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截至目前,甘肃省陇东旱塬区核桃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结合"陇东旱塬区核桃良种育苗试验研究"项目的开展实施,现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促进陇东旱塬区核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推动陇东旱塬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1]。  相似文献   

2.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进行到现阶段必须面对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陇东黄土高原作为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与当地适宜的解决措施。笔者以庆阳市为例,提出了以发展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业为核心的生态与经济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千阳县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数量、规模、运行状况、社员入社积极性、发展潜力、对当地果业所做的贡献等基本情况以及果业专业合作社基本类型、运作特点,剖析出影响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大量调研。得出为促进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重点发展复种糜谷等小秋作物是甘肃省旱作农业粮食增产的奋斗目标,针对陇东旱塬复种谷子栽培技术研究缺乏现状,对复种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和适宜播种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区,复种谷子高产的适宜密度是60.0万~67.5万株/hm2;播种期越早越好,播期不能晚于7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90~1 520 m,平均气温8.8℃,无霜期157 d,种植农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冬小麦收获后复种胡萝卜,次年种植玉米,即小麦—胡萝卜—玉米已成为灵台县旱塬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栽培模式,既促进了粮、菜的同步发展,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陇东旱塬什字塬区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估算了该区主要农作物的资源生产潜力,分析了限制农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目前农村存在的几种经济组织作了对比性的说明,证明了引入中介组织后,原有"公司+农户"的模式稳定性得到增强。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指出,由于受资金限制,纯粹的合作社经济在小岗村全面推行还有困难,可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本文还指出由于其签订的是要素契约,因而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并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韩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国家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是我国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韩城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总氮量的1/3作底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1/3氮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提高有显作用,返青期是适施氮肥的关键时期,此期施肥对叶面积系数的调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96-598,601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黄土高原旱塬区梨园的土壤耕作模式.以8 a生早酥梨为试材,研究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地面覆盖对早酥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在11:00最高,达到峰值;各处理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地面覆盖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覆草显著高于覆膜;覆草能显著提高Gs和Ci,其Ci极显著高于CK(P<0.01),显著高于覆膜(P<0.05),处理间Gs和Ci变化趋势均与Pn一致;覆草后LCP显著降低,而LSP显著提高,表明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覆草的Pn-max显著高于CK(高14.83%);覆草的CO2补偿点显著低于覆膜和CK.可见,旱塬区覆草可以显著提高早酥梨叶片光合作用,有利于干物质形成,增强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10个玉米品种在陇东旱塬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自然条件下,引进10个玉米品种露地种植,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瑞普909和联创825产量分别为13 508.33、13 383.3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18%、11.14%,综合性状优良,抗旱性较强,产量较高,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免地膜露地种植;强盛12号和MC703产量分别为12 900.00、12 891.67 kg/hm~2,比对照增产7.13%、7.06%,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陇东旱塬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陇东黄土高塬苹果园滴灌最佳灌水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栽培已成为陇东塬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苹果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244~518mm,且分布不均,年蒸发量为1527mm,因此水是限制该区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试验根据苹果枝条、果实生长速率的生物学指标和降水特点,确定陇东塬区苹果园滴灌最佳灌水期为萌芽前(3月末)、新梢旺长前(5月初)、果实迅速膨大期(7~8月)和封冻前(10月末至11月初)。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是甘肃省果品主产区,截至2015年底,全市果品面积23.33万hm2、产量230万t、产值80亿元,果品业已成为天水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地处陇东南黄土高原潜山丘陵区,气候复杂干旱,霜冻、冰雹、暴雨、低温、病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天水市果园防灾减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陇东旱塬高粱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陇东旱塬区高粱丰产栽培的实践 ,从合理选地、整地保墒、科学施肥、品种选择、适时播种、严格浅播、抗旱播种、合理密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合陇东旱塬区高粱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多年来该区一直处在农耕业和畜牧业的系统失衡中,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持续恶化。牧草作为重要的种质资源,在畜牧业发展、水土保持、草田轮作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本文就黄土高原区牧草的水土保持作用以及该区适宜种植的草种和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陕西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陕西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陕西果业的现状   陕西省自然条件优越,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大规模发展果业的条件和优势,渭北黄土高原是全国五大苹果产区中唯一符合最适宜区7项指标要求的优生区.秦岭北麓、陕北黄河沿岸和汉江流域是猕猴桃、杏、红枣等水果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19.
在陇东旱塬区选择27个玉米品种进行机械粒收,调查玉米含水量、破籽率、杂质率、机械损失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粒收的平均破籽率为7.18%,在陇东旱塬区大多数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符合实现机械粒收的基本要求。平均杂质率0.58%,达标率为100%。机收损失率平均为4.00%,符合玉米机械粒收要求。通过粒收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只有破籽率与籽粒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回归关系,其余的均不显著。破籽率高仍然是影响目前当地玉米籽粒粒收质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鲜食玉米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试验对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后复种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逆性、果穗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糯68和萃甜518综合评价优,生育期短,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于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后复种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