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38份大叶茶种质资源绿茶样和21份大叶种普通绿茶11种矿质元素(S,P,K,Ca,Mg,Fe,Zn,Mn,Na,Ni,Cu)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在1.56%~7.25%之间,方法简便可靠。结果显示:种质资源中S,P,Zn,Mn,Na,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普通绿茶,而K,Ca,Fe,Cu平均含量均高于普通绿茶;种质资源11种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9.7%-48.9%之间,反映了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多样性高;基于矿质元素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将茶树种质资源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两类。研究结果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化学分类,资源种质鉴别,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武夷山茶区特色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定评价,测定了28份武夷名丛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8份武夷名丛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性,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K>P>S>Mg>Ca>Mn>Al>Fe>Na>Zn>Cu>Ba>B>Ti>Ni>Cr>Co>Se,变异系数在12.65%(P)~47.86%(Fe)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6(Ti)~2.47(Ca)之间;Ca、K、P、S、Al、B、Na、Cr、Cu、Mn、Se、Zn 12种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Mg、Ba、Co、Fe、Ni、Ti 6种元素含量呈偏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基于矿质元素的聚类分析将28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聚为3个类群;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8种矿质元素综合为6个主成分,能够反映 18种矿质元素78.30%的信息,Al、Fe、Cu、P、Mg、Co是武夷名丛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前五位的武夷名丛为石乳、小红袍、大红袍、醉贵姬和向天梅,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乌龙茶新品种选育与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8份花椰菜种质成熟期的花球为试材,测定其19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花椰菜种质花球中K、P、Ca、Mg、S、Fe、Mn、B、Zn、Cu、Na、Ni、Cr、Pb、Si、Co共16种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e、Mo、Cd元素未检出;16种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KSPMgCaNaZnFeBMnCuCrNiSiCoPb,变异系数为3.39%(Mg)~70.39%(Si);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含量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a、S、B、Mn、Na和Cr元素是花椰菜花球中的特征性元素;聚类分析可将8份花椰菜种质分为3类,第一类包含5份种质,该类种质K、Na、Fe含量较高;第二类只包含C18261,该类种质Si含量较高;第三类包含2份种质,该类种质Ca、S、B含量较高,Pb含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菜营养特性评价、新品种选育和平衡施肥等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苹果品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品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为苹果营养功能评价、苹果消费以及苹果育种亲本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5个品种的苹果果实为试材,测定K、P、Mg、Ca、Zn、Cu和Mn 7种矿质元素指标,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7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1 112.72 mg·kg~(-1))P(119.59 mg·kg~(-1))Mg(65.69 mg·kg~(-1))Ca(56.96 mg·kg~(-1))Zn(0.69 mg·kg~(-1))Cu(0.66 mg·kg~(-1))Mn(0.63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19.4%(Mg)—43.9%(Cu)。K、P、Mg、C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Zn、Cu、Mn之间差异不显著。K-S检验表明7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的特征矿质元素为Cu、K、Mg、P和Mn,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30%,因子1(F1)主要综合了Cu、K、Mg、P 4种矿质元素的信息,得分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秋锦’‘五月’‘国庆’;F2代表Mn元素,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斯塔克矮生’‘春香’和‘黄魁’;F3代表Zn元素信息,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燕山红’‘Szampion’和‘4-23’;F4代表Ca的信息,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新倭锦’‘伏锦’和‘太平洋玫瑰’。综合得分排名前5名的苹果品种由高到低依次为‘秋锦’‘五月’‘新国光’‘北斗’‘长红’。聚类分析将125个苹果品种分为5类,第1类包含9个苹果品种,这些苹果品种Ca很高;第2类包含28个苹果品种,Cu含量较高;第3类包含23个苹果品种,这些苹果品种Zn含量较高;第4类包含44个品种,这些苹果品种Ca、Cu、K、Mg、P、Zn含量均很低;第5类包含21个样品,这些苹果品种K、Mg、Mn、P含量均较高,Zn含量较低。【结论】苹果中K、Mg、Cu、P两两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Cu、K、Mg、P和Mn是苹果的特征矿质元素。不同品种苹果间7种矿质元素的组成存在差异,可分为5类,即高钙品种、高铜品种、高锌品种、高钾镁锰磷品种和低矿质元素品种。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种壳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8份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 F.Mull)种质种壳中N、K、Ca、Mg、Zn、Cu、Fe、Mn等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壳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差异较大,8种矿质元素可划分为4个有明确意义的主成分,28份种质种壳按矿质元素含量可聚类为4大类型。  相似文献   

6.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相似文献   

7.
