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浦城县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从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介绍了其做法与成效,为各地创建原料基地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瑞钦 《中国茶叶》2002,24(3):32-33
1.生产现状 闽北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起步于1997年,截止2000年底,已有10个企业13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其中AA级1个,A级12个。已建成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面积2647hm2,年产绿色食品茶叶2425t,年产值5072万元,绿色食品茶叶面……  相似文献   

3.
简讯     
《花生学报》2007,36(4)
山东莒南13.3 khm2全国绿色食品(花生)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验收2007年9月26日到27日,由山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抽调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到莒南县就13.3khm2全国绿色食品(花生)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验收。验收通过听取汇报、评估基地地力、观看基地花生长势并与基地群众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福安市建设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为各地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查哈阳农场为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质量效益农业 ,将传统水稻生产转向绿色食品水稻生产 ,利用“双三”栽培方法 ,按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 ,1 996年获得绿标使用权 ,1 997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绿色食品大米基地 ,面积 0 2 7万hm2 ,1 997年~ 1 999年三年平均单产 81 39kg/hm2 ,累计较非基地大米增收 5 0 0万元。  相似文献   

6.
《花生学报》2007,36(4):11-11
2007年9月26日到27日,由山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抽调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到莒南县就13.3khm^2全国绿色食品(花生)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验收。验收通过听取汇报、评估基地地力、观看基地花生长势并与基地群众座谈等方式进行。莒南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共涉及9个乡镇,覆盖280个行政村,涉及农户74838户。通过基地创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验收组成员一致认为,莒南县高度重视基地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认真落实了基地创建的技术规程,大力培植发展龙头企业,推动了基地创建,建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机制,确保了绿色食品原料的生产,莒南县的基地创建完全合格。  相似文献   

7.
《广东茶业》2002,(2):27-28
据《羊城晚报》2002年3月24日报道,广东省农业厅在珠海召开的广东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加大力度推进绿色食品的发展,争取到2005年全省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品达25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600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今食品发展趋势及国内外茶叶消费者的需求,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下,于绿色食品基地开展AA级绿色食品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现将其主要生产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绿色食品水稻龙头企业实行“市场+公司+基地+农户”这种运营形式及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必须坚持立足于特种稻生产、专品种种植和优质稻米生产,建立符合市场体系的工作制度以及适当增加投入,努力培育水稻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10.
正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闽江上游,县境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南连政和县,西南邻建阳市,北接浦城县。区域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1街2镇6乡109个村居,人口16.8万。松溪县是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也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最大的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出口基地。茶叶是松溪县特色和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同时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松溪县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福建茶业乃至中国茶业都有  相似文献   

11.
负泥虫在山区稻田普遍发生,特别是AA级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往往发生严重。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负泥虫对绿色稻米生产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AA级绿色稻米负泥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打造日照绿茶品牌建设北方第一绿茶生产基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崇恒 《茶叶通讯》2007,34(1):28-30
本文介绍了日照市茶叶现状,提出了今后将其建设为北方第一绿茶生产基地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石桥市是国家优质米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具有品种、区域、基地、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企业运营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述了该地区发展优质粳稻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豆科绿肥对砖红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三尖叶猪屎豆、四棱豆、大叶千斤拔、马占相思、绒毛山蚂蝗和葛六种绿肥的施用对土壤交换盐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的交换性盐基含量(对Na+作用不显著),表明施用绿肥能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且均在绿肥施用后的前60 d效果最显著(K+在前30 d最显著),随后缓慢降低并逐渐接近于对照;6种绿肥中葛和绒毛山蚂蝗的Ca/K、Ca/Mg和(Ca+Mg)/SEB(交换性盐基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K/SEB低于对照,说明绿肥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Ca、Mg、K和SEB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Na、绿肥全Ca、全Mg、全K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发展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在吉林省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和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服务;建设绿色基地,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抓好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加快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绿色食品意识;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努力开拓绿色食品市场等一系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基地的茶树群体品种芽叶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常规理化分析与感官审评等方法,以正常芽叶为对照对紫色芽叶绿茶适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紫色芽叶加工而成的绿茶样的多酚类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感官品质在外形及香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综合结果显示紫色芽叶加工绿茶具有一定的适制性.  相似文献   

17.
万克江 《中国稻米》2021,27(4):50-52
水稻生产技术在推进稻作技术进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水稻生产技术发展要以高产稳产、绿色优质、效益提升为方向,加快选育优良品种、集成绿色高效模式、强化生产指导服务、着力全产业链开发。  相似文献   

18.
江苏水稻生产现状和新形势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作物。新形势下江苏水稻生产出现增产不增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损、供给矛盾凸显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严重影响水稻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思路方向与"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总结阐述了江苏水稻生产现状,分析指出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以促进水稻产能稳定、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松阳县生产的香茶属于优质绿茶,以"色绿、香高、味浓"的卓越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它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大众茶的优质化。针对当前香茶生产中以单机作业为主、人工需求量较大、劳动强度较大和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高等问题,剖析了香茶类优质绿茶自动化连续化加工工艺流程,提出了香茶自动化连续化加工工艺流程的改进举措。还针对形成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探讨了香茶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的组建,以进一步提升香茶类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俊国  郭金胜 《杂粮作物》2007,27(6):437-440
辽西朝阳地区十年九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旱田和坡耕地较多,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适宜抗旱杂粮作物生长,具备优质杂粮生产的地理气候优势。同时当地农民有种植杂粮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有机杂粮产品的天然宝地,适合大面积发展杂粮产业。2004~2007年在绿色有机杂粮基地建设和杂粮产品开发上,创新运筹模式,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进了辽西地区的杂粮产业化的进程,实现了产品升级和农业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