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井上蛀果斑螟为试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的卵、幼虫和成虫,研究了氟啶脲、虫酰肼和茚虫威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的存活和繁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用药浓度提高,其抑制效果加大。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强;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初孵幼虫存活率的抑制作用较强,并对存活初孵幼虫蛹的羽化影响较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其化蛹影响最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对老熟幼虫存活率的抑制作用最强,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存活老熟幼虫的化蛹和羽化影响较为显著;150g·L~(-1)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对成虫存活率抑制作用最强,并对存活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影响最为显著,50g·L~(-1)氟啶脲乳油400倍液和20%虫酰肼悬浮剂1 000倍液对其卵孵化率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年 ,在黄河故道地区一种新型蛀梨果害虫的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 ,不少梨园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友樵先生鉴定为梨蛀果斑螟( Assarasp待定 ) ,属鳞翅目、螟蛾科。该虫全年发生 3~ 4代 ,中后期为害较重。为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通过两年的观察研究 ,现将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成虫 :总体大小比梨小食心虫略大 ,灰色或灰褐色 ,翅展 14~ 16 mm,虫体 7~ 9mm,雄虫比雌虫略小 ,触角丝状 ,下唇须发达可至头顶变成弧状 ,复眼发达。前翅向外缘弧状弯曲 ,布满灰色鳞片 ,外横线、中横线明显 ,不平行 …  相似文献   

3.
印楝素乳油对三叶草斑潜蝇存活和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印楝素药液对三叶草斑潜蝇存活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对三叶草斑潜蝇卵孵化没有显著影响,对幼虫、蛹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对蛹的致死作用大于幼虫;对成虫表现出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  相似文献   

4.
0.3%印楝素乳油在果树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素原产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1985年以印楝素为主要成分的第一个商品药剂Margosan-o在美国获准登记,0.3%印楝素是继除虫菊后第2个被批准在美国使用的植物源农药,现已研制的商品药剂有印楝素悬浮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和印楝素微胶囊等绿色、生态、环保型杀虫、杀螨剂,是世界公认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首选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5.
用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苹果主要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苹果红蜘蛛和二斑叶螨效果最好,但对绵蚜、苹小卷叶蛾及康氏蚧等的防效不及其他农药。此外,该农药具有促进叶片生长和新梢增粗,增加短枝和叶丛枝,特别是一类短枝比率,延长叶片寿命及增产提质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0.3%印楝素乳油1000倍、1200倍和1500倍液进行防治桃粉蚜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1天0.3%印楝素乳油各处理的防效均不及阿维菌素;从第5天开始,0.3%印楝素乳油各处理的防效均显著超过阿维菌素;其1200倍液的效果最好,药后15天防效高达86.7%,比阿维菌素提高了1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作为一种植物性杀虫剂,以其绿色、环保、对害虫天敌相对安全、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残留等优点,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理想植物保护剂.为了明确印楝素对果树害虫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03~2004年应用0.3%印楝素乳油对山楂叶螨、蚜虫、梨木虱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炀 《中国甜菜》2010,(1):48-49
试验结果表明,嚏施0.3%绿晶印楝素杀虫剂防治甜菜甘蓝夜蛾防效达74.8%-93.2%,高于速克毙,甜菜根产量提高29.4%。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解决上市叶菜类蔬菜,受安全间隔期使用化学农药限制的问题,根据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对害虫有较好拒食、触杀作用,我们接受了浙江省来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委托,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菜青虫进行试验,以提供上市绿叶菜安全用药的交替使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寄主选择有显著的忌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处理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寄主选择产生的忌避作用随施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6.0 ml/L、3.0 ml/L、1.5 ml/L和0.75 ml/L 4个浓度处理中,叶面喷雾6.0 mg/L处理在处理后72 h仍表现出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较强的忌避作用,寄主选择忌避率达73.5%.