云南百合矿质元素的变异特征和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l)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同百合品种间矿质元素中S、Na、Mg、Fe、Mn、Mo、Ni含量变异小(5%~13%),而P、K、Ca、Zn、Cu、B、Sr、Al含量变异大(17%~54%);在百合的15种矿质元素中,K和Na,Ca和Mo,Zn和Mn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P和Mg,Cu和Sr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它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文章为探讨利用矿质元素,对百合繁育材料进行快速、可靠筛选的可行性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果皮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28份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F.Mull)种质果皮中P、K、Ca、Mg、Zn、Cu、Fe、Mn等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皮矿质元素含量在28份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大部分种质果皮的P含量在0.04% ~0.08%、K含量在1.40%~1.80%、Ca含量在0.11%~0.12%、Mg含量在0.07% ~0.09%、Mn含量在100~150 mg/kg、Zn含量在15~25 mg/kg、Fe含量在100.0~137.5 mg/kg、Cu含量在30~50 mg/kg.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5.75%~35.23%之间,变异幅度以P含量最大、Ca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测定58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8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P,K含量分布区与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多样性中心分别与高Ca、高Mg、高Fe含量分布区有关;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Zn含量分布区、Zn含量的多样性均与云南稻种的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但Cu,Mn含量及其多样性分布区与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中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ICP-AES法则定58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8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P,K含量分布区与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多样性中心分别与高Ca、高Mg、高Fe含量分布区有关;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Zn含量分布区、Zn含量的多样性均与云南稻种的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但Cu,Mn含量及其多样性分布区与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中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4种野生百合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特征,探究不同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全株利用价值,为后续野生百合的品种选育和全株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黑龙江省细叶百合、东北百合、有斑百合和毛百合4种野生百合根、茎、叶和鳞茎的矿质元素(K、Ca、Na、Mg、Cu、Zn、Mn、Fe、Pb和P)含量进行测定,探究4种野生百合不同器官之间矿质元素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种野生百合矿质元素含量丰富,鳞茎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排序为K>Mg>P>Ca>Na>Fe>Zn>Cu>Mn>Pb,根为K>Na>Mg>P>Ca>Fe>Zn>Cu>Mn>Pb,茎为K>Mg>Ca>P>Na>Fe>Cu>Zn>Mn>Pb,叶为K>Ca>Mg>P>Na>Fe>Zn>Cu>Mn>Pb。不同百合品种之间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其中细叶百合和东北百合4种器官中的P含量显著高于有斑百合和毛百合(P<0.05),有斑百合和毛百合4种器官中则含有更丰富的Cu元素;4种器官中,茎和叶的K/Na值较高,而鳞茎和根中则较低。4种百合中,毛百合各器官中的K/Na值均最高。各器官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鳞茎中,Pb与Mg和K、Fe与Ca和P、K与Mg元素之间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Cu与Fe和Ca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根中,Ca与Fe、K与Mn、Zn与Mg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Fe与Pb、Cu与Zn和Mg、Ca与Pb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茎中,Fe与Na、P与K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n与Ca、Pb与Na和Fe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中,Mg与Pb、Fe与Na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鳞茎和叶中,Mn元素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低且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发现,黑龙江省4种野生百合的代表性元素为P、K、Mn,选取其中前3个主成分(F1~F3)进行综合排名,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细叶百合、东北百合、有斑百合、毛百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依据4种野生百合鳞茎中的10种矿质元素含量,可将其大体划分为Ⅰ和Ⅱ 2类,其中第Ⅰ类包括Fe、Zn、Ca、P、Na积累较多的东北百合和细叶百合,第Ⅱ类包括Mn、K、Mg、Cu、Pb积累较多的毛百合和有斑百合。