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湘北棉产区棉花套种小麦面积逐年回升。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加上抽穗扬花期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导致赤霉病大发生,最终减产。发病时,处于腊熟期的小麦麦穗枯黄,有的出现白穗,并呈不规则分布。仔细查看麦穗,可发现颖片合缝处和小穗基部有粉红色粘胶状霉层,并长出黑色小颗粒。剥开感病的小穗,发现颖片包裹的籽粒变秕,并附着粉红色的霉层。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幼苗到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1~2003年,通过在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若干个重病区设点,多点异地,自然发病与人工接种相结合,并以反应型与严重度相结合,评价品种的抗病性,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对抗源多样化、品种的合理布局、持久抗性等方面总结了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介绍小麦赤霉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侧重阐述防重于治的道理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临夏县位于陇中黄土高原西部,境内海拔1735-4636m,年降水量630mm左右,年平均气温6.1C,无霜期150d左右,≥0C积温3011.8C,≥10C积温2328.5C,年平均日照时数2323.5h。小麦是临夏县的主要作物之一,2008年小麦播种达1.07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  相似文献   

5.
《四川农业科技》2008,(3):49-49
由于冬前条锈病发病早、病点多.扩展快.积累了大量菌源,虽然入冬以来的低温冰雪灾害对条锈病的发生有所抑制,但受田间湿度大、墒情好、春后气温回升的影响,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呈现发生范围广、发病程度偏重的特点。目前,全省已有18个市州、68个县区发病,不但盆地内重发区的川西北发生严重,而且川西、川中、川东、川南部分县区也已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协3号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病的抗性,2012-2014年采用苗期接种、成株期人工诱发或自然诱发进行了多年多地点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年4个试验点贵协3号对赤霉病抗病性表现为中抗到高抗,3年8个试验点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表现为高抗到近免疫,2年3个试验点对白粉病的抗病性表现为抗病到近免疫。贵协3号为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新材料,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资源在全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药防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勇 《农学学报》2016,6(4):20-25
针对当前江苏省建湖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重发,且防治主体药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防效下降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药防理念,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通过提高多·酮的利用率、多菌灵的减量使用、选择代替多·酮的药剂新组合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等3 个办法,改进小麦赤霉病的药防。结果表明:40%多·酮1500 g/hm2 兑水225 kg 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65.24%,与40%多·酮2250 g/hm2兑水300 kg 的病指防效(68.43%)接近。40%多·酮1500 g/hm2加入5%白醋15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71.04%,好于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药剂新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达84.71%,远高于常规药剂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理论产量的增产效果达12.83%。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用水量可以提高多·酮的利用率,添加助剂可以达成多·酮的减量使用,使用新药剂组合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小麦新品种在湖北地区的抗性情况。[方法]在自然诱发条件下系统调查12份参试小麦新品种对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条锈病抗性鉴定显示:12份小麦新品种中有7份材料病情指数在25以上,属于高感品种,其余5份材料病情指数低于25,属于中抗或慢锈品种,其中"秋乐1302"具有较强抗性。赤霉病抗性鉴定显示:12份参试新品种中有3个品种为中感品种,剩余9个品种均为感病品种。12份参试品种中无同时抗条锈病和赤霉病较好的抗性品种。[结论]12份参试小麦新品种的病害调查和抗性分析为适宜湖北麦区的小麦品种选引和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67.5g·667m~(-2)、81g·667m~(-2)、94.5g·667m~(-2),第2次药后12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90.56%、92.30%、93.42%。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20%叶菌唑悬浮剂、50%噻霉酮可湿性粉剂以及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以将18%叶菌唑·噻霉酮悬浮剂稀释1500~2000倍液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赤霉病近年来发生越来越重,特别是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及淮北地区大发生。成为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年份的历史之最,已成为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重大隐患,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抓好赤霉病防控工作是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和品质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把赤霉病发生程度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摸清赤霉病的抗药性及耐药性、以及不同药剂的防  相似文献   

11.
于2019年对南京市溧水区小麦赤霉病进行飞防作业,根据飞防的不同飞行参数及不同用药量对防治效果进行示范总结。结果表明,用40%丙硫·戊唑醇悬乳剂600 mL/h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25 g/hm~2,担架机喷雾防治2次;用40%丙硫·戊唑醇悬乳剂600 mL/hm~2、50%吡蚜酮水分散剂225 g/hm~2,无人机防治2次(飞行参数高度1.8~2.0 m,宽度3 m),防治效果理想,防效分别为89.8%、86.3%。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危害小麦果实,防治时机选择难,防治效果差。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区连续发生,发生频率大,发生程度重。我们选用43%戊唑醇乳油、45%戊·咪、20%多·戊等3个常规药剂4不同处理的方式,通过观察各处理的安全性、防治、经济产量等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3%戊唑醇、45%戊·咪、20%多·戊在小麦扬花期防治赤霉病是安全有效的,但超剂量使用43%戊唑醇,可能造成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导致经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营山县2004年种植小麦1. 5万公顷,由于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病株率 25%~ 100%,造成 300公顷绝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 81. 3%.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病害的流行及部分农户重视不够,防治失误造成的.针对小麦条锈病流行成灾的严重形势,我们采取了有效的防治对策,减轻了损失,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弥勒市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现状,基于统防统治的优点,总结了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措施,以期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岷县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绪霞 《甘肃农业》2009,(9):95-95,101
小麦条锈病是岷县小麦的常发性病害,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几年小麦条锈病在岷县中度偏重至大发生,全县每年小麦平均减产约25%,给岷县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笔者在对其流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条锈病是塔城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导致减产10%~15%,大流行年份减产20%以上。由于长期使用同种杀菌剂,条锈病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降低。为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减轻损失,筛选出防效好的优良药剂,特选择5种药剂于2015年在塔城市冬麦田进行药剂防效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光明2队冬小麦田,面积32公顷,田间小麦条锈病点片发生,田  相似文献   

17.
2019—2020、2020—2021年连续2个年度对陕西省咸阳市小麦条锈病防控效果评价后发现,各县均存在防效较差的问题,大部分田块小麦中后期普防阶段第1次防治防效不佳,需2次、甚至3次防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效。经走访粮食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部分种粮农户,与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座谈,结合2021年全市植保体系现状调研,笔者深入剖析了防效不佳的原因,提出了优化稳定队伍、完善防控机制和防控方案、加大财政投入、依法依规监管等方面的防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等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条锈病病原为条锈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通过对临夏广河县小麦大田的调查,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仍有较好的防效,4种多.酮复配剂中,以50%喜果宝1 350 g/hm2和60%多.酮1 575 g/hm2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均在50%以上;其他2种多.酮复配剂防效稍差。40%咪鲜.甲硫灵1 200g/hm2对赤霉病防效较差,病指防效为30.28%,需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g/亩、40g/亩、50g/亩,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亩和80%多菌灵粉剂100g/亩5种不同剂量的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依次为60.00%、80.00%、73.33%、66.67%、46.67%,由此可见,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g/亩防效最好,其余处理也均好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可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药剂进行使用,为小麦生产上赤霉病的防治提供药剂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