根技术。结果表明,不论从生根率、平均根数还是最长根长等指标来看,所有处理均取得较对照好的结果。根据生根率高低,以IBA在100 mg/L处理5 h的生根率最高,达到80.00%;该处理获得的平均根数为5.67,最长根达到10.6 cm。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9个海南胡椒属野生种进行生根实验也取得良好的生根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三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吸胀试验、种子形态学特征和浓硫酸处理试验研究种子硬实特性,结果表明,3种牧草种子的硬实率差别较大;种子的硬实率与种子大小和千粒重具有相关性:浓硫酸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有很大影响,西北黄芪、小米黄芪、多花黄芪种子分别经浓硫酸处理10min、30min、40min的破除硬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与近缘种、属杂交时花粉-雌蕊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孟金陵 《作物学报》1990,16(1):19-25
甘蓝型油菜作母本与白菜、甘蓝、黑芥、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杂交时,花粉粘合程度减弱。花粉管常常不能穿入柱头,与花粉管接触的柱头乳突细胞内普遍产生胼胝质。少数异源花粉管能穿过柱头进入花柱,但时有异常胼胝质沉积在花粉管中。海甘蓝的花粉很难粘合在甘蓝型油菜柱头上。异种花粉与甘蓝型油菜雌蕊的亲和性按大小依次  相似文献   

15.
榕树是国际上公认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关键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选取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不同生活类型的4种榕属植物,进行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榕属植物的种子大小和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叶榕种子最大而聚果榕种子最小。木瓜榕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其他种,发芽速度最慢;无论是茎还是根的生长,斜叶榕生长均最快,而聚果榕的根和茎的萌发速度均最慢。  相似文献   

16.
野生苋种子休眠特性及发芽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崔聪淑  卢新雄  陈辉  王鸿凤 《种子》2001,25(2):55-56,75
对3种野生苋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采收野生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在常温条件下,反枝苋(A.retroflexusL.)、凹头苋(A.lividus L.)、刺苋(AspinosusL.)种子的休眠期分别为11个月、28个月和18个月;种皮透水不完全、种子含有发芽抑制物质ABA是造成野生苋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改变发芽条件,采用变浊20℃/35℃,可使野生苋种子解除休眠而顺利发芽;低温(-18℃)贮存可使野生苋种子休眠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桑敏  安晖  崔娇鹏  刘东焕 《种子》2022,(5):116-119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7种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20℃,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1.3%;绢毛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和15℃/8℃;粉刺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8℃;边塞锦鸡儿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种子的最高萌发率为42.7%。不同温度条件对多刺锦鸡儿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麦45S r DNA为探针,对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与白杄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鉴定,分析三种云杉染色体上45S r DNA的分布,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杄染色体上有5对信号位点,其核型公式为2n=24=22m(6sc)+2sm;红皮云杉有6对信号位点,核型公式为2n=24=20m(4sc)+4sm;沙地云杉信号位点为7对,核型公式为2n=24=22m(6sc)+2sm。三种云杉染色体类型大多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均为1A型,且白杄与红皮云杉的核型更为原始;较强的信号位点主要位于次缢痕处,沙地云杉与白杄的FISH核型模式更为接近,说明白杄与沙地云杉其亲缘关系较红皮云杉更近。  相似文献   

19.
滇楸结实特性及果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和贵州调查了滇楸9个群体的结实特性和果实的8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设计的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及聚类分析等进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1.03%,变化幅度为24.53% ~ 39.28%;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2.81%(10.91% ~ 36.34%),种群内变异达到77.19%,明显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81%.通过果实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9个种群划分为3大类,表型性状没有依据种群的距离进行分类,群体间的表型变异表现为不连续.  相似文献   

20.
沈云光  管开云  王仲朗  冯宝钧 《种子》2005,24(12):21-25
采用不同的贮藏条件、种皮处理和播种基质对国产4种鸢尾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4℃冷层积能明显促进长葶鸢尾(I.delavayi Mich.)、西南鸢尾(I .bulleyana Dykes)、金脉鸢尾(I.chrysographes Dykes)的种子萌发,而高原鸢尾(I.collettii Hook.f.)的种子在室温和冷层积两种贮藏条件下,萌发率能达到100%和98.33%,没有区别;去除种皮后,长葶鸢尾、金脉鸢尾的种子萌发率提高,但是种皮对高原鸢尾、西南鸢尾的种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在剥皮和未剥皮的情况下萌发率基本相同;对比3种不同的播种基质,根据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生长情况,混合土(红土:腐殖土=1:2)、腐殖土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