【结论】黑龙江省野生百合矿质元素含量丰富,除常见食用器官鳞茎外,其他器官也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发现细叶百合鳞茎更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扁桃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不同扁桃生长时期营养诊断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叶尔羌’品种为试材,研究叶片生长发育期间的N、P、K、B、Fe、Mn、Zn、Cu、Mg、Ca元素的含量。【结果】随着叶片生长发育,扁桃叶片中N、P、K、Mn、Zn、Cu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Fe、Mg、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B元素含量呈锯齿状趋势。同时,扁桃各个生长时期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叶期时有3组,膨大期有7组,硬核期有4组,成熟期有6组,各个生长时期的矿质元素间相关均有不同。【结论】根据扁桃不同生长时期矿质元素间促进与拮抗,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才能满足树体对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黔红1号、黔红2号和吉红13号等11个小豆品种常微量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11个小豆品种常量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和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个小豆品种8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为4.89~11830.00 mg/kg,依次为K>Mg>Ca>Fe>Zn>Mn>Cu>Na,变异系数为5.31%~18.07%,依次为Na>Fe>Ca>Mn>Cu>Zn>K>Mg;经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806%,能较好反映矿质元素的大部分信息;白红9号的Ca、Mg和Mn含量较高,黔红1号、黔红2号和白红11号的Zn含量较高,辽红12814、黔红1号和012-25的Ca和Fe含量较高;白红9号和辽红12814的K含量较高,各矿质元素含量综合排名前3 位的品种分别为白红9号、白红11号和同1133911。【结论】黔红1号、黔红2号和吉红13号等11个小豆品种8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K>Mg>Ca>Fe>Zn>Mn>Cu>Na,常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品种为白红9号和白红11号,可将其作为商用小豆品种进行营养强化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果实生育期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加深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果实生育期不同时节,新温185号核桃叶片、青皮和种仁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浓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叶片、青皮、种仁之间相同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育期,随时节推移新温185号核桃叶片中N、P、K、Cu、Z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a、Mg、Fe、M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种仁中N、P、K、Ca、Mg、Fe、Mn、Cu、Zn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青皮中除K元素浓度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叶片与青皮之间的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a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种仁之间的Zn、K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Mg、Ca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青皮与种仁之间P、Ca、Mg、Fe、Mn、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新温185号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向果实Ca、Mg元素和青皮K元素的有效供给对果实的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K、Ca、Mg元素是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在新  江道菊  李晓明  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4-7806,7828
为探索矿质元素对板栗雄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新选育出的鄂栗2号板栗为试材,采用对比研究法,研究了雄花芽生理分化期雄花芽和叶芽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含量在雄花芽中直线上升,在叶芽中直线下降;P和K含量在2种芽中均直线下降,Ca和Mn则与之相反;Cu、Fe和Zn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Mg变幅不大。整个分化期不同矿质元素含量间,除N、Mn与其他元素无相关性外,其他7种矿质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与K、Cu,Ca与Mn,Fe与Zn极显著正相关;P与Mn,K与Ca、Mn极显著负相关;P与Ca,Mg与Cu,Cu与Zn显著负相关。生理分化结束时,雄花芽中N、P、K、Cu含量极显著高于叶芽,Ca、Mg、Fe、Mn、Zn含量极显著低于叶芽。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蕾期阶段和花期阶段,叶片中N,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阶段,叶片中N,P,Mg,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元素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及特点。在所分析的18种元素中,四川名茶K、P、S、Ca、Mg元素含量较高(>1500 mg/kg),Ba、Cr、V、Co、Se含量较低(<10 mg/kg);与普通绿茶相比,四川名茶含有较高的K、Zn、P、Na、Ni、Cu、S、Se、Co元素,其高幅为0.38%~115.65%,而Mg、Mn、Al、Ca、V、Rb、Fe、Cr元素则为7.2%~46.67%;红岩迎春、永川秀芽和青城雪芽名茶含有较多的矿质元素,雨城云雾、雨前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