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州斑潜蝇对芸豆,黄瓜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名榜  程玉琴 《植物检疫》1999,13(5):274-276
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虽虫叶率5%~70%情况下,虫叶率与产量扣失率之间有明显正相关系,其大棚芸豆、露地芸豆和露地黄瓜直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3.58450+0.03165x、y=8.82943+0.05209x、y=5.45698+0.06528x。经济阈值数学模型分别为x=11.962ln(7.1941L/(23.929-L))、x=11.611ln(5.5166L/(41.503-L)、x=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苏云金素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作用的影响,得出日均捕食量(y)与猎物(x1)和捕食者(x2)之间互作关系模型。处理捕食数量回归方程:y=-0.0021x21+1.2112x22+0.8822x1-10.3465x2-0.0649x1x2+1.7174;对照捕食数量回归方程:y=-0.0017x21+0.7734x22+0.6941x1-6.4914x2-0.0474x1x2-0.4636。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苏云金素处理东亚小花蝽若虫,减弱了其对二斑叶螨卵的捕食能力,但二者的差异不显著,对种群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油菜蚜虫发生程度年度之间差异大,它与夏季高温(日最高温度≥33℃)日数(TR)成负相关;与9月份有翅成蚜迁飞量(x)呈正相关;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式为y=4.5219-0.1858(TR)+0.0077(x)。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苏云金素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作用的影响,得出日均捕食量(y)与猎物(x1)和捕食者(x2)之产作关系模型。处理捕食数量回归方程:y=-0\0021x1^2+1.211x2^2+0.8822x1-10,3465x2-0.0649x1x2+1.7174;对照捕食数量回归方程:y=-0.0017x1^2+0.7734x2^2+0.6941x1-6.4914x2-0.0474x1x2  相似文献   

5.
筛豆龟蝽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筛豆龟蝽是浙江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年发生3代,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为主害期。春、夏大豆虫口密度分别在6~82头/穴和5~60头/穴时,大豆产量损失率为2.59%~50.86%、0.55%~30.06%。防治宜于若虫2~3龄高峰期,防治指标春大豆为8头/穴,夏大豆11头/穴,药剂以敌杀死为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点试验方法,对稻蝗若虫集中田边为害期导致的水稻产量损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若虫虫量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r=0.9353),损失率回归方程y=1.2947+5.5723x。应用经济效益指标代替目前沿用的经济阈值指标,在生产水平550kg/667m2,6月上旬稻田边2m范围内化学防治的虫量指标为310头/百丛,较原指标61头/百丛放宽5倍。  相似文献   

7.
)为预报因子,提出桑瘿蚊发生预测指标(见表2)。根据当年的长期气象预测,在5月中旬即可获得6-8月的温度和雨量趋势,从而可提前2到3个月对桑瘿蚊发生趋势作出预测,为基层搞好宣传发动及防治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2.2气象因子的曲线回归式建立将原始资料进行逐步回归筛选,选相关性较好的7月下至8月中旬日照(r=-0.6850)和6-8月温水系数(r=0.8506)为预报因子,组建多元回归预测式:Y=3.7285-0.01976X1+0.1819X2±0.5980经计算R=0.9379>R0.01=0.886,说明回归关系可靠,预测式成立。拟合率测验:将历年资料代入预测式回测检验,结果8年资料的历史拟合率为100%,可作为桑瘿蚊发生程度的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8.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1-0.7079X2,rY1.2=0.8274,rY2.1=-0.  相似文献   

9.
二代白背飞虱对粳稻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二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作者在武育粳3号上,通过接不同的虫量,然后一直保持自然状态的办法,研究了二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和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二代白背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44**),关系式为Y=-13.875+7.451lg(x)(x为7月19日白背飞虱百丛虫量),防治指标为百丛180~200头。因此,当二代白背飞虱早发生或中等发生程度时,必须用药防治,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荆州地区小麦白粉病19年历史资料的研究分析,初步明确了决定病害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当年早春3月上旬的菌源基数,3月的平均温度,3月的降水量以及3月份降水量与3月平均温度的乘积。提出了病害发生程度中期观测式:Y=4.686615+0.0708637599xl-0.2924674784x2-0.02424710805x3+0.002597252644x4,历史符合率90.5%,经1981 ̄199  相似文献   

