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的林间最佳配比和用药量,在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莘口镇的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施用2种药剂的松丽毒蛾幼虫死亡率达85.6%以上,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2种药剂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均为V(药剂)︰V(烟雾剂)=1︰9,林间最佳用药量分别为750 mL/hm^(2)和600 mL/hm^(2)。2种植物源药剂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林间药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的最佳林间配比度和用药量,掌握低空施药技术,在福建省沙县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喷雾和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农药的林间喷雾,药后4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林间配比度为:1.3%苦参碱可溶液剂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3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和0.6%印楝素乳油均为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液为800倍液。2种农药喷烟后3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度均为1∶9。参试的6种植物源农药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波纹杂毛虫幼虫。  相似文献   

4.
铜绿丽金龟食怀杂,为害树木严重,用2.5%敌杀死,50%甲胺磷、25%菊乐合脂、3%呋喃丹和901农用增效剂,经3年林间防治试验,以50%甲胺磷和25%菊乐含脂防治效果好而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松毒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培智 《贵州林业科技》1992,20(1):64-65,67
松毒蛾(Dasychita axuthc 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贵州省中部、南部地区近年来暴发成灾、危害较力严重的松树食叶害虫。大发生时松针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制约林木的生长,受害严重的则直接导致林木成片枯死。1989年贵阳市近郊的贵州省林科所实验林场八里屯工区因遭受松毒蛾危害,继而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6.
《贵州林业科技》1992,20(1):70-74
1松毒蛾为害概况松毒蛾是我省近年来发生面积大、为害地点分散、扩展蔓延迅速.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一大森林害虫。据普查材料统计,松毒蛾仅分布于天柱、三穗、石阡、松桃、修文等县,曾于1976年在天柱小面积发生。迄今该虫的分布范围已涉及贵阳、惠水、龙里、余庆、麻江、万山、独山等县(市)。1987年,松毒蛾首次在罗甸县国营林场马尾松林内大面积暴发,有虫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黑竹缘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黑竹缘蝽是绿竹等丛生竹笋期的主要害虫,为拓宽防治黑竹缘蝽新途径,制定高效、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研究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黑竹缘蝽若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用1.3%苦参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运用弥雾机喷雾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药剂原药用量均为1 200 mL/hm2,药后3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达到了有效控灾的目的。这5种药剂可用于无公害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黑竹缘蝽若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红蜘蛛是果树的顽敌 ,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连年单一使用化学农药 ,使红蜘蛛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防治效果逐年下降。而使用植物农药防治红蜘蛛效果良好 ,且材料易得 ,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现介绍6种实践效果较好的植物农药 ,供果农和大型果园借鉴。烟草制剂烟碱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 ,兼有熏蒸和胃毒作用。据试验 ,烟叶中含碱量为3 %左右 ,烟茎和烟脉含碱1 %。取烟茎2公斤(或烟叶1公斤)、大蒜梗1公斤、桃叶1公斤 ,均切碎 ,再加开水10公斤 ,浸泡24小时(也可熬煮2小时) ,揉搓后 ,加少许石灰 ,经过滤即成原液。使用时可按1…  相似文献   

9.
付莉 《绿色科技》2021,(7):140-141
采用直接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扛板归、紫茎泽兰、十大功劳、博落回乙醇粗提取物10倍、20倍液防治蛞蝓的效果,结果表明:博落回和十大功劳乙醇提取液10倍稀释液有较好的防效,扛板归和紫茎泽兰20倍稀释液防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04~2008年,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烟草对桃树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实用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有效防治桃树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植物源农药对桃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是防治桃山楂叶螨的较好生物药剂。其中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5%,持效期较长,药后15d防效仍在92.8%以上;0.2%苦皮藤素水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就达到88.4%,3d后防治效果最佳,达96.3%。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压喷雾机分别对美国白蛾、杨树舟蛾3龄及以下幼虫进行了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作业中,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稀释倍数为800倍,杨树舟蛾幼虫稀释倍数为1000倍,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烟雾剂,药剂用量均为750mL/hm2,对4龄前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可应用于防治刚竹毒蛾幼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环保、经济、高效并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多代,用多种药剂、多剂型进行防治侧柏毒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农药混剂可明显消除侧柏毒蛾对农药的抗性,并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其中以越冬代防效最好。该结果经在越冬代采用21.25%溴氧混剂4000 ̄5000倍、20%灭铃皇3000倍液,进行大面积(153.47hm^2)防治验证,防效也较好,均达100%。  相似文献   

15.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马尾松毒蛾、松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松树的一种主要害虫。1983年至1984年在我县又大发生,全县为害面积达5万亩。为了模清其发生发展规律,为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低空喷雾无公害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的林间最佳浓度水平和用药量,掌握低空喷雾施药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应用无人机开展低空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其林间最佳浓度水平(药剂与纯净水的体积比)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1 000;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为1:70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600,原药量用为900 mL/hm2。5种农药防治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于防治黄脊竹蝗成虫。  相似文献   

17.
应用白僵菌Bbm3、Bbta菌株和本地区农民常用的化学农药80%敌敌畏EC、2.5%敌杀死EC对木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木毒蛾对敌敌畏不敏感,药效下降,产生抗药性;敌杀死虽有较好效果,但污染环境,残留大,不宜大量使用;白僵菌Bbm3尽管初期见效慢,但10~15 d防效达95%以上,效果好,属无公害农药。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考虑以Bbm3菌株应用较好,而且持效期长,防效高,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系统观察研究表明:(1)松毒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老熟幼虫于枯枝落叶层、杂草灌木基部、石板下、裂缝等干燥隐蔽的场所结茧越冬。在季节延迟,冬季暖和的年份,可见到少量第二代老熟幼虫在针叶丛中吐丝作茧的现象,但随着天气变冷,树上的幼虫最终迁移到地面化蛹越冬。(2)各虫态的历期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幼虫期为55~70天,第一代蛹为20~30天,第二代蛹为190~210天。(3)幼虫对寄主的为害程度,一般华山松大于马尾松,猖獗之年,可导致成片松林的死亡。(4)松毒蛾各虫态的天敌种类是比较丰富的,据初步统计有黑卵蜂、跳小蜂、茧蜂、姬蜂、寄蝇、螳螂、真菌、细菌、病毒等30余种。(5)人工清除越冬蛹宜于12月至次年3月进行;摘除夏蛹(第一代)于7月中旬至8月初进行;灯光诱杀成虫,宜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7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第一代幼虫的时间为6月份,防治第二代幼虫的时间为8月底至9月中旬。(6)防治工作中,可采取治点保面,压低第一代虫口密度,确保第二代有虫不成灾的策略,采取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协调除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大面积化学防治中可采取喷洒菊酯类化学农药、灭幼脲仿生农药以及菊酯农药与灭幼脲混合施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是辽宁省的重要森林害虫,主要危害油松。在辽北地区1年发生2代,多数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中,土块及干牛粪下,群集结茧化蛹越冬;此外也有的在树皮缝,枝叉间,松土中,土洞里或针叶丛中结茧化蛹越冬。寄生蝇,寄生蜂,喜鹊等对该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措施可采取保护天敌,灯光诱杀等,严重时可采用溴氰菊酯乳油飞防。  相似文献   

20.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