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美国学者米勒的公众科学素养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方法,对湖北省咸宁市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咸宁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农村留守妇女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留守妇女获取科学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现代信息传播工具认同度较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信息资源分配不均衡、信息服务性别敏感度低是造成农村留守妇女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有必要通过提高政策性别敏感度、拓宽科技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等方式,给予农村留守妇女必要的信息援助,改变其信息弱势地位,进而不断提升其科学素养水平,顺应当前农村劳动力女性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
正4月2日,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几位留守妇女季节工在农田劳作。邵阳县通过集中培训和下乡传授种植技术,让留守妇女变身农田季节工,为种植大户提供农田服务,缓解了当地种植大户季节里缺人手。全县有一万余名留守妇女活跃在流转的1.3万公顷农田里,从事大棚种植、粮食生产季节工服务,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对文化生活有强烈的需求,获得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对政府或集体文化生活服务充满期待。以湖北省Q市为对象,从私性文化生活需求和公共文化生活需求两个维度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需求,并提出满足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留守妇女逐渐增多,成为新型社会群体,其文化生活现状直接影响到文化生活的基本面貌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私性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生活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现状,并探讨其困境形成的原因,最后就丰富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206-20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男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丈夫外出务工之后,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然而,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明显地存在缺位现象,为留守妇女构建个人支持网络、自助团体支持网络、社区支持网络,可以有效增强留守妇女的自助能力,改善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探讨提升生活质量的对策,对河北省200多个村的388名留守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客观条件、对留守的认知、家庭状况和生产任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均偏低,其中,文化程度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应较高;留守妇女中照顾老人的负担非常沉重,大部分(76%)妇女至少需要照顾2位老人,其对生活的满意度较低;住房宽敞和够住的妇女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住房拥挤的妇女;家庭月收入高于1 000元的妇女满意度显著高于低收入的妇女;交通状况满意度最高的是水泥路与柏油路;对休闲健身设施的要求不高;联合家庭中的留守妇女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核心家庭;自愿留守、经常与丈夫联系、很少与丈夫吵架、与公婆关系很好的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较高.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居家创业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对策和建议,并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居家创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留守妇女是指农村地区丈夫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在外(指本县之外)务工就业,自己留守家乡的已婚农村妇女群体。据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妇女达4700万。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本研究选取了江山市3个乡镇作为样本,对留守妇女不同层次的社会支持需求和各个群体对留守妇女看法进行分析,呼吁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困境取得一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妇女再教育介入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留守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现实条件的制约使留守妇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留守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潜能,我们应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再教育介入,发挥当地学校、政府、妇联、现代信息等方面的联动教育作用,以期提高留守妇女的各方面素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已婚妇女。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社会发展为主线,对以往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弱势群体”假设和“男性主义”视角所带来的不足。未来研究,要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和“流动—留守”联结的框架下,考察既有家庭功能连续性暂时中断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留守妇女发展的历时轨迹,挖掘家庭生态系统的弹性机制,以期为留守妇女发展的家庭干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出现了所谓"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前两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却知之甚少.本文以安徽桐城合心村的个案调查为起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群不断庞大,在他们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文章基于在四川省三台县开展的社会调查,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发挥学校、妇联、共青团的作用呵护留守儿童,成立"代理家长"联络指导站;制定关爱政策帮扶留守妇女,加强对她们劳动技能和维权意识培养;成立留守老人组织,完善医保制度,创办"服务时间储蓄银行"等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信息服务"三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技信息服务"三农"的方法、途径、内容等角度,探讨了科技信息在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慧明 《现代农业》2012,(10):93-94
截止到2011年底,河南省留守妇女达150万,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30%。留守妇女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乡风文明的建设者,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村务管理的主力军。"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加重,文化生活缺乏,致富能力弱,夫妻交流少,民主管理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有待提高。解决留守妇女需要党和政府高度关怀和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妇女,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家庭抚养、赡养责任。文章对留守妇女宗教信仰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出农村留守妇女宗教信仰的成因、心理诉求、功能以及应对等四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并对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升自身生活水平,很多农村男性都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这就导致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了农村主要人口并形成了一些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就是其中的一种。农村留守妇女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情况并不太乐观,这种情况在经济落后的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促使农村留守妇女更充分地参与乡村治理,以贵州省J乡为例,对新时代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多种问题,为此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使得乡村社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中无法进城的农村留守妇女饱受生活及身心的双重痛苦,这与我国对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仍不完善高度相关。以辽宁省520名留守妇女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考察了当前留守妇女的生活困境,并认为这一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尚不完善,诸如妇联及妇女代表大会等组织职能缺位、基层政府的扶持力度有限等,这一现象也是导致留守妇女生活艰辛的重要原因。完善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应大力发挥妇联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并努力实现邻里、互助组和社会工作者的联动支持。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结构逐步开始变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等方面的原因,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始出现。从农村层面来讲,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都与农村留守妇女有关,甚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就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科技素质的设想做论述,旨在分析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胡艳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96-19499
以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为视角,运用新家庭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从业困境,并通过分解妇女可支配劳动时间,认为农村留守妇女在可购买家务劳动条件下,外出务工可以提高总效用。最后,针对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从业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大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各种困境与问题,而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与问题,需要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同时,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对问题的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对留守妇女再教育方法途径的探索,积极有效地发挥政府的支持、妇联的纽带、学校的参与等各方面的作用,尽可能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