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在新增耕地、旱田改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土地整治项目中广泛涉及,如何整理出一套能够真实的反应耕地质量等别的评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使用的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法,随着土地整治工程措施的实施,产生了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指标与土地整治工程措施不对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然而单一化的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并不能满足我国复杂地貌类型区的整治需求。针对云南省复杂地形地貌,充分考虑云南省丘陵区自然地理等条件,调查分析已有典型项目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法,因地制宜地构建云南省丘陵区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分别为云南省丘陵类型区丘陵水田渠道模式和云南省丘陵类型区丘陵水浇地管道模式。研究对于有效利用云南省耕地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近几年土地整治中出现的"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的现象,提出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的途径,旨在引起全国土地整治行业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保护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近几年土地整治中出现的"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的现象,提出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的途径,旨在引起全国土地整治行业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保护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已成为国家战略,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压力下,探寻耕地数量、质量共同提高的土地整治模式成为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该研究从旱改水的整治标准入手,以永丰县瑶田镇湖西村旱改水项目为例,探讨在不同条件下旱改水项目的3种整治类型,为江西省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效果多是通过耕地质量等别来反映,然而目前现有的分等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无法体现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生产能力的成效。选取重庆市6个区县17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以耕地分等、耕地定级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探讨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耕地质量级别空间分布规律明显。耕地质量级别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渝西粮食主产区,级别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多山区。②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有提升。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在原有质量基础上提升1级左右,反映出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提升效应,成果可用于未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贵州省耕地资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国土资源部提出的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对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政策依据及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根据当前和未来占补平衡政策导向和趋势,提出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工作的重点,以期为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相关工作的部署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总结土地整治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在贵州山区实施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有:实施耕作层剥离,着力提升新增耕地质量;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垦水田、实施"旱改水";耕地小块归并大块,改善耕地细碎化。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实现"以质抵量"、完善后期管护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深松整地是旱地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技术措施之一,对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重庆丘陵山区发展机械化深松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黑龙江宝山农场坚持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在农场第一、二管理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农场土地整体耕作质量,提高粮食产能和土地利用率。宝山农场加大土地资源管理力度,先后实施土地整理和水田减埂扩池工程,保护耕地,增加耕地面积,为农场农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保障。农场在管理区设立了6块基本农田宣传牌和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网络,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对旱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灌溉与排水措施、土壤改良工程、农业和化学措施,改变了影响水田质量的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农田灌溉有保障且排水畅通,土壤质地、剖面构型、p H值适合水稻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得以提高,从而使旱地改水田的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彭枫 《农技服务》2011,28(7):1025-1026
在贵州丘陵山区修文县小箐乡大坝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整治确定的目标,分析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即土地整治影响土地利用条件、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影响土地利用效果等,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有利于耕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应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调查结果,总结陕西省耕地质量提升模式,并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旱塬区提出有针对性的土地整治技术模式。了解目前陕西省耕地质量分等工作,掌握耕地质量分等指标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2015—2025年间陕西省计划实施的3大重点整治工程试点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定性分析,深入剖析试点项目类型和耕地质量提升模式,达到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选址是旱地改水田项目实施的第一步,通过内业筛选及外业核查,逐步排除无法满足项目立地条件、政策限制等不具备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耕地,在剩余具备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耕地中,寻找最适宜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区域优先实施。文章对寻找旱地改水田最优实施区进行了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为例,采用结构熵权法,结合贵州地形地貌特殊性,构建了旱地改水田选址评价体系,分析各指标因子对项目选址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日益严格的今天,"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已成为耕地保护的重要意识,因此,如何获得有效补充优质耕地的资源显得日益重要。以重庆市2015~2016两年间灾毁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布情况,分析其开发潜力,进一步探讨发现:重庆市2015~2016两年间灾毁耕地735.50hm2,主要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分布较多,而渝西地区只有零星分布,其中水田占36.14%,旱地占63.86%;灾毁耕地的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分布在Ⅷ~Ⅻ等地,其中以Ⅹ等地最多,面积为337.07hm2,占总面积的45.83%。灾毁变更为其他草地的面积为219.93hm2,占灾毁总面积的29.90%,这部分灾毁地能有效的开发为耕地;变更为裸地的面积为502.77hm2,占68.36%,此部分灾毁地部分能通过复杂的工程手段进行开发,而灾毁严重的区域则不能开发为耕地;河流水面和内陆滩涂用地一般不具备恢复耕作的能力,面积也较小。  相似文献   

16.
浅谈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残次林面积突增,严重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与乡村环境,实施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耕种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定边县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后期相关地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着力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相似文献   

17.
丘陵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是落实保护土地资源国策、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张家界市部分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区的调查,总结了丘陵山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成效、值得推广的经验,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识别丘陵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单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对提高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效率,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总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研究研制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践行国家土地整治政策和落实耕地保护国策有重要意义。研究依据重庆市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选取相应地貌类型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项目实施前技术指标达标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的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本底条件评价,识别出影响重庆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是灌溉保证率、硬化生产路指数、田间道宽度指数和适宜小微型农机化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应是加强对关键影响因子的建设。不同地貌类型区因主要限制性子不同,其重点建设内容也不相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通过改造或消除限制性因子来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陶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40-6142
通过对全区耕层土壤化验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区耕层土壤肥力状况,并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肥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圩区地形土壤肥力高于丘陵和山区,而丘陵又稍高于山区;旱地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水田,水田氮素、有机质含量则高于旱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岳阳市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划分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类型区,分析平原低阶、丘陵下部、丘陵中部各等级耕地的主要障碍类型区。结果表明:1) 岳阳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61,耕地质量良好,以中等、高等地为主,面积共计2.795×105 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0%;高等地主要分布在平原低阶和丘陵下部,中、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平原低阶、丘陵下部和丘陵中部。2) 高等地中,平原低阶的水田以排水能力和有效磷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分别为50.03%、41.72%;丘陵中部的水田以速效钾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为45.26%,丘陵下部的水田以pH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为32.37%;中等地中,平原低阶、丘陵下部的水田以排水能力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分别为52.51%、53.89%,丘陵中部的水田以灌溉能力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为33.96%;低等地中,平原低阶、丘陵下部水田均为排水能力障碍类型区,丘陵中部的水田以排水能力障碍类型区为主,占比为92.06%;高等、中等、低等地中平原低阶、丘陵下部、丘陵中部的旱地均为灌溉能力障碍类型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