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 ̄11月蛀梢,11 ̄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 ̄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 ̄14d,集中扬飞3 ̄4d,扬飞期对防治成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松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对36株蠹害木作解析,发现纵坑、横坑切梢小蠹虫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虫种分布、虫口密度,因危害程度——枯萎木、濒死木和树木部位不同而异。林内衰弱的松树先受纵坑切梢小蠹的侵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主要是后来侵害的横坑切梢小蠹虫。  相似文献   

4.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11月蛀梢,11~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14d,集中扬飞3~4d,扬飞期对防治成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发生范围及面积  相似文献   

6.
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陈方 《贵州林业科技》2002,30(1):1-5,25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L.)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植物(Pinus)的钻蛀性害虫。它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本文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研究了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种间竞争,比较了2种松小蠹在其寄主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2种松小蠹在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的存在差异,并随着月份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横坑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细的松梢,而云南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粗大的松梢.2种松小蠹的其它蛀梢习性(危害梢的年龄、攻击部位、蛀道长度等)文中也进行了比较.结论,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梢的攻击能力强于横坑切梢小蠹.  相似文献   

8.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9.
在按照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成功防治2万hm^2松林的基础上,总结出与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相配套的新技术,对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的治理提出了可行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曲靖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97年以来,在沾益县菱角乡和白水镇蠹害林区内设置样地,通过连续和年的观察,对小蠹虫的生活史,成虫蛀梢,蛀干危害习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组建了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通过对1000hm^2的受蠹害林区的综合防治,平均受害株率从防治前的61.5%下降到17.8%,受害梢率从34.9%下降到10.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两种小蠹虫在云南松树干垂直分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曲靖地区受蠹害的云南松林为调查对象,对林内濒死树上的纵坑切梢小蠹虫和横坑切梢小蠹虫在树干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两种小蠹虫整体平均分布的格局及不同种的聚集分布的特点。明确了树干各段两种小蠹虫的数量比例,为测报和信息素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对昆明石林、曲靖陆良等地采集的松小蠹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回接及菌种鉴定,确定了粉拟青霉ynaf 0401菌株。在观测了解了该菌株的寄生特征、菌落形态特征以及菌株显微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存储、运输及林间应用中影响粉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部分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4℃有利于该菌孢子的保存,常温20~26℃不耐孢子的存放,而热风干燥处理孢子的温度不能高于41℃;湿度越大越利于其孢子的自发萌发,以高于95%为佳;菌株孢子萌发率受杀菌剂、抑菌剂的影响较大。菌株可以通过多次回接、分离、生物测定而实现菌种的复壮。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寄生真菌种类的调查基础上,对所得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生态学特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同一罹病虫虫尸上分离得到4个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不同菌株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对以后防治松纵切梢小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防治中,蠹害木的清理是一重要环节。依据在轻、中、重受蠹害云南松林区进行的蠹害木清理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对轻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以下,蠹害指数在5以下,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对中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50%,蠹害指数在5~15,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0%左右;重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50%以上,蠹害指数在15以上,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20.00%左右。在重度受害区,除清理蠹害木外,还需辅以其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蠹害。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年以来 ,在沾益县菱角乡和白水镇蠹害林区内设置样地 ,通过连续几年的观察 ,对小蠹虫的生活史 ,成虫蛀梢、蛀干危害习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并组建了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 ,通过对 10 0 0hm2 的受蠹害林区的综合防治 ,平均受害株率从防治前的 6 1 5 %下降到 17 8% ,受害梢率从 34 9%下降到 10 4 %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 ,从影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因素 ,小蠹的生活史、蛀干蛀梢期、种群动态、生命表、空间分布格局以及虫情预测预报等方面阐述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生态的研究进展状况。以此对松小蠹的综合治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Five species ofOphiostoma, twoLeptographium species and aGraphium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two morphologically and ecologically similar bark beetle species,Tomicus piniperda andT. minor, and their infested Japanese red pine (Pinus densiflora) in Yamanashi Prefecture, central Honshu, Japan. An underscribedOphiostoma species andO. minus were isolated mainly fromT. piniperda and its galleries.Ophiostoma canum which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Japan was mainly fromT. minor and its galleries. 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etles and fungal species are suggested. Contribution No.140, Laboratory of Plant Pathology and Mycolog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f Tsukuba. Part of this study was presented at 108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ese Forestry Society, April 2, 1997, Fukuoka, Ja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