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氮肥对番茄衰老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粉果番茄"西方519"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番茄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高产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合理施氮可以使番茄植株延缓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当氮肥使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200kg·hm~(-2)时经济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加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8 d)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及呼吸底物的积累,而施加铵态氮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只延续到处理后14 d,随后根系活力和呼吸底物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处理促进了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的活性,TCA循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的比例较对照提高了30.4%,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增加,而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5.0%和32.7%。铵态氮处理效应基本与之相反。酰胺态氮处理除对EMP关键酶活性及电子传递途径无明显影响外,与硝态氮处理效应相似;3种形态氮素处理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生物量促进作用的大小表现为硝态氮 > 酰胺态氮 > 铵态氮 > 对照。  相似文献   

3.
唐颖  安利佳 《北方园艺》2015,(14):178-181
以不同含氮量复合肥和蓝莓钵苗为试材,研究其不同施用量以及施肥后不同时期对蓝莓钵苗土壤性质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植株生长状况以及叶片氮含量,为蓝莓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复合肥短期内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土壤电导率值和碱解氮含量随肥料施用量增大而增高,增高到一定程度,蓝莓出现死苗。电导率值与碱解氮含量达到最大的时期并不一致。0.2g/株处理是蓝莓苗生长最适施肥量,此时植株生长最适的电导率值低于1 000μS/cm,碱解氮含量在100~150mg/kg。叶片氮含量随肥料施用量增大而升高,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水平下秋马铃薯的生长以及StNR和StAT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喜  冯艳青  雷艳  刘明月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5,42(10):1974-1982
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秋马铃薯生长及叶片氮素转运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基因(StNR)和铵转运蛋白基因(StAT)的表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StNR和StAT的表达量与施氮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但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和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茎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秋马铃薯的施氮水平在90 ~ 135 kg · hm-2为宜。土壤和块茎硝态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 ~ 20 cm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55 ~ 9.34 mg · kg-1;块茎硝态氮含量在20.58 ~ 49.81 mg · kg-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研究结果可为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大田氮素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朱玉珍  惠竹梅  张辉 《北方园艺》2012,(16):142-145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供试材料,于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分2个时期对‘赤霞珠’植株分别进行10、20、30、40g/株施氮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葡萄叶片氮素化合物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4种施氮处理均使葡萄叶片硝态氮、氨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也升高,依次为40g/株30g/株20g/株10g/株,且40g/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以盆栽2年生枳砧塔罗科血橙脱毒苗为试材,对未接种植株、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植株和接种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植株分别外施硝酸钙和醋酸钙5nmol/L,比较不同处理下植株茎粗、株高、侵染率、根系活力和植株根系、叶片中钙和氮含量。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系和叶片中钙和氮元素含量均比未接种植株高;钙剂种类与根系和叶片钙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施用硝酸钙的根系和叶片中钙元素含量比施用醋酸钙的高。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根施聚天门冬氨酸(PASP)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长、产量以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聚天门冬氨酸促进了黄瓜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黄瓜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果实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提高;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增加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了黄瓜产量。其中根施60 mg·株-1聚天门冬氨酸处理效果最好,全株干、鲜质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16.24%、11.16%,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0.91%、31.65%和35.87%,黄瓜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17.85%、20.92%和17.85%。表明在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长过程中,可通过根施60mg·株-1的聚天门冬氨酸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黄瓜产量,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量,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试材,按NH^+_4-N∶NO^-_3-N体积比为0∶10、3∶7、5∶5、7∶3、10∶0配制营养液处理,42 d后,检测其幼苗株高、茎粗、总叶片数量、茎叶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新根数量、根干质量、根冠比,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猴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猴樟在盐碱地区进行引种推广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NO^-_3-N∶NH^+_4-N为5∶5处理对猴樟生长发育最适合。NH^+_4-N∶NO^-_3-N为5∶5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茎叶和根系生长量最大,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而在NH^+_4-N∶NO^-_3-N为3∶7和7∶3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茎叶和根系生长量变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变低,完全无NH^+_4-N或完全无NO^-_3-N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小、茎干细弱、根系少、根系活力低。  相似文献   

9.
