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 ,主要为害梨、苹果等果树。近年来 ,梨果套袋给康氏粉蚧提供了生存环境 ,部分梨区发生比较严重 ,成为为害套袋梨果的又一主要虫害。康氏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或根的汁液。在河北梨产区 ,康氏粉蚧为害果实最重 ,受害处停止生长 ,形成畸形果。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 5mm ,扁椭圆形 ,淡粉红色 ,体表被有白色蜡粉 ,体缘具有白色蜡丝 17对。蜡丝基部较粗 ,向端部渐细 ;体前端的蜡丝较短 ,向后渐长 ,最后一对特长。卵为椭圆形 ,淡橙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初孵化的若虫体扁平 ,椭圆形 ,淡黄色 ,眼紫褐色…  相似文献   

2.
枇杷蚁粉蚧 (formicoccuseriobotryae)是为害枇杷根部的一种害虫 ,最近在莆田秋芦镇枇杷园内被发现 ,有关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报导很少 ,本文谨就观察结果初步报导如下。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 2~ 3mm ,卵圆形 ,暗红偏紫色 ,体表被有白色蜡粉 ,虫体后部有较粗短的蜡丝 5对 ,背部隆起。雄成虫体长约 1mm ,深褐色 ,体末有白色蜡丝一对。卵淡紫色至深紫色 ,椭圆形。初孵若虫褐至淡紫色。为害症状 枇杷蚁粉蚧群集在枇杷的根部吸食 ,造成根部皮层干枯 ,树叶小而少 ,枝条枯瘦 ,果实减少 ,果小而酸 ,或枯干挂果 …  相似文献   

3.
柿棉蚧又名柿毛毡蚧、柿毡蚧 ,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喜群集于柿蒂与果实相接的缝隙处及果实下方表皮处为害 ,在嫩梢、叶柄、叶背等处吸食汁液。被害处呈黄绿色小点 ,逐渐凹陷木栓化成黑斑 ,使果实提前软化脱落 ,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1 形态特征 雌、雄成虫 ,卵 ,若虫均为紫红色。雌成虫体长 1 5mm ,宽 1mm ,椭圆形 ,腹部边缘有白色弯曲细毛状蜡质分泌物 ,老熟时被蜡囊包住 ,尾部卵囊由白色絮状物构成。雄成虫体长 1 2mm ,翅无色透明。卵椭圆形 ,表面附白色蜡粉及蜡丝。若虫体扁平 ,椭圆形 ,周身有短刺状突起。2 发生规律 柿棉蚧…  相似文献   

4.
正康氏粉蚧,属同翘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桑粉蚧。该虫在陕西省渭北、关中果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李、樱桃、山楂、石榴、枣等多种果树。1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3~5毫米,扁平,呈椭圆形,体粉红色,表面被有白色蜡粉,虫体边缘有17对白色蜡刺,体后端最后一对蜡刺特长,雄虫全长约1毫米,翅展2毫米,紫褐色(图1)。  相似文献   

5.
1龟蜡蚧长盾金小蜂 龟蜡蚧长盾金小蜂成虫体长1.8~2.4mm,翅展2.5~2.6mm,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复眼黑色,触角膝状。前翅宽大,后翅狭小。卵椭圆形,乳白色,有卵柄。幼虫蛆形白色,活动能力差,只能在蚧虫卵堆中蠕动取食,一头幼虫可平均吃掉蚧虫卵688粒。  相似文献   

6.
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又名桔黄粉虱、桔绿粉虱和通草粉虱等。由于其成虫体和翅上均白色蜡粉覆盖,用肉眼看为白色昆虫,故有些果农称其为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害虫,浙南柑橘栽培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苹果绵蚜发生规律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属同翅目,绵蚜科,是苹果园新发生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为害,我们对其分布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1.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长1.7~2.2mm,头部无额瘤,腹部膨大,黄褐色至赤褐色,背面有大量白色绵状长蜡毛,复眼暗红色,触角6节.有翅孤雌蚜:体椭圆形,长1.7~2.0mm,头胸黑色,腹部橄揽绿色,全身被白粉,腹部有少量白色长蜡丝,触角6节.有性蚜:体长0.6~1mm,触角5节.若虫分有翅与无翅两型.  相似文献   

