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茶文化理念对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大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茶文化理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塑造完整的人格,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业型国家,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的支撑,同时在教育方面,无数农村学子在我国受教育人群众占据着较大比例,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人数,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然而当前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农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对他们人格素质的培养以及就业焦虑的引导缓解。为此,必须结合思政教育理论和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完善相关教育培养,应该在思政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格修养上的引导,同时建立助学帮扶机制,加强农村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且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晓丽 《福建茶叶》2022,(2):248-250
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工作开展,需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各大院校纷纷开设思政教育课堂,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在现代化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主要内容,能够拓展传统的课程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思政教育的本质来看,要以...  相似文献   

4.
王琼 《福建茶叶》2023,(4):149-151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依然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与意义。当前,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茶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关注,茶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和影响着高职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本文将就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发展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历经4000多年的发展,历经各个时期的不断完善,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及精神内涵,对人生的启迪及思想的成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茶文化也随之得到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高校尝试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元素来改善这种现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茶文化引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就是一次有效的尝试。在茶文化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对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将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十分必要。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与茶文化的契合点,探索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公益小讲堂、线上微视频、茶艺文化展和茶艺证培训。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能力,更好做好思政教育,拓展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丰富思政工作的思路和内容.从工作实践中,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验和认识,更好落实精准思政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牟燕萌 《福建茶叶》2017,(11):209-210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理念引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介绍了茶文化代表的精神寓意,而后分析了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促进作用,最后详细阐述了茶文化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日益盛行,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都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作为即将成为老师的师范专业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对于教育下一代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民办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引入茶文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期对教育工作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一点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语课堂是展示中国思政的重要窗口,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在挖掘茶文化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展开对外汉语茶文化课程设计,设定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并展开教学评估,旨在加强留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提高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思政工作的新理念,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与人才。课程思政目标强调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学科知识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茶文化环境下思政与数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改善传统数学专业教育现状,运用茶文化和思政精神时刻影响、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先分析茶文化起源与特征,根据数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数学专业教育对思政融入的误区,提出茶文化视角下思政融入数学专业教育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蔡梦莎 《福建茶叶》2023,(10):140-142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最早起源于“神农时代”,距今已超过4700多年,其中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书、茶谱、茶诗、茶画等等。“茶文化”的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每个国家茶文化各有千秋,能够准确反映出国家的悠久文明和礼仪。将茶文化应用在“思政课程”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节操,丰富其民族文化与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茶文化为背景,围绕“思政课程”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茶文化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意义,最后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茶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好的育人功能。基于多元文化发展视域下,西方错误思想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群体,而高校则要合理运用思政教育来进行应对。本文基于对茶文化的价值内核进行解读,明确茶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意义,而后总结出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程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玲玲 《福建茶叶》2022,(4):124-126
本文将围绕中国茶文化的内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其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与应用优势,提出中国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难点与挑战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确保高校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文精神、自主精神与高尚人格,使学生可以有效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实现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够丰富教育理念和内容,培育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与爱国情怀,并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本文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入手,结合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程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承担着指引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责任,可以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综合人才,因此可以说初中思政教育是一门思想教育课程,有助于在校园之中落实中国先进的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下为了更好的推动学校思政课程的发展与进步,茶文化被引入到初中思政教育课程之中,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用茶文化感染学生,提升自身的情感,更好的感悟中国极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青年,所以对茶文化在初中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索展开研究就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伟祺 《福建茶叶》2023,(6):133-135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和独特的东方文化特征。当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需要促进茶文化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如此也有利于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鉴于此,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明确茶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优化价值,立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在茶文化背景下的优化现状,从发挥茶文化对学生培养的影响力、注重茶文化对思政教育推动作用等路径出发,更好培育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背景下,为促进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笔者从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关内涵解析入手,结合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其存在的不足探究了茶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建设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禹江 《福建茶叶》2021,(2):177-179
茶文化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其拥有的独特内涵和价值可对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有所引导.作为民办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思政课程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站在茶文化视角下,对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展开分析,从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入手,随后分析茶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意义,最后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主要目的就是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相统一,帮助大学生培养科学健康的职业观。茶文化理念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中,教师通过对茶文化知识的讲解,将茶文化理念引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实力,真正实现茶文化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碰撞与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