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N·b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捡出微孢效果显著。经西农大蚕桑系蚕病组实验室内和五个示范种场捡出原种的验证:微孢检出率均在82.98%—100%的范围内;检出原种微孢浓度最小是1~5×10~3个/ml,最大是10~4—10~5个/ml,是一种适合捡含微量少的检微好方法。不仅如此,N·b炭凝反应检微的适用范围广,只要微孢的表面抗原与N·b抗血清相同,既能捡母蛾,又能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的微孢,还可进行1~3龄迟蚕,病弱蚕的预知捡微,但以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和1~3龄迟蚕,病弱蚕的捡微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3.
综合防治菜粉蝶微孢子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崇科  雷霆  傅图强 《蚕学通讯》2004,24(4):33-33,37
1 菜粉蝶微孢子虫在北碚蚕种场发现 2004年春季我场在原种制种过程中,在对苗蛾进行镜检时,发现形态、大小、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与N·b不同的异性微孢子虫,立即引起了场领导的高度重视,指派分管生产的总农艺师与市级质检员将该孢子虫样品送西南农业大学请蚕病专家鉴定,初步结论为菜粉蝶微孢子虫.  相似文献   

4.
从各自的微孢子虫基因组获得了两个能分别与家蚕微孢子虫和新西兰草金郇微孢子虫特异杂交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尚没有发现该DNA片段能与供试的其它4个微孢子虫分别来自[蜜蜂微孢子虫、小菜粉蝶的变形孢虫(Vairimorpha sp.),新西兰草金龟和掘孔蛴螬(Wiseana sp.)的两株微孢子虫(Vavraia oncoperae)]的基因组DNA杂交。家蚕微孢子虫探针不与新西兰草金龟微孢子虫基因组DNA或与该微孢子虫原始昆虫寄主家蚕的DNA杂交。同样,新西兰草金龟微孢子虫探针不与家蚕秃孢子虫基因组或与新西兰草金龟的DNA杂交。两个DNA片段富含AT(分别占总碱基的59和79%),G+C/A+T的比率为0.70和0.25,表示其为散布于整个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5.
鲁兴萌  周华初 《蚕业科学》2007,33(2):325-328
综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对家蚕微孢子虫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以及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真菌剂对微孢子虫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认为研究家蚕微孢子虫和真菌的进化关系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虽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其与真菌(fun-gi)存在亲缘关系,但这些证据均是基于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而得出的。利用家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数据,采用基于基因同源性的Darkhorse基因组统计方法,鉴定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中每个基因的来源谱系,并通过全基因组谱系可能性指数(lineage probability index,LPI)分析微孢子虫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与其他微孢子虫的LPI加权平均值为0.93,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与真菌界的LPI加权平均值为0.65,与原生生物界的LPI加权平均值为0.38。由此证明微孢子虫与真菌存在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微孢子虫门属于真菌界而非原生生物界。  相似文献   

7.
郑崇科 《蚕学通讯》2000,20(3):24-26
我场系重庆市唯一的选原种生产场,建场60多年来,一直以生产优质蚕种为主要目标。重庆直辖前,四川省的原种40%-50%为我场生产。直辖后,重庆市绝大多数普种场使用的原种系北场提供。除满足我市的需要外,生产的蚕种销往云南、贵州、安徽等省市,曾出口印度、巴西、泰国、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长期以来,我场对蚕种质量,特别是对防微工作很重视,为了向用户提供优质无毒原种,保证普种场的生产安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无论是原种还是普种,其毒率逐年下降,蚕…  相似文献   

8.
蜂微孢子虫病是蜜蜂的检疫性病害,该病严重阻碍了蜂群的生产繁殖.微孢子虫孢子侵入寄主细胞有3种方式:发芽侵染、自发感染、细胞内吞感染,又以发芽侵染为主.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与孢子发芽密切有关,找到孢子表面发芽关键蛋白将有助于揭示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多年来成为导致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Naeseli,1857).印度和其它国家出版的蚕业文献的回顾确定,印度只分离出一个品种寄生物N.bombycis,而日本报道了不同于N.bombycis的各种微孢子虫(Fujiwara  相似文献   