8.
黑刺粉虱近年来已成为我省柑橘上的一种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在柑橘叶背为害,虫体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导致枝条枯死,叶片脱落,受害严重的果园污黑一片,果实品质较差,商品价值锐减。为搞好该虫的防治工作,我们于1997~1999年对该史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1.1成虫雌虫体长0.93~1.25mm,体桔红色,前翅紫红色,上有7个不规则的白斑,后翅较小,淡紫褐色,翅上覆盖薄薄的一层白粉。雄虫体较小,腹末较尖,翅的颜色较雌虫淡。1.2卵椭圆形,弯曲,基部有一小柄,初产时白色,表面有一层薄的灰白色蜡粉,渐变淡褐色…  相似文献   

9.
草履蚧 (DrosichacorpulentaKuwana)属同翅目绵蚧科 ,为杂食性害虫 ,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 ,近来危害逐年加重 ,根据发生趋势预测该虫将成为新疆温宿一带居糖槭蚧之后危害严重的又一新群体。自 1 997年开始 ,我们对该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草履蚧雌成虫体长 1 0~ 1 3mm、宽 5~ 6mm ,红褐色 ,取食后背部分泌白色蜡粉。胸足 3对爪 ,呈钩状。触角 8节 ,末节与 5~ 7节等长。喙管短粗 ,位于第 1对胸足正中稍偏下方。上颚刺 2根较粗、下颚刺 2根较细 ,臀节上方有一圆形排泄孔。卵椭圆形 ,长 1 .3mm左右 ,初产时…  相似文献   

10.
柑橘介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橘产区,尤以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矢尖蚧、堆蜡粉蚧危害最严重。又因其体被有蜡质,采用单纯的化学农药防治.收效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1.
草履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草履蚧,属同翅目蛛蚧科。成虫、若虫刺吸树木的幼芽、嫩叶、嫩梢等处树液,主要危害白蜡、法桐、香椿、泡桐、刺槐、紫叶李等多种树木。被害树木发芽推迟,树势衰弱,甚至死亡。草履蚧繁殖快、易成灾。危害期长达100天左右。草履蚧暴发年,雌成虫下树后到处乱爬乱钻,爬到围墙、室内,以至影响居民生活。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无翅,体长10mm左右,扁平椭圆形,背面稍隆起,形似草鞋状,赤竭色,被有白色蜡粉。腹部背面有横皱褶。触角黑色,鞭状。足粗状,黑色。雄成虫有翅1  相似文献   

12.
<正>1形态特征枣粉介壳虫成虫体椭圆形,肉红色,体被有白色粉状蜡质,体长2~4mm,若虫体较小,能爬行。生活习性1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枝干粗皮缝内越冬,翌年  相似文献   

13.
为害果树的介壳虫种类繁多,北方果区主要有朝鲜球坚蚧、大绵蚧、梨齿盾蚧、康氏粉蚧、草履蚧、桑白蚧、褐盔蜡蚧、桔矢尖蚧等,其中前4种介壳虫在局部地区发生猖獗,有继续扩散蔓延趋势,给果树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此,笔者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该类害虫发生消长原因,并提出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 ( Prodenia Iitura)属鳞翅目 ,夜蛾科。该虫食性较广 ,原是柑桔类次要害虫 ,但由于近年来柑桔园大量使用除草剂和化学农药 ,致使天敌种群数量减少和食物链遭受破坏 ,导致其大量发生、危害 ,已严重地影响柑桔苗木及果树的正常生长。1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1 .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斜纹夜娥成虫体长1 4~ 2 0 mm,体深褐色 ,前翅灰褐色 ,雌蛾从前缘向后缘外侧有 3条明显的白色斜纹 ,雄蛾 3条斜线合成一条白色斜带纹 ,后翅白色。白天匿于叶背和植株茂密处、草丛或泥土缝隙中 ,清晨和傍晚出来取食 ,黎明前后交尾产卵。幼虫体长 3 6~ 4…  相似文献   

