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适期播种;播后光、温适宜,农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及分蘖,冬小麦苗齐、苗全,大多带蘖壮苗越冬。越冬期积雪覆盖,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增加农田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春季气象条件使冬小麦长势整体良好,苗情转化升级快,一、二类麦田达90%以上。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低温,有利于冬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使冬小麦增产。5月降水使农田墒情较好,降低干热风对产量影响。同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比分析,2014年菏泽市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苗情较好,生长情况良好,为冬小麦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体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提升滴灌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为研究对象,对滴灌冬小麦种植相关环节进行研究,为推动冬小麦生产关键阶段的技术标准化进程,提升冬小麦优质高产,促进冬小麦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冬小麦水肥利用率和冬小麦灌水定额,有效增加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自2008年起.奎屯垦区开始推广冬小麦滴灌栽培。为得出冬小麦滴灌栽培最佳灌溉制度。在2009~2011年进行为期3年的冬小麦滴灌栽培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试验研究。为奎屯垦区冬小麦滴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临汾市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产量的变化主要受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其中,以降水尤为明显。冬小麦全生育期对降水量的需求不尽相同,拔节—抽穗期和抽穗—乳熟期是冬小麦需水最大的时期,降水对产量的影响也最大。临汾市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的变化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1985—2008年冬小麦产量和降水的对比分析发现:4月份(拔节—抽穗)降水量的多少对冬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降水量与小麦产量呈正相关,在适宜的范围内,降水量偏多的年份为增产年,降水量偏少的年份为减产年;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临汾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在春季降水异常的年份中,降水量偏少比降水量偏多对冬小麦减产影响明显;在冬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因素(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冬小麦倒伏与冠层光谱的响应关系,以2013年6月的倒伏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倒伏角度及其冠层光谱,研究倒伏程度与冬小麦冠层原始光谱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倒伏冬小麦与红边特征参数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60 nm),倒伏冬小麦的反射率比正常冬小麦的反射率高,冬小麦的倒伏程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正相关;倒伏冬小麦在倒伏角度为20°~60°范围内,光谱反射率的增长速率大致相同。分析红边参数可知,倒伏冬小麦的红边位置随着倒伏程度的增加会发生红移现象,且红边幅值、红边面积随着倒伏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表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能够敏感响应冬小麦倒伏程度,可为采用光谱遥感技术实时、快速、无损监测冬小麦倒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是循化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冬小麦黄矮病则是冬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发展变化,循化县冬小麦黄矮病危害也逐年加重。文章先简单阐述了冬小麦黄矮病发病因素,然后提出了冬小麦黄矮病防治技术和措施,希望能对循化县冬小麦种植与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是山西省闻喜县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冬小麦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制约了冬小麦的正常生长,所以对常见病虫害加以防治势在必行。该文针对冬小麦常见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冬小麦种植方法存的灌溉效果差从而影响冬小麦总产量的问题。【方法】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新的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技术,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数据进行采集,构建冬小麦灌溉产量模型,设计优质冬小麦高产决策施肥模式。【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设计的种植技术的种植效果较好,小麦的净产值较高,能够实现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结论】本文设计的高产量优质冬小麦种植技术具有有效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后续冬小麦种植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尉犁县2020年秋季首次引种冬小麦新冬22号,冬小麦高产稳产关键在于田间管理,本文在跟踪调查本县管理技术好的冬小麦示范田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田数据,对冬小麦高产田栽培管理技术加以总结,为尉犁县种植冬小麦获得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6,(10):80-81
病虫害对冬小麦的影响较大,而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程度与冬小麦的最终产量关系极大,对此本文主要对冬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简介了冬小麦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若想要实现冬小麦稳产高产,就必须要做好冬小麦栽培管理工作,以满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由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也有所不同。为促进冬小麦高产,就必须要为冬小麦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本文就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宗  张超  赵春雷  刘晶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58-4161,416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冬季气候因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影响及冬小麦越冬死苗的原因,寻求保苗措施和防御对策,对固原市近30年冬小麦观测调查资料和多个冬小麦品种死苗原因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冬小麦越冬气象条件和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度量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m×6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旨在深入了解间作巷道内与间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以期为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分别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参数和间作巷道内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结果]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饱和点(LSP)成熟期<拔节期<灌浆期;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m×6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结论]不同生育期中,冬小麦灌浆期的光饱和点最高.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间作巷道内冬小麦灌浆期的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最小,使得灌浆期冬小麦的光能利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是导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溃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渍害指标,建立冬小麦渍害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对多种气象资料、地理背景资料、冬小麦产量资料的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逐年的相对气象产量值,构建冬小麦渍害减产率,分析江淮地区冬小麦渍害孕灾环境和渍害基本特征进行.结果表明,渍害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淮河以南区域冬小麦减产率≥10%的情况有80%是渍害引起的.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的作用,基于灾损率和致灾因子确定了冬小麦渍害灾害分级指标,构建了反映冬小麦渍害程度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套种冬瓜接茬玉米技术是指在冬小麦播种时预留套种行,在冬小麦生长中后期套种冬瓜,并在冬小麦收获后直接点播玉米的一种栽培模式。以来安县为例,对冬小麦套种冬瓜接茬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各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范围和面积数据,对于制定农业政策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河南省中牟县为研究区,利用国产高分一号时序影像开展冬小麦提取研究,利用冬小麦物候特征,结合先验知识和高分影像,提取了2018年夏收冬小麦的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结合冬小麦物候信息和时序影像建立冬小麦提取模型,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总体精度达到90.1%,为县域冬小麦的快速提取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为创造冬小麦无覆雪状态,经过冬季自然低温处理,评估冬小麦越冬安全性。试验表明,适期播种和晚播的冬小麦冻害较轻,早播冬小麦冻害较重。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冬小麦倒伏试验。在冬小麦4个生育时期设定了与竖直方向呈30°(C1),60°(C2)和90°(C3)3种倒伏梯度和正常生长0°(CK)4个处理,通过SAC光谱仪监测冬小麦倒伏获取冬小麦在不同时间、不同倒伏程度情况下的光谱数据,分析冬小麦光谱反射率曲线图,总结冬小麦倒伏后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和倒伏冬小麦的反射率特征一致,红色波段反射率最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最高,发生倒伏后对应的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整体上升,倒伏角度越大,反射率越高。对比冬小麦倒伏后光谱反射率和遥感影像亮度值的变化,可监测冬小麦倒伏时间、受灾程度,预测产量损失。在本研究基础上可实现利用遥感技术对冬小麦倒伏地区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冬小麦各生育期间的气象要素,指出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是2010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指出今后冬小麦生产的建议,以为该市冬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