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蔬菜病毒是一种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近几年来,科研部门研制出防治蔬菜病毒病的药剂。为便于菜农使用,现将药剂功用和使用方法简单做以介绍: 一、弱毒疫苗N_(14) 此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研制而成。将N_(14)接种到番茄、甜(辣)椒体内,使其产生免疫作用,可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番茄、甜(辣)椒病毒病,能使病情指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艾绿士悬浮液、功夫乳油、噻虫啉、辛硫·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6种药剂对棉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毒死蜱和艾绿士的防效最好,在药后7d防效达到100%;其次是辛硫磷灭多威,在药后10d,防效也达到了100%。6种药剂防效大小为:艾绿士、毒死蜱〉辛硫·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啉〉功夫。  相似文献   

3.
唐承顺  张真华 《农技服务》2014,31(7):107-108
为了对玉米蚜虫的有效防控,为实际生产提供高效的防治药剂,开展了玉米蚜虫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啶虫脒微乳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5%阿维菌素乳油、1%苦参碱可溶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可以替代常用有机磷农药480克/升毒死蜱乳油和77.5%敌敌畏乳油防治玉米蚜虫。  相似文献   

4.
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木霉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两种生物药剂单一处理以及不同比例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生物药剂对木霉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影响,生物药剂和木霉混配后对幼苗牛长和防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药剂以及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药剂不同比例混配均可提高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和木霉的复合剂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减轻苗期土传性病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两种生物药剂单一处理以及不同比例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生物药剂对木霉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影响,生物药剂和木霉混配后对幼苗生长和防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药剂以及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药剂不同比例混配均可提高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和木霉的复合剂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减轻苗期土传性病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菜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生物学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试验表明,在供试的9种介质中,菜豆炭疽病分生孢子在1%菜豆叶片汁液中萌发最好,而在蒸馏水中没有萌发,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3℃,病菌在低于5℃和高于35℃条件下不能生长,孢子在低于10℃和高于35℃条件下不能萌发,在供试的10种药剂和混剂中,福美双及其混剂对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百菌清及其混剂对孢于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矢尖蚧是近年来在柑桔生产地区大量发生的重要害虫之一,它危害柑桔叶、枝和果实,受害处形成黄斑,可使叶片变黄,卷缩,严重时,枝叶枯焦,象火烧过一样,形成毁灭性危害,严重影响了柑桔品质。在某些地区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从而导致用药量增大,易产生药害和降低药效。为提高药效,降低成本而举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双槽精细雾片配不同孔径喷片防治棉铃虫效果吉荣龙崔必波郭长佐黄志勇李春宏顾克余(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射阳224331)为了进一步提高棉铃虫药剂防治效果,探索取得高喷雾效率的途径和方法,1996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利用双槽精细雾片配不...  相似文献   

9.
黄瓜褐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黄瓜褐斑病在辽宁省瓦房市的保护地黄瓜上严重发生,给当地的黄瓜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经室内药剂筛选和保护地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65%甲霉灵1000倍液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正> 科学合理地选用化学农药,达到既能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又能使农药残留减少到最低水平,是广大植保工作者多年追求的理想目标。本试验选用四种不同类型的药剂,在甘蓝上作了防治蚜虫的药效试验,试图评价并从中筛选出较好的防蚜药剂。一、供试药剂 1.辟蚜雾英国卜内门化学有限公司产品。 2.青虫菌6号液苏云金杆菌微生物菌剂,武汉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产品。 3.尿洗合剂尿素、洗衣粉和水的混合液,自己配制。 4.氧化乐果国产农药,作为对比药剂。  相似文献   

11.
7种药剂防治番茄黄叶枯萎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治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0%、79.5%和77.6%;而80%乙蒜素乳油与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0%嘧菌酯悬浮剂的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比单剂使用的更明显,高达93.6%和89.1%;其次为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也对番茄黄叶枯萎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分别为72.4%和71.2%;45%咪鲜胺水乳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为69.2%和54.5%。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南瓜白粉病安全有效的药剂,选用12.5%腈菌唑乳油、4%四氟醚唑、20%氟硅唑乳油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种低毒药剂,采用叶盘沾药法和小株喷雾法分别对南瓜白粉病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叶盘沾药法,4%四氟醚唑稀释1 000倍液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相对防效最高,分别为96.34%和90.73%;采用小株喷雾法施药14d后,12.5%腈菌唑乳油、20%氟硅唑乳油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南瓜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均大于80%,4%四氟醚唑的相对防效也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正> 稻瘟因其分布广、面积大、流行快、危害重、病菌小种多而使田间防治难,重发频率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田间防治的经验和体会,特推荐防治稻瘟病的十种常用农药如下。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Botrytis cineraPers.)是为害番茄的重要病害,还危害黄瓜、茄子、角瓜、云豆等。它既侵染保护地番茄也侵染陆地番茄,尤其是保护地生产为害更重。以花期和果期发病较多,对幼苗也为害,  相似文献   

16.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种农药按产品使用说明以高剂量施药,结果表明:21%锐捷、5%锐劲特、98%巴丹,防治效果均在90%左右,高于其它农药,菜农苏云金杆菌的防治效果最低为62.79%。  相似文献   

17.
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评价农药对蚯蚓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嚷啉和噻虫啉5种新烟碱类药剂埘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0.008 9(0.007 5~0.010)μg·cm-2-0.44(0.34~0.56)μg·cm-2(48 h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24 h和48 h均大于62.91 μg·cm-2;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4.52(3.71~5.50)μg·cm-2~22.76(18.68~27.73)μg·cm-2(48 h结果).人工土壤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药剂(除噻虫嗪外)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1.54(1.43~1.71)mg·kg-1~17.29(16.44~19.41)mg·kg-1(14 d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第7 d和14 d均大于1 200 mg·kg-1;3种阿维菌素类药荆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27.93(26.04~29.81)mg·kg-1~175.33(162.82~188.91)mg·kg-1(14 d结果).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对蚯蚓属于中毒级,其他的药剂对蚯蚓属于低毒级.  相似文献   

18.
8种不同药剂对西瓜涝害胁迫的恢复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生产中西瓜膨大期易遭受涝害胁迫问题,以盐城地区主栽的西瓜品种为材料,在涝害胁迫下,通过喷洒8种药剂缓解涝害胁迫,比较不同药剂对西瓜的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果重和产量方面快生的恢复效果最好,差异均达显著,分别增加了27.22%和27.31%。基因活化剂、爱多收、细胞分裂素等外援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涝害胁迫对西瓜的伤害,抑制叶片MDA产生(爱多收效果最显著,降低了54.01%),提升PAL活性(细胞分裂素效果最佳,提升了72.22%),增强根系活力(基因活化剂效果最好,增加485.16%),使植株维持良好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啤酒大麦条纹病药剂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多效唑、15%粉锈宁、80%402抗菌剂乳油、硫酸铜晶体、50%福美双、硫酸亚铁晶体、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和70%敌克松等九种药剂进行湿拌种,对啤酒大麦条纹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多效唑、15%粉锈宁和80%402抗菌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为100%、95.42%和98.42%。硫酸铜晶体和50%福美双的防治效果次之,相对防效分别为75.88%和76.06%。其它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全蚀病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如北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内报道发生此病的已超过18个省市,有些地区如江苏近年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为减轻或避免小麦全蚀病的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常采用停止连作小麦或水早轮作,但现已发现,这类方法很不经济,而且在某些地区无法施行。合理施肥只能在全蚀病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