以蚯蚓粪和蛭石以2∶1(V∶V)比例混合基质为原料,探讨不同氮素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穴盘育苗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番茄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根体积、干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形,0.8 kg/m3和1.2 kg/m3处理的各项指标都高于其它处理.除叶绿素含量外,0.8 kg/m3和1.2 kg/m3处理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从减少成本、培育壮苗的角度考虑,最佳施氮量为0.8 kg/m.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含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白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氮量及施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白菜叶绿素各指标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极显著,且随着SPAD值增加,Chla、Chlb、Chl均呈增加趋势;SPAD值与叶片全氮量及施氮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叶绿素仪读数(SPAD值)可以用来检测大白菜植株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以滇龙胆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漂浮育苗法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尿素态氮对浮育苗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态氮浓度在25~50 mg/L范围内,有利于幼苗茎叶生长;尿素态氮浓度为25 mg/L时有利于根生长;同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活力极显著(P<0.01)高于未施氮和其它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当尿素态氮浓度为100 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中绿素含量和NR活性降低,根系活力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钼对杨梅结瘤固氮的影响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浓度的钼酸钠(Na2MoO4.2H2O)施于3年生盆栽“东魁”杨梅叶片上,研究钼在杨梅植株体内的分布及对杨梅根系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梅吸收的钼主要积累在根瘤和根中,定植1年后,在未施其他肥料,只株施钼酸钠15 mg或30 mg的情况下,杨梅根系及其根瘤中的钼都明显高于叶片,是叶片的2.1~4.0倍。株施钼酸钠15 mg或30 mg,株高增长不明显,但能显著增加杨梅植株的生物量(枝叶、根系)和固氮酶活性,根瘤固氮酶的活性是对照(空白)的4~5.12倍。株施钼酸钠15 mg,根瘤鲜重显著增加;而株施30 mg,根瘤鲜重增加不显著。表明钼有利于杨梅根瘤形成和固氮。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根施萘乙酸钠对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6mg·株~(-1)萘乙酸钠显著加快了黄瓜地下部、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黄瓜株高、叶片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总产量也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2.37%、32.36%和22.13%。表明在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中,根施6mg·株~(-1)萘乙酸钠可以提高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促进黄瓜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菠萝蜜幼苗对酰胺态氮肥的需求量,以"马来西亚1号"嫁接苗为试材,比较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菠萝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菠萝蜜叶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5 g/株时达最大值。3个施氮处理的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低于对照(0 g/株)。5 g/株处理的光系统Ⅱ活性(Fv/Fo)显著高于对照,Fv/Fm和Fv/Fo均是5 g/株处理> 10 g/株处理> 15 g/株处理。5、10 g/株处理较对照显著增加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II)和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其中净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活性互作对菠萝蜜生物量变化的解释量最大,为39.1%。因此,本试验菠萝蜜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5 g/株。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盆栽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叶片氮含量,春梢、夏梢和秋梢落叶率,以及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植株当年萌发的春梢和夏梢的落叶率在次年5月有减少的趋势,秋梢落叶率则有增加的趋势,其余时期施氮量与落叶率关系不明显;叶片氮含量与施氮量极显著正相关(r=0.97);施氮在大多数时期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整个测定时期内保持较为稳定,在单株施氮量6.5g范围内这种效应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强,对照(不施氮)植株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从当年10月开始明显下降且次年4月锐降。由此可见,充足的氮肥不仅可提高纽荷尔脐橙叶片叶绿素含量且可减少其季节性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6.