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喷雾对葡萄双棘长蠹雌虫产卵也具有忌避作用,对产卵的忌避作用随施药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井上蛀果斑螟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特性,室内条件下研究该虫在石榴同一寄主品种果实、枝条和叶片等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果实(甜绿籽、甜光颜、酸沙籽和酸绿籽)上的产卵偏好。结果表明,在酸绿籽不同部位直接和挥发物诱导选择性产卵试验中,井上蛀果斑螟均更倾向于选择石榴果实产卵,产卵高峰期在果实上的平均日落卵量分别为42.67和4.67粒,显著高于枝条和叶片。在4个石榴品种果实直接产卵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产卵试验中,均在酸绿籽上的落卵量最多,高峰期平均日落卵量分别为43.47和41.00粒;前者在酸沙籽果实上平均日落卵量最少,为18.33粒,后者在甜绿籽上平均日落卵量最小,为25.00粒。4个石榴品种挥发物诱导产卵选择性试验中,酸绿籽上落卵量最多,高峰期平均日落卵量为5.67粒,甜光颜平均日落卵量最少,仅为0.67粒。井上蛀果斑螟对不同石榴品种和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均存在差异,4种不同品种果实偏好在酸绿籽上产卵,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偏好在果实上产卵。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总结了蛀果虫的发生条件、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菜青虫的毒力,并筛选了2种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按1:1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187。综合考虑药效、成本等因素,确定2.5%混剂(1.25%印楝素 1.2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混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高于2种单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兆防 《中国蔬菜》2009,1(10):55-58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毒力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减弱。施药后24 h和48 h,0.3 %印楝素乳油(EC)对1~2龄期幼虫的LC50都小于0.2 mg·L-1,对3~4龄期幼虫的LC50都小于1.0 mg·L-1,成虫对印楝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施药后24 h LC50为2.122 7 mg·L-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0.3 %印楝素EC 400~800倍液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药后7 d的防效达91.17 %以上,400~600倍液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药后7 d的防效达81.20 %以上,在生产上防治幼虫时建议使用浓度为600~800倍液,防治成虫时建议使用浓度为400~6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菜青虫的毒力,并筛选了2种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按1:1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187.综合考虑药效、成本等因素,确定2.5%混剂(1.25%印楝素+1.2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田闻试验,结果表明2.5%混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高于2种单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印楝素与鱼藤酮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二种药荆之比位于12.60:1和1.03:1之间时,混配制剂表现较明显的增效作用;当2种药剂之比为4.4:1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为348.107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与鱼藤酮按有效成分4.4:1比例进行混配后的1000、1500倍液对牛蒡长管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农药0.3%印楝素EC等药剂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是菜粉蝶(Pieris rapae)幼虫的俗称,属鳞翅目粉蝶科,为偏嗜甘蓝、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常发性害虫。菜青虫繁殖速度惊人,遇大发生年份,常造成蔬菜毁灭性的危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进行了生物农药0.3%印楝素EC等新型杀虫剂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0.3%印楝素EC(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18.
凤舞剑 《北方园艺》2010,(16):159-161
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苹果叶螨的毒力,筛选出混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3时为最佳配比;田间使用最佳稀释浓度为1 500倍,该混剂对苹果叶螨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桃蛀果蛾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不同寄主的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深滞育幼虫的血淋巴和混合组织匀浆液的酯酶同工酶。对血淋巴的分析表明,苹果寄主的桃蛀果蛾酯酶同工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山楂寄主的桃蛀果蛾,而且两者的酶带迁移率差异很大;对混合组织的分析表明,苹果寄主的桃蛀果蛾酯酶同工酶的数量和酶活性均高于山楂寄主的桃蛀果蛾。由此推断,以苹果为寄主的桃蛀果蛾和山楂寄主的桃蛀果蛾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20.
凤舞剑 《长江蔬菜》2010,(22):66-68
进行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试验。从混剂最佳配比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可知,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6的配比为最佳,增效显著,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浓度为1500倍,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