11.
硕蝽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硕蝽属半翅目蝽科,是危害板栗树的重要害虫。若虫、成虫刺吸危害新萌发的嫩芽,造成顶梢枯死,严重影响板栗树开花结果。该虫在山东泰山1a发生1代,以5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产卵盛期,下旬为孵化盛期。主要寄主为板栗和栓皮栎,因此应避免板栗与栓皮栎混栽。用40%久效磷乳油2~3倍液涂环防治该虫效果较好,并可兼治其他害虫。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是岑溪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根据13年的历史资料,分别用历期法和“二元回归分析法”对早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建立预报方程式:y=-48.6998+0.0869X1+20.27666X2.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定性应用,其历史拟合率为100%,二年(次)应用预测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零频率估计二化螟危害株密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频率估计二化螟危害株密度的3种方法为:(1)X=0.8743(P0-1.1438-1);(2)X=exp{[ln(-lnP0)+0.6997]÷0.9514};(3)X=2.0131(-lnP0)1.0153。其中以第3种方法估计精度最高,误差小,应用效果最好。依据Gerrard方法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b2(1-P0)/P0(lnP0)2(cv)2。田间验证表明,样本数50~100丛,即可把抽样误差控制在20%以内,完全符合田间调查精度要求,可提高工效3~5倍  相似文献   

14.
澳洲瓢虫对吹绵蚧密度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瓢虫成虫随着吹绵蚁雌成虫、卵及若虫密度的增加,取食量也相反增加,每头瓢虫成虫对吹绵蚧上述各虫态的日均最高取食量分别为9.33头、407.33粒及11.67头;每头瓢虫的日均取食量Na与吹绵蚧的密度Nt之间的关系呈负加速曲线,其密度功能反应的数学模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即分别为:Na=1.84Nt/(1+0.2096Nt);Na=5.092Nt/(1+0.0127Nt);Na=1.343Nt/(l+0.1253Nt)。  相似文献   

15.
经不同接虫量的试验研究,北京地区一代菜粉蝶Pieris rapae为害甘蓝产量损失模型y=-14.05188+21.16165ln(x+1),R=0.98877。采用生命表组建了包括天敌、气候等自然控制因素在内的害虫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北京地区一代菜粉蝶不同虫龄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郧县小麦白粉病13a的历史资料的研究分析,初步明确决定病害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当今早春3月上旬末的菌源基数,3月份的平均温度以及3月份降不量与3月份平均温度的乘积,提出了病害发生程度中期预测式:Y=-2.533074228+0.0561977672X1+0.498211980X2+0.002437249189X4。历史符合率84.5%,经1985-1997年回测检验,结果与发生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青稞品种抗麦鞘毛眼水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青稞品种麦鞘毛眼水蝇着卵量与其倒三叶叶基部脉间距、平均严重度均呈正相关[Y=2.4769+0.0331X(r=0.5747)、Y=42.6346+1.3424x(r=O.7625)]此外,旗叶和倒一叶叶鞘内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与平均严重度也呈正相关[Y=30.7957+8.3442X(r=0.6191)、Y=23.67+3.9044x(r=0.5559)];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产量损失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Y=55.1483-2.4633X(r=─0.5786)]。试验表明不同青稞品种对麦鞘毛眼水蝇存在着一定的理化抗性和耐害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代表性的2 县105 块夏玉米田调查,菏泽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种类共17 科35 种,分析探明优势种类12 种。试验表明不同杂草混合种群密度与夏玉米产量损失率相关极显著,相关式为y=4 .723 6 + 0 .187 4x 。提出其化学除治指标为每平方米有杂草20 株。  相似文献   

19.
野燕麦在本地区水稻田中能够越夏。田间野燕麦的发生消长呈秋季单峰型,拔节以前生长速率较慢,但拔节后生长发育加快,抽穗期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分别是扬麦5号的1.75、1.59和1.28倍;一般草害田杂草与小麦共生至拔节初期,严重草害田共生至返青期即达到竞争临界期。苗期野燕麦发生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式为y=281.15-7.35x(r=0.944,Sy·x=1.42);针对野燕麦不同发生地区,实行植物检疫、人工除草、农业措施、化学防除等综防配套技术,每亩可增产小麦25千克以上,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杨始叶螨以受精雌成螨在柳树的树干裂缝内、翘皮下、虫孔内越冬。翌年3月底日均温达7℃以上,柳树展叶盛期开始出蜇,4月上旬为出蜇盛期(占出蜇总量的86.9%)。全年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该螨成螨喜在卷叶、叠叶、瘤瘿叶内群集、吐丝拉网。根据该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利用泰安市气象局温度资料,计算出该螨在泰安地区1a可发生11代,最少10代,最多12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