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稻新组合K优86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K优8602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由自育恢复系泸恢602与不育系K18A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中晚熟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农艺性状、抗性、品质及产量详细介绍了K优860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K优8602在适宜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籼稻新组合镇籼优14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籼优146是以镇籼1A为母本,镇恢46为父本配置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对白叶枯病、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于2014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镇籼优146区试和示范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稻新组合聚两优676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而成的中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70016)。介绍聚两优676在童游镇彭墩村山垅田的试种表现及特征特性,从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晾晒等方面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N两优4118是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N484S和恢复系R4118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N两优4118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宜都阳镇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于2012年3月在都阳镇都阳村进行了6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Y两优5814、Y两优302、野香优2998表现出生长势强、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可在都阳镇推广种植;Y两优2号产量高,但在广西还没有审定,必须经过进一步试验、示范,通过广西审定后才能推广种植;品种Q优6号和H两优991表现比较差,产量较低,抗病虫、抗逆性差,与对照丰优香占增产不大,不宜在都阳镇推广。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两优66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通过系谱选育法选育出父本R66,再根据亲本配合力的测定筛选出表现优良的组合,筛选出的R66与Y58S组合的产量最高;通过米质分析与抗性鉴定,Y两优66米质达到国标优二级和表现高抗病的优势。通过Y两优66优良特征特性的表现制定出其高产栽培与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新两优611是安徽荃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新安S为母本,YR611为父本配组出来的两系杂交晚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皖稻2015003。该文介绍了新两优611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新两优6号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05010460)。一、产量表现新两优6号具有很好的高产性、稳产性。2003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93%,居参  相似文献   

9.
两优27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试验示范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氮钾水平与杂交稻K两优1269干物质生成、产量的关系,为两系杂交稻新品种K两优1269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两系杂交稻新品种K两优1269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钾水平组合处理,测定水稻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及产量,研究不同氮钾水平对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同一施钾水平下,叶片的SPAD值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而不同施钾水平对SPAD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群体生长率在移栽至栽后30 d与施氮水平呈线性关系,栽后30 d至齐穗期、齐穗期至成熟期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为最高,群体生长率随施钾水平在各个时期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栽后30 d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叶、穗和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水平均呈抛物线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为最高,茎叶、穗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多数与施钾水平呈抛物线关系,以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稻谷产量随施氮水平或施钾水平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结论】杂交稻K两优1269在闽北地区最高稻谷产量的氮肥施用量是22.09 g·m-2,钾肥施用量是19.14 g·m-2,每生产100 kg K两优1269稻谷需施用N 2.21 kg,施用K2O 1.91 kg。  相似文献   

11.
湘两优755是用两系不育系广湘24S与恢复系R755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同年引进到芷江县试种示范,表现株叶型态好,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较好、抗病性强、抗倒等特点。笔者介绍了湘两优755在芷江县试种示范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等情况,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9-3639
Ⅱ优42系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与镇恢42配组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4~2005年引进到六安市试种比较,该组合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试种结果表明,采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发挥Ⅱ优42优良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花2优3301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花2A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花2优3301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福建作中稻种植,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分析了花2优3301的农艺和产量性状表现,并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深两优608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深08S作母本、自选恢复系R60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笔者介绍了深两优608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C两优华占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C815S"作母本、"华占"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08。较适宜豫南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种植。2012、2013年连续两年在信阳市平桥区高产创建示范点种植,产量表现突出,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特征特性C两优华占在平桥区作春稻栽培,全生育期150d左右,株高118cm左右,  相似文献   

16.
赣优5359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三系不育系赣香A与强优恢复系R53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其生育期较长、生长优势强、穗大粒多产量高、适应性广,在贵州省区试中表现高产抗病,201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赣优5359的亲本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技术,以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株两优4024系湖南农业大学与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早熟新组合,2011年1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文章介绍了该组合在桂林市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株两优609是用温敏不育系株1S与早籼品系06EZ09配组的两系杂交早稻,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和稳产性好,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广等特性。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江西省引种。本文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K两优369是由福建丰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3年光泽县引进该组合试种。经过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出超高产替力、抗病性好、稳定性好、适应性好、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K两优369在光泽县示范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初步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深两优1124是籼型两系优质杂交中稻,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90027.岳阳市从2017年开始示范种植,品种表现出抗倒伏、产量高、米质好等优势.2019年在岳阳市君山区、华容县、临湘市、岳阳县等县(市、区)种植12000公顷,在临湘市机插秧高产示范片种植100公顷,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