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贵州南部民族地区旅游景观多样,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在 “旅游+”和“文化+” 背景下,基于荔波茶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从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等角度出发探索其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提升荔波乃至黔南州的茶产业战略地位、旅游文化层次、社会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旅游是茶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悄然兴起的新兴产业。贵州省是茶和茶文化的主要起源地,茶园面积排名全国第一,具备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茶叶基础、历史底蕴、文化底蕴等基础条件。但是,目前贵州省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茶产业发展合力不足、茶文化挖掘与开发力度不足、旅游环境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促进贵州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贵州省茶文化旅游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气候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从气候对旅游的影响分析贵州省荔波县的气候优势,阐述气候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48-150
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研究喀斯特山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互动作用。结果表明,近年来荔波县旅游业收入增加较快,提高了农民可支配收入;旅游投资收益指数较高,对旅游业的投资促进了地方社会发展。与此同时,荔波县城镇人口增加、城镇面积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互动作用显著。研究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有助于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促进荔波县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荔波县旅游建设为统揽,发展全域旅游,是荔波县委、县政府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现实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分析荔波县城乡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打造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使其成为贵州南部旅游发展龙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学林  黄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61-6364
介绍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现状,认为江苏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在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完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是发展江苏省茶文化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省的旅游龙头,生态环境优美,年游客数100多万人。为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荔波县节粮生态型草食畜牧业,现对我县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作如下阐述。1饲草饲料资源情况1.1草地资源情况近年来,林业措施和果蔬政策的加强,荔波县部分草地用于植树造林和种果树,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管理,天然草地被占用,面积逐年下降。荔波县保留下来的草地面积只有草坡草场和部分灌丛草场,面积612150亩,合408.10平方公里,占荔波县国土  相似文献   

8.
王承霞 《甘肃农业》2023,(11):70-74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实现乡村振兴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发展较为落后,如何发挥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带动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各方面同步提升,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关键,还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重点探讨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民族地区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独特优势、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贵州及其他民族地区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加大了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力度,贵州省荔波县的冬季农业开发从以往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向粮经、粮油等多种经营方面发展,特别是马铃薯产业得到长足壮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种植面积在不断加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荔波县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分析评估荔波县各地气候条件,找准冬季马铃薯在荔波县适宜生长的地区,为荔波县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其良好的开发会促使生态、经济及旅游本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依据安康市的实际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对陕西省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全面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旅游扶贫正在逐步成为安康市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曼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且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对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贵州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内容和素材。因此,提出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分析闽东农垦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探讨开发闽东农垦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种模式,并提出五大措施保障农垦茶文化旅游产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由于其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因此,被视作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婺源被誉为我国最美丽的乡村,并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底蕴,发展旅游得天独厚。婺源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对游客颇具吸引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和解"心理下茶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弊端,然而婺源茶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劣势也制约着旅游的发展。本文对婺源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挑战、机遇进行分析,并提出茶文化旅游拓展和营销的建议,从而确保婺源茶文化有效传承,促进茶文化旅游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莽山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结合莽山茶文化特色与莽山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不利因素,提出促进莽山茶文化旅游开发需要创造良好的茶文化旅游环境,重点发展莽山茶叶品牌、提高茶叶品质、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完善茶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桑西移"产业结构的调整,贵州省荔波县抢抓"东桑西移"发展机遇,荔波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为兴县富民闯出一条路子,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荔波属山区,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分析评估荔波各地气候条件,找准蚕桑在荔波适宜生长的地区对荔波县蚕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台江县是一个苗族人口占97.80%的民族县,民族旅游文化浓郁,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原生态旅游胜地。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把苗族文化推向市场,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节庆庆典工作,但是由于经济、交通、宣传等方面的原因,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河南省信阳市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主产地,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信阳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信阳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恒松  李炳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7-3152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凭借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入境旅游战略等三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让黔东南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安徽黄山市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黄山市整合优化资源,实现茶文化产业联动,塑造黄山茶的产业品牌,与地方高职院校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共享,建设黄山市茶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园区,最终实现黄山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用茶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同时贵州作为山 地省份,不同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其间,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用茶习俗与文化,随着农业产 业融合发展,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兴起,利用好贵州茶与民族茶文化资源成为旅游发展新的课题,本文 针对贵州民族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梳理,对民族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进行思考,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