供氮水平对苦苣生长、光合特性及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苣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苦苣生长、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气体交换参数、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供氮处理水平中,8mmol·L-1(N8)的施氮水平下苦苣植株生长最佳,这与植株具有较高水平的根系活力、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而低氮(2、5mmol·L-1)或高氮供应水平(11、14mmol·L-1)因不同程度降低苦苣植株根系活力、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导致H2O2过量积累、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受损伤,从而抑制苦苣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氮处理对番茄植株叶片养分的影响及增施CO2的效果。以番茄"鸿途"为试验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采用苗钵基质栽培,设置5个氮素处理的营养液(50、150、250、350、450 mg·L^-1,分别设为N1~N5)、2个CO2浓度(300、600μL·L^-1,分别设为C1、C2),分别测定植株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生物量及叶片硝态氮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中氮处理(N 250~3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均较高。增施CO2处理后,番茄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10.2%,叶片N、K、Mg含量都增加了20%左右,P含量没有变化,Ca含量降低了25.67%;低氮处理(N 50 mg·L^-1)下,番茄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Mg、Ca含量均较对照N3处理低。增施CO2处理后,植株的总干质量没有显著增加,其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N、P、K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而Ca含量在开花期和坐果期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37.72%、15.45%,Mg含量在开花期较C1处理增加了43.86%;高氮处理(N 4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较N3处理降低了18.03%,叶片硝态氮含量较N3处理增加了111.44%,叶片N、Ca、Mg含量与N3处理接近均较高,P、K含量较N3处理均降低了10%。增施CO2处理后,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35.92%,叶片硝态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叶片N、K、Mg含量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19.06%、27.82%、24.87%,而叶片P含量变化不显著,叶片钙含量在番茄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都较低,较C1处理分别降低了21.37%、17.16%、7.75%。综合番茄生长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在营养液N浓度为250~350 mg·L^-1时,增施CO2浓度到600μL·L^-1(C2)最能促进开花期番茄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压砂西瓜氮素累积及SPA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压砂西瓜为试材,设置0、45、90、135、180 kg·hm~(-2) 5个氮水平,测定各器官氮素含量、叶片不同部位SPAD值及产量,研究了压砂西瓜氮素吸收及施氮量对压砂西瓜氮素吸收及累积的影响,以期为压砂西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坐瓜期、膨瓜中期、成熟期施氮45~135 kg·hm~(-2)的植株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膨瓜期,施氮45~180 kg·hm~(-2)的茎、叶氮素累积量高于不施氮。坐瓜期施氮45~135 kg·hm~(-2)时,茎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顶部叶SPAD值在施氮量为90~135 kg·hm~(-2)时最高,氮水平为45~135 kg·hm~(-2)时中部叶SPAD值最大,施氮量是135~180 kg·hm~(-2)时基部叶SPAD值最高。施氮量与顶部叶SPAD值在膨瓜前期相关系数为0.972,施氮量与中部叶SPAD值相关系数在伸蔓期和膨瓜后期为0.960、0.959,施氮量与基部叶SPAD值在伸蔓期相关系数为0.988。顶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中期、成熟期相关系数为0.911、0.947、0.844、0.968,中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期相关系数为0.934、0.955、0.988、0.946、0.878,基部叶叶片氮素含量与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前期相关系数为0.875、0.835、0.872。产量与顶部叶SPAD值的相关系数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期为0.881、0.944、0.835、0.975、0.897,产量与中部叶SPAD值在坐瓜期、膨瓜中期和后期、成熟期相关系数为0.961、0.959、0.869、0.997,产量与基部叶SPAD值在伸蔓期、坐瓜期、膨瓜前期和中期相关系数为0.834、0.983、0.987、0.948。施氮可以提高植株氮素累积量和叶片SPAD值,施氮量、叶片氮素含量、产量与中部叶SPAD值相关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150 mmol ? L-1 NaCl胁迫下含铵态氮、硝态氮和硝酸铵(氮素浓度均为3 mmol ? L-1)的营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生长、细胞超微结构、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硝态氮处理叶片细胞出现伤害现象,而硝酸铵处理未见明显变化。铵态氮处理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发生破坏性变化,盐胁迫下,其伤害加剧。NaCl处理下,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下的植株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下降,其中硝酸铵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维持最高。NaCl胁迫下3种氮素形态处理的植株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其中硝酸铵处理的Pn和Tr要明显高于其他氮素处理。NaCl胁迫下,硝态氮处理和硝酸铵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明显上升,而铵态氮处理显著降低。综上,盐胁迫下,硝酸铵处理下番茄幼苗可维持较好的细胞超微结构、根系活力和较高的光合作用,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从而维持较高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