15.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mm,体银白色,翅展7~8mm.触角丝状黄褐色,基节的眼罩白色。前翅狭长翅端尖细.缘毛长,近端部有一金黄色卵形斑,斑周缘褐色,翅外缘育4对褐色斜纹,纹问有金黄色鳞毛,后翅灰色缘毛长。  相似文献   

16.
康氏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该虫为杂食性害虫,有刺吸式口器,喜欢在隐蔽潮湿环境活动,主要危害苹果、梨、李、桃等果树。20世纪90年代末在陕西省渭南梨产区零星发生,随着套袋技术的应用,恰好在袋内营造了一个小环境,适于康氏粉蚧的繁殖和危害,危害程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7.
张永平 《果农之友》2003,(10):40-40
康氏粉蚧是石榴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10龄以上的成年丰产石榴树。1危害症状康氏粉蚧外被一层较厚的白色蜡质,一般若虫体长0.5~1.7毫米,成虫最大可达到5毫米。主要以若虫或雌成虫刺吸石榴芽、叶、果实和枝干的汁液,嫩枝受害常肿胀且易纵裂而枯死,幼果受害后多为畸形果,近成熟或成熟果实被害伤口为干腐菌的侵入危害提供了条件,另外康氏粉蚧还排泄蜜露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导致石榴产量和品质都降低。2防治方法除加强检疫,防止康氏粉蚧的传播蔓延,并在点片发生的初发果园中,彻底剪除有虫枝烧毁或人工刷抹有虫枝…  相似文献   

18.
柑桔根粉蚧在我国桔区发生并不普遍 ,只在局部地区部分桔园发生。但近年来在南丰县南丰蜜桔园却有发展蔓延的趋势 ,且老产区重于新区。造成桔树树势衰弱 ,危害严重的桔树死亡。笔者对该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1 生活史 在南丰县桔区 ,柑桔根粉蚧多以老龄若虫和未产卵若虫越冬。雌成虫体长椭圆形 ,长 1.5~ 2 .2mm ,被白色蜡粉 ,属土栖粉蚧。其土栖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密切关系 ,土壤含水量高则分布浅 ,反之则分布深。一年发生 3~ 4代 ,第一代发生高峰在 5月上旬 ,第二代发生高峰在 7月上中旬 ,第三代发生高峰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柿绵蚧属同翅目绵蚧科,又名柿毛毡蚧、柿毡蚧.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5mm,宽1mm,椭圆形、紫红色,腹部边缘有白色弯曲细毛状蜡质分泌物.老熟时被包于一白色大米粒之毡状蜡囊中,尾部卵囊由白色絮状物构成.  相似文献   

20.
菠萝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菠萝粉蚧Dysmicocusbrevipes(Cockerell),又称菠萝洁粉蚧或菠萝根粉蚧,是湛江菠萝种植业的重要害虫。受害植株叶片退绿变黄乃至红紫色,严重时叶片全部变色,软化下垂,终至凋萎。近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研究。1发生规律1.1降雨量、月均温对虫口密度的影响1996年在湛江金星农场田间调查月降雨量与虫口密度关系发现,该月降雨量大对下一个月虫口密度有显著抑制作用。据年周期中菠萝粉蚧虫口消长变化(见图1)可知,20~25℃是菠萝粉蚧大发生的适宜温度。秋季持续适温较长,因而虫口密度大。10~12月发生量最大,为害最严重。4~5月发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