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食用菌》2015,(4)
观察不同含水量的木屑-麸皮培养料及木屑-稻糠培养料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出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含水量对黑木耳菌丝萌发、生长及子实体产量影响较大。试验培养料含水量为55%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替代传统阔叶锯木屑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玉米芯、豆秸粉等培养料部分或全部替代桦木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玉米芯、豆秸粉部分或全部替代纯木屑,可以不同程度提高菌袋培养料折干率,提高装料紧实度。除配方7和配方9外,其余配方碳氮比均处于合理范围。配方2(17%玉米芯)和配方5(17%豆秸粉)栽培的黑木耳菌丝日均长速较大、菌丝满袋时间较短、菌丝长势粗壮。玉米芯配方和豆秸粉配方可以缩短耳芽出现时间,但对耳芽整齐度、鲜耳长度、鲜耳厚度、鲜耳宽度无显著促进作用。不同玉米芯配方和豆秸粉配方处理对子实体产量、鲜干比及生物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配方5的平均鲜耳产量、平均干耳产量、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处理。因此,配方5可以代替传统木屑配方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3.
用玉米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是以玉米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共设置6组试验配方,玉米芯添加量分别为10%、20%、30%、40%、60%、87%。通过栽培试验确认,玉米芯部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可行,栽培出耳与纯木屑配方栽培产量、质量、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并确认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阔叶锯木屑,从而使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以阔叶杂木屑、黄豆秆、玉米秆、玉米芯、稻草为材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比较,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夏县黑木耳段木栽培已成为群众性的一项副业生产.为了广辟资源,解决育耳与毁林掠夺性生产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夏县木耳生产基地,我们进行了系列化代料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年来多点试验的整玉米芯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简介如下:(一)制作菌袋菌株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转接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以棉子壳为主,按常规法制作各级菌种.培养料为当年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先将玉米芯用清水浸泡24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的效益,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牵头组建的浙江省黑木耳协作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不同培养料含水量对黑木耳菌棒成品率和产量影响的试验。具体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黑木耳916菌株,由浙江省开化县农科所菌种厂提供。  相似文献   

7.
王桂芹 《食用菌》1998,(4):19-20
豆秸、玉米芯在我区资源极为丰富,为更好地利用开发这些自然资源,笔者从1993年起进行了豆秸栽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对豆秸栽平菇配方又做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取代配方中的木屑,增产效果显著,可使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5%~20%,总转化率达110%~12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菇的产量与培养料中的含水量成正相关,在不影响发菌成功率的前提下,培养料的含水量越高,平菇产量越高。但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过高,培养料则粘重,透气性能差,不利培养料的发酵,也不利于发菌。培养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玉米芯颗粒,则能顺利调节这一矛盾。玉米芯内部结构呈海绵状,具有极强的吸水、贮水性能,每一个玉米芯颗粒似一座微形水库,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缓慢释放其贮存的水分,调节菌袋内的水分供给。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5,(6)
从栽培种培养料菌丝萌发天数、催耳、产量、成本及净收益来看,苹果梨枝条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替代料,苹果梨枝条配比为20%时黑木耳产量最高达72.8 g/袋,生物学效率达121%,明显优于木屑培养基。黄豆秸秆及玉米芯替代料虽然在菌丝生长及营养成分上与木屑无明显区别,但在产量及净收益上低于木屑培养料。  相似文献   

9.
牛瑛萍 《食用菌》2006,28(5):52-53
笔者在利用玉米芯种植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2001年立项,以本地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主要培养基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试验。经3年多的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玉米芯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技术,现简报如下。1菌株的选择我们于2001年从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株888、998、K3 3个菌株。对3个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888菌株作为栽培用菌种。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培养料配方及含水量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棒保存率的影响试验,综合考虑菌棒菌丝生长状况、保存率、烂棒过程、出耳产量等因素,结果显示随着菌棒中含水量和麦麸含量的增加,菌棒保存率逐渐下降;在8种培养料配方中,以W5配方(即麦麸4%、木屑94.5%、石灰0.5%、石膏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黑木耳栽培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生产量大,原料紧缺,成本上涨。以玉米芯部分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木耳品质、产量都与木屑栽培无差别,值得大面积推广。但使用玉米芯栽堵黑木耳时,要注意栽培细节,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现将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稻草配方为对照,对非传统双孢蘑菇栽培原料玉米秸、玉米芯及其不同颗粒度处理的培养料,在隧道一次、二次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的动态变化及与双孢蘑菇产量关系的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和玉米芯不同颗粒度处理的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3 cm玉米秸和15~20 cm玉米芯处理表现较优,与常规稻草培养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和产量相近;而不同双孢蘑菇品种的产量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黑木耳吊袋出耳阶段时栽培条件的要求,我们模拟黑木耳的野生特性,利用庭院杏树下的小气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初步取得成效.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制作栽培袋培养料为棉籽壳93%,麸皮5%、糖1%、石膏1%,pH 自然,用0.20%高锰酸钾溶液拌料,含水量60%,分装180只17×33cm 的聚丙烯袋,每袋装料300克(折干料),常压  相似文献   

14.
以菌草、玉米芯、甘蔗渣、茶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黑木耳,共设计了9个配方,以常规杂木屑配方为对照。观察和分析在不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黑木耳栽培供试配方为配方5和配方6。  相似文献   

15.
七种培养料对糙皮侧耳熟料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棉籽壳、玉米芯、大豆秸、棉柴屑、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糠、废棉、木屑等7种培养料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熟料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秸、玉米芯、废棉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都比较强;糙皮侧耳栽培期间,7种培养料含水量和pH值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除灭菌后到菌丝满袋期培养料含水量和pH值上升外,其它时期均下降;糙皮侧耳菌丝在大豆秸上生长最快、长势最好,在木屑和玉米芯上生长最慢、长势最差;在废棉、大豆秸上产量较高,在木屑上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茶薪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料茶薪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个配方中,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薪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棉籽壳77%,麸皮17%,玉米面3%,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白糖1%)最好,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62.3%;其次配方②用12%玉米芯和配方③用12%木屑代替棉籽壳栽培茶薪菇产量也较高,生物学效率分别为54.6%、50.7%.  相似文献   

17.
以农作物下脚料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10种不同试验配方,筛选出适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料。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在供试配方中,配方⑦(玉米芯50%,棉子壳10%,木屑10%,麸皮25%,玉米粉3%,碳酸钙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0.43 kg/袋,95.5%,并与其它供试培养料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黑木耳为试材,以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作为原料,按照阔叶木屑与秸秆不同比例,部分替代现有阔叶木屑代料栽培黑木耳,并通过测定不同比例配方培养的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质量、产量,筛选出以秸秆与阔叶木屑为原料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达到60%的条件下,产量并未显著降低,说明秸秆作为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基质的代用物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胡枝子作为秋季栽培黑木耳培养主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及培养料拌料前预湿焖料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枝子培养料栽培添加30%以上阔叶木屑,拌料前预湿焖料,培育的黑木耳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代料栽培黑木耳具有原料广泛,投资少,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又缓解了耳木材资源缺乏的现状,因此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在代料栽培时,菌种的优劣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为了在较短期内筛选出适于棉籽壳上生产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菌株,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和方法用21个来源不同的黑木耳菌株进行筛选,以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的“6号”菌株作对照。采用袋式栽培法。培养料成分为:棉子壳93%,麸皮5%,白糖1%,石膏1%,用0.2%高锰酸钾溶液拌料,培养料含水量60%。选用17×33×0.06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培养料(折算成干料)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