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利用宽甸气象站1978-2017年的气象资料,对宽甸县近40年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宽甸县的年均蒸发量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蒸发量在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春夏两季的蒸发量较多,占全年蒸发量的70%;蒸发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总云量呈负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春季蒸发量的主要因子;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总云量是影响夏秋季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温度为影响冬季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冬季总云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淮北平原1966~2007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菊  向龙  王振龙  金光炎  余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04-13907,13930
选择安徽淮北平原五道沟实验站1966~2007年的逐年器皿蒸发、不同深度的潜水蒸发资料以及对应的气温、相对湿度、水汽饱和差、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计算淮北平原40年来蒸发过程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来淮北平原温度呈上升趋势,年均温度的增幅逐渐减小有利于蒸发能力增加,而太阳辐射、风速等减少和相对湿度增加蒸发阻力,且后者作用大于前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气象变化因子的蒸发能力预测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过程对水面蒸发、潜水蒸发的影响,有利于评估未来水量平衡关系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曹艳  郑立明 《吉林农业》2011,(11):162-162
利用四平地区3个气象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四平地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等方面,评述了湖北省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历年监测数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保措施等方面,研究了2005~2014年全省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空气中NO2和PM10浓度呈上升趋势,PM25污染问题突出;地表水环境质量由轻度污染升至良好,近年来稳定在良好水平,但生活污染排放愈加严重,使水质现状较差水体改善存在较大压力.预计下阶段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明显改善的压力较大;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支流及城市内湖污染较重等问题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从福建将乐、沙县、宁化、建阳、南靖、上杭6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16株稻瘟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析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性,建立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确定其敏感基线。【结果】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EC50分别为0.001 2~0.012 8,0.209 8~0.632 3,0.196 8~2.273 0和0.217 6~0.616 1 μg/mL,EC50平均值分别为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 μg/mL,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最敏感,其次为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不同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分别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EC50平均值(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 μg/mL)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田间菌株的抗药性监测。供试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杀菌剂对福建稻瘟病菌的敏感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菌灵>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并与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轮换或混合使用,避免或延缓稻瘟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倒置"W"9点取样与田间普查和定点系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密度、出现频率、危害指数及不同群落出现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水田杂草群落组成主要有稗草、稻稗、三棱草、狼巴草、野慈菇、浮萍、牛毛草、雨久花、小茨藻、芦苇、眼子菜、剪股颖、稻李氏禾、萤蔺、泽泻、针蔺等。主要杂草群落为稗草+稻稗+三棱草,部分地区狼巴草及野慈菇等群落突出。全省水田杂草群落划分为三江平原地区、东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群落。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生物能源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上涨,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大豆价格变化趋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探讨河北省棉花生产中气候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河北省21个棉花种植县1970—2011年气象和棉花产量数据,对棉花各个发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风险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各气候要素风险度降水最大,为0.138~0.267;其次为温度,为0.007~0.173;日照最小,为0.019~0.04。各个发育时期中各气候要素风险度不同,风险度时空变化趋势也有很大差别;风险度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南部棉区高于中北部棉区,从历史变化趋势看降水风险度苗期和花铃期上升,其它发育期下降,其中蕾期、吐絮期下降比较明显;气温风险度除花铃期略上升外,其它略有下降;日照风险度除播种期外,均有上升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河北省棉花生产布局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1990—2019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瓦房店市的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房店市年总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均有增加趋势,暴雨日数有减小趋势;温度有上升趋势;大风、雷暴事件减少趋势明显;春季、秋季发生轻旱的概率较高,可达30%,夏季雨水集中且较多,发生旱情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2000—2013年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福建省10个气象站2000—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应用Sen's斜率估计法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4个气象因子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采用Pettitt突变检验法检测突变点的发生.结果表明:在年际和季节变化的趋势中,东南沿海地区的风速显著减弱,西北部地区显著增强;南部地区夏天和秋天的相对湿度显著降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不显著;全省气温升高突变集中在2011年;此外,虽然冬天和春天的气温越来越低,夏天气温越来越高,但趋势缓慢不显著,表明福建省气温整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蒸发量的大小受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则蒸发量越大;反之,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风速越小,则蒸发量越小。  相似文献   

12.
蒸发量的大小受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则蒸发量越大;反之,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风速越小,则蒸发量越小。  相似文献   

13.
在对FRA的基本内涵与作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FRA的定价机制,分析了FRA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拉斯帕尔氏公式对福建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进出口产品贸易条件指数进行测度与分析,可以得出,福建省各类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为此解析了影响福建省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并提出福建省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周边地区合作、依靠技术进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济阳县1965—2010年20 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济阳县46年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县的蒸发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48 mm/10 a,蒸发量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呈明显变化,之前蒸发量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上,之后蒸发量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下,2个时段的平均差值为424.8 mm;春、夏、秋、冬各季节蒸发量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倾向率不同,主要与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浸叶法对福建省不同地区黄曲条跳甲的药剂敏感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黄曲条跳甲对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敌敌畏的药剂敏感性普遍处于敏感性下降到低抗水平,少数菜区达到中等抗性水平;不同地区的黄曲条跳甲对氯氰菊酯的药剂敏感性差异较大,部分地区达到中抗或高抗水平.总体上,闽东南沿海地区的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水平普遍低于闽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了仪征30多年来的定位监测数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病虫发生情况以及土壤地力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仪征市土壤pH从1973年到2005年下降了0.51个单位。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其下降幅度有所差异,其原因是由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缓冲能力差异造成的,大量使用生理酸性的低含量复合肥及酸性降雨是造成土壤pH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土壤pH下降并未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以真菌为媒介的病毒病发生面积在不断扩大,这已成为土壤pH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6~2009年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R/S方法,计算出长株潭3市及其所辖区域人均耕地面积的Hurst指数,分析长株潭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总体上,1996~2009年,长株潭3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Hurst指数分别为0.661 1、0.568 9、0.529 4,均大于0.5,说明未来一段时期内,3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将按惯性运行;分区域来看,1996~2009年,长沙市城区、长沙县、浏阳市、湘乡市、韶山市等5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Hurst指数均大于0.5,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均耕地面积还会继续减少;株洲市城区、湘潭市城区、宁乡县、望城县、攸县、炎陵县、醴陵市、茶陵县等8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株洲县、湘潭县的人均耕地面积表现出增加趋势,但Hurst指数均小于0.5,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宁乡县等8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呈上升态势,株洲县和湘潭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呈下降态势;预测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R/S分析方法预测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行之有效,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凝  高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77-20880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而春、夏和冬季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导致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降水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霜冻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连云港市新浦站1971-2008年的逐年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连云港市初霜、终霜和无霜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8年来连云港地区呈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早、无霜期延长的变化趋势,初霜期变化趋势显著,终霜期变化趋势、无霜期延长趋势异常显著.初霜、终霜冻日和无霜期线性倾向率分别为5.4 d/10年、-6.6 d/10年、12.5 d/10年.连云港市极早初霜发生频率为1次,极晚终霜频数为2次,极短无霜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极长无霜期发生在21世纪.连云港市20世纪90年代初是无霜期的一个突变点,从1993年开始无霜期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