10.
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分类、分子进化、分子生物学、化学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微孢子虫研究的进展。认为微孢子虫对宿主显示了机会性病原物的特点 ,就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而言 ,避免家蚕与桑园害虫间的交叉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孢子虫是人类、哺乳类、昆虫等脊椎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专性细胞的寄生真核生物,是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目前已有14种微孢子虫被报道能够感染人类并致病,在兽医公共卫生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论文从微孢子虫的病原学、蛋白质研究、检测技术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它是一种关系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应用多菌灵、夫马洁林、阿苯哒唑等药剂对微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微粒子病的化学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蝗虫微孢子虫大量增殖与治蝗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索蝗虫微孢子虫在蝗虫体内增殖特性,用相差显微镜检查病死蝗虫体内病原物具有两种发育阶段。裂殖生殖期和孢子形成期。病虫在孢子形成期死亡则能获得较高产孢量,可见产孢量与病虫致死时间有关。接种病原浓度和寄主虫龄又影响致死时间,因而影响孢子产量。选择适宜接种病原浓度和寄主虫龄是获得较高孢子产量的重要因子。利用微孢子虫治蝗在蝗虫低密度下施用,可以控制煌害在经济阈值以下,高虫口密度下与少量化学农药混用也能收到治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孢子虫与桑尺蠖微孢子虫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梅玲玲  金伟 《蚕业科学》1989,15(3):135-138
研究了家蚕,桑尺蠖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5.
家蚕微孢子虫保存株DNA的特异性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研制成了一种微孢子虫检测的新系统。以家要微孢子虫小亚单位rRNA基因的推导假基因及保守序列为引物,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Nb)保存株的DNA进行了特异的PCR扩增。检测了六株微孢子虫:三株为家蚕微孢子虫株系,即保存株SES—NU、NIS—001和分离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的株系Sd—NU—IW8401;及三个种:Nosema Sp.株NIS—Mll,变形孢子虫属的分离株Vainmorpha Sp.NIS—M12和具褶孢子虫属分离株Pleistoophora Sp.PI—NU,以此六株微孢子虫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仅家蚕微孢子虫(Nb)的保存株SES—NU、NIS—001获得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16.
汪忠康 《江苏蚕业》2001,23(2):19-21
由于检测手段的改进,七十年代初,在日本蚕种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家蚕微粒子虫孢子(Nosema bombycis)形态不同的微孢子虫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展了异型微孢子虫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发现了许多异形微孢子虫。且多数研究者和蚕种生产者认为,家蚕中分离到的异形微孢子虫主要来源于野外昆虫的交叉传染,我国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率的上升与野外昆虫的交叉传染关系密切。本文就有关方面的研究作一综合,期望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有所助益。二 异型徽抱子虫 根据目前分舟到的微抱子虫的形态结构、血清学特点、增殖特点、对家…  相似文献   

17.
孢子虫病的简易检查方法在新西兰,这种实际上“看不到”症状的蜂病是很普遍的,而且会减少蜂蜜产量的25%(戈德曼等,1990)。感染了孢子虫病的蜂不能像健康蜂一样很好地传播花粉,生存的时间也短(安德森和吉厄康,1992;贝利,1981)。但是,即使如此,...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微孢子虫作为玉米螟田间种群自然控制因子之一,能否交叉感染家蚕,其与家蚕微孢子虫的血缘关系值得探究。通过对实验室搜集的家蚕微孢子虫和玉米微孢子虫进行了电镜水平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分析,进而对它们的16S r DN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玉米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均属Nosema属,分别落在不同进化枝上的种,这可能暗示了玉米螟微孢子虫不能直接感染家蚕的部分缘由。  相似文献   

19.
家蚕微孢子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微孢子虫病是由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微粒子原虫类 )寄生蚕体引起的一种古老的、分布较广的传染性病害,因其经卵传染性而被世界各养蚕国家和地区列为蚕种生产的惟一检疫对象.多年来,广大学者对其病原、检测技术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 家蚕微孢子虫病病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