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蓉 《乡村科技》2021,(1):17-19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在乡村治理主体协同程度、治理职权划分、"三治融合"、信息化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畅通村民参与治理渠道;推进"三治融合"治理,实现乡村善治;强化科技赋能,为乡村...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路径,也是实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的手段与工具.当前,我国一部分乡村地区对大数据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利用率低下,信息传递、共享存在堵塞,人才短缺和技术薄弱等突出问题,亟...  相似文献   

3.
赵霞 《乡村科技》2021,(35):28-30
乡村社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社会关系,还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乡村社会治理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实现乡村振兴,要不断加强与优化乡村社会治理,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目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体现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及治理组织等方面.对此,需要树立共治理念,促进乡村社...  相似文献   

4.
贺秋晗 《乡村科技》2021,(4):13-14,17
新乡贤作为目前乡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三农理论和实践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多种问题和挑战。从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供给、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平凉市乡村治理现状的调查发现,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乡村精英流失、治理主体能力弱化,乡村治理主体单一化,选择性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倾向突出,乡村环境保护问题异常突出等问题。因此,推动平凉市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走好以下路径:一是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强化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三是再造乡镇管理体制,理顺乡村权力配置关系;四是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积极培育乡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7.
赵姗姗 《河南农业》2022,(21):40-42
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我国乡村治理还面临着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村基层选举问题重重、乡村治理体制不健全、社会风气出现下行趋势等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制、打造乡村治理的多元格局、治理农村空心化和完善我国直选制度这几个方面入手,以此为基础探索乡村治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乡村治理现代化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村两委班子对群众的引领和带动方式问题、村民收入普遍偏低问题、环境卫生问题、村民信息素养较低问题、高信息素养党组织成员过少问题等。解决以上问题,可通过“基层党建+智治”“自治+智治”“法治+智治”“德治+智治”的方式推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决定着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品相和成色,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对于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实施乡村振兴对于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各项工作保持永久战斗力的坚实基础。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凝聚共识功能,桥梁纽带功能,文化推动功能,政治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乡村治理也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乡村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胜利,我国的乡村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乡村治理存在乡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村民对乡村治理热情普遍不高、人才流失、乡村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治理主体能力不足、乡村治理制度不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重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自治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塑造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加强党组织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类施策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村庄形态、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状态和村庄治理四个层面来看,首都五类村庄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不同类型乡村的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瓶颈也存在较大差异.首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路径应重视分类实施和推进:一是推动建立城乡融合、平等开放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新市民制度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二是促进城乡治理机制衔接,转变三无村、拆迁村、倒挂村社区治理方式,构建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加快补齐空心村和传统村在治理现代化中人才、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四个短板.  相似文献   

13.
周舟 《乡村科技》2023,(8):9-12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数字治理则是实现治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当前,乡村数字治理面临理念意识的更新迟滞与认知偏差、治理主体的参与受限与协同困难、治理需求的模糊识别与内容异化、数字平台的共享乏力与同质低效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重塑治理理念推动“数字在场”、联动治理主体提升“数字素养”、回应治理需求实现“数字为民”、规范数字平台激发“数字效能”,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多元理性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需要在治理体制建设、治理需求匹配、城乡平等、乡村文化耦合等方面协同共进.乡村治理结构失衡、小微权力失范化、文化庸俗化、社会主体边缘化现实困境制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政策问题构建理论溯源发现村民主体地位衰弱、监督力量分散多元、乡村文化重构缺失、交易体制建设滞后是造成困境的根源.为促进治理现代化,需要探索财权与事权的深度分离、完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构建无缝衔接的监督体系、建立城乡联动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一直极为重视乡村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振兴乡村政策,我国农村整体治理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乡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乡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增强。为有效改善农村治理现状,在党的十九大大中已经对农村振兴战略任务以及目标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提出实施农村振兴的关键是对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所以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展开探讨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月2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指导"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在新时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决策,为我们解决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原因在于体制约束、人才流失、产业落后等几个方面,对此,提出了体制改革、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引领、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健康理念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传统卫生健康治理正迈向更高的数字健康治理阶段。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推动乡村数字健康治理,不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卫生健康需求的内在要求,更是进一步提高乡村健康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但从目前来看,乡村数字健康治理还面临农民数字健康素养发展滞后、数字健康资源供给缺位以及人才缺口突出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数字健康治理效能,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数字健康治理观念变革、体系变革、人才变革,加强农民数字健康素养培育,构建乡村数字健康治理框架,推进乡村数字健康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孟豪云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4):170-172,18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命线.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群众路线成为群众路线的升级版,是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对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既要抓住时代新机遇,也要战...  相似文献   

20.
村规民约厚植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村民用来约束自身言行的自治性规范,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及法治意识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村民文化自信,健全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当前乡村治理体系视域下的村规民约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难题,如村规民约产生的社会基础不断消解、内容和规范性不足、道德引领作用减弱、村规民约落地情况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村规民约的建设,应当使其不断地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弥补法律的不足,使村规民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契合,发挥村规民约道德教化的作用,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增强法治观念,使村规民约实现新时代转型,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