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吴英春 《食用菌》2013,35(1):49-50
目前金针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工厂化产生大量废料到处堆积,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介绍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双孢菇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废料收集与栽培配方,原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重要环节,是金针菇废料再利用的一种很好方式.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废料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设施栽培金针菇只收1潮菇,培养料中还含许多养分,这些废料如不加工处理,会对栽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利用金针菇废料不同配方的处理栽培秀珍菇的试验,为今后在生产中选择理想的配方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色金针菇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增智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深受广州、深圳、香港等市民的青睐,每公斤鲜菇售价20~30元.随着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金针菇生产已进入规模化、工厂化阶段,但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大量种过菇的废料倾倒造成环境污染。为此,笔者对袋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废料再利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纯白金针菇在苏北地区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因此选择合适的培养料配方提高鲜菇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于2009年9—12月在连云港丽沙食用菌有限公司对金针菇不同培养料配方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纯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优质高产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废菌料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英 《食用菌》2014,(4):30-31
<正>针对如何充分利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厂的废菌料,笔者进行了金针菇废菌料栽培真姬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真姬菇引自福建三明三真生物有限公司。1.2原辅材料金针菇废菌料、棉籽壳、木屑、麸皮、玉米粉金针菇废料要求打粹晒干备用。木屑晒干备用。备用的棉籽壳、金针菇废料、木屑、麸皮、玉米粉要求无霉变、无虫蛀。1.3试验配方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浙江省农业资源,将蚕豆种子下脚料用于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试验表明20%蚕豆粉配方出菇快而整齐,生产周期较短,产量较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7.
王增术 《食用菌》2011,(5):31-31,45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发展迅速,在生产中菌种质量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经济命脉",是制约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采用合适的母种培养基,培育优质的金针菇母种是关键。笔者通过近两年在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对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比试验,目的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以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应结合当地资源,对栽培料配方做适量调整和优化,以期达到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高产优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把握好培养料的含水量、pH和装瓶重量,直接决定产量、品质和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南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甜菜渣成本过高问题,为明确椰糠替代甜菜渣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可行性,以不同比例椰糠替代原基质中的甜菜渣,进行金针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椰糠配方对金针菇出菇单产、品质无较大影响,椰糠作为甜菜渣的替代物是可行的,可以满足金针菇生产所需物理结构和理化指标,且在南方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废培养料(简称“废料”)含有丰富菌体蛋白、多种有机质成分,用于灵芝生产,既可降低成本,又利用了废料。为此,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了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达85%左右。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废料处理 栽金针菇的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2%,麸皮5%,尿素、石膏、磷肥各1%。采完后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再粉碎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以白色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栽培金针菇后废料(菌糠)倒往田地,为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引进了鸡腿蘑菌株,进行了废料栽培鸡腿蘑配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以白色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栽培金针菇后的废料(下称菌糠)倒往田间。为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引进金福菇菌株,进行菌糠栽培金福菇配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金针菇生产的发展较快,每年留下大量的金针菇废料,据有关资料介绍,金针菇废料中还有较多的营养能供其它食用菌菌丝所吸收。为充分利用这部份养份,使废料得到再利用,我们进行了用金针菇废料制草菇菌种的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部份技术介绍如下。(一)废料处理:金针菇采收结束后,选择无杂菌、虫害的金针菇废料,破袋取出,弄碎,拣去死菇、杂质,适当加水和石灰进行堆制发酵,一般堆3—4天即可,然后晒干备用。(二)制种时的配方:棉籽壳66%,废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和金针菇,由于金针菇生产周期短,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也比平菇弱,生产结束,其培养基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害虫,不便于还田作有机肥,造成金针菇废料堆积闲置。为找出一条合理利用金针菇废料的途径,特设置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且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金针菇废料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金针菇废料与棉籽壳的配比为3∶7的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表现为最好,超过了不含金针菇废料的对照组,所以,含适当比例金针菇废料的培养基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即降低平菇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平菇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作为食用菌大省和食用菌强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经历了从起步、快速发展到产业优化调整发展阶段.回顾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近三十年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进入了规模化、工厂化的新阶段.深圳威可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产体系.本文就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就要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子,让其转入出菇阶段.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桑枝屑不同配方栽培金针菇的产量,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采用3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的培养基配方和常规配方进行金针菇出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桑枝屑最佳配方,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工厂化瓶栽金针菇,利用电脑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生产环境,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规格一致、品质好、货架期长,突破了金针菇依靠自然条件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传统,实现了金针菇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1常用配方1)木屑74%,米糠25%,碳酸钙1%。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利用,以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有机肥为对照,采用直接还田施用的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鲜食糯玉米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工厂化废料含有的养分可以满足鲜食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代替常规有机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以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菌糠为主要基质,以玉米芯为主料制成不同的组合进行袋栽凤尾菇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上风尾菇长势均良好,在金针菇菌糠含量添加量为60%的情况下,风尾菇的产量达到最高,成本较